APP下载

共同富裕问题研究综述

2022-02-04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7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分配发展

彭 玮 梁 静

共同富裕旨在通过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实现建立在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我国完成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任务后开启的又一个新征程。随着我国共同富裕的实践向纵深发展,学术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一直呈增长趋势,总体把握相关研究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共同富裕”为研究主题,在中国知网总库中搜索到3731 篇发表在CSSCI 期刊的论文(截至2022 年5 月20 日),2020 年以前年发表数量为100 余篇,2021 年增长至500 余篇,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学科。本文拟从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现实背景、理论基础、实现路径及指标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共同富裕的研究。

一、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共同富裕的定义和基本内涵在不断完善,只有准确厘清共同富裕“是什么”的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路径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和逐步共富。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包括基础条件、基本内容、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四个方面。

一是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刘琪认为,生产力快速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经济条件。马克思在共同富裕思想中提出以生产力高速发展为基础的前提条件,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①张建刚提出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他认为共同富裕的社会是一个所有社会成员都摆脱了绝对贫困状态,过上富裕生活的社会,必须以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为前提,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同时也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对物质财富进行占有,从而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②

二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孙武安认为,共同富裕是以经济生活和物质文明为基础,同时包含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③邓观鹏认为,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不应停留于物质层面的富足,应涵盖精神、文化、社会、生态、法治等相关领域,是全方位、多维度和高水平的富裕,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④

三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共同”和“富裕”是相辅相成的,“富裕”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共享水平,“共同”是为了更可持续的富裕。共同富裕需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共享、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唐任伍认为,共同富裕关系国家繁荣和全体人民福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爱社会共同驱动下,通过三次分配向全体社会成员扩散并不断缩小差距和巩固共享分配结果的动态过程。⑤郁建兴提出,共同富裕是通过补偿和矫正制度性因素导致的不平等,让全体人民有机会、有能力均等地参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⑥杨文圣认为,共有、共建、共享是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有”是中国人民在基本经济制度下共同对国家政权和国家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是从法理维度对共同富裕所有制关系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建”是从事正当行业且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通过“自组织”与“他组织”统一的方式,建设以物质文明为主,精神、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为辅的整体系统,并通过对困难地区和群众的帮扶,构建起全国共建的格局,是从生产维度对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规定,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共享”是共建主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下,通过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获取报酬,共同享有五大文明发展成果,是从分配维度对共同富裕价值追求的规定,彰显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三者的协同关系表现为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⑦蓝庆新认为,共同富裕目标的演进经历了由效率优先到侧重公平的转变过程,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⑧

四是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罗贤娇认为,对共同富裕实现方式的探索一直是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主题之一。今天,通过“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正在逐步凸显它的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需要拓展新的实现方式,即通过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包容、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包容、物质产品与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包容的“包容性增长”来完善通过“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从而更好地统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⑨钟春平认为,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同步同等富裕,而是将居民收入和财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畅通向上流动的通道,使更多的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从而实现共同富裕⑩。

总的来说,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不断扩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物质财富增长向经济富强、生活丰富、精神富裕等方面扩展,更多地与美好生活、民生保障联系在一起,更加注重发展与共享。

二、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

(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所有人的共同富裕和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向玉乔认为,以实现分配正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制度建设应该遵循机会平等原则、利益与责任同等分配原则、分配标准与程序合理原则、纠正不公原则等四个分配正义原则。在这些原则基础上建构的社会制度具有内在公正性,能够保证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公正。以社会制度建设保障分配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一个社会将个人追求分配正义的个体意向性整合为集体意向性,形成审视分配正义问题的社会视角,树立平等主义分配正义观,更有效地保护伸张分配正义的行为和惩罚破坏分配正义的行为,并维护和增进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分配利益。⑪刘培林认为,共同富裕的实质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全体人民共创日益发达、领先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共享日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⑫

(二) 中国反贫困经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

摆脱贫困是几千年来人类共同的梦想,是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我国反贫困的价值目标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闫坤等认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百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道路,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贫困治理的制度、方法和途径,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⑬。秦晓茹认为,中国共产党一直以共同富裕为最终发展目标,充分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以创新发展增强扶贫开发内生动力、以协调发展推动贫困地区持续健康发展、以绿色发展实现贫困地区永续发展、以开放发展推动贫困地区走向繁荣、以共享发展让贫困群众与全体人民一起过上小康生活⑭。

(三) 消除两极分化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但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贫富分化现象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9 年的基尼系数从0.417 上升到0.465,持续超过国际公认的0.40 的警戒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富裕,贫富分化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相悖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贫富悬殊会带来个人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差别、不同人群人力资本上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和矛盾,最后带来社会的冲突和分裂。李实从宏观层面提出,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全球化、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巨大变革,是导致发达国家财富分配两极化的主要原因⑮。 张建刚从微观层面提出,各地区生产要素差异化、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公共产品供应不均、行业垄断、再分配调节不力、地下经济涌现等原因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⑯。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家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共同富裕思想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是在资本主义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平等中考察贫富差距现象,看到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弊端,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劳动者权利缺失是贫困的根源,提出只有消灭剥削的共产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真正的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陈新认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财富观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深刻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⑰邱海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和一切私有制社会的规律性和历史趋势,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性,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⑱。

(二) 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共同富裕思想

国外关于“富裕”的研究主要是从财富获得、财富增长和资源配置方式等角度研究富裕问题。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不仅包括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内在机制的微观理论,还包括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开放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宏观理论。虽然国内学者多认为西方经济学理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但也不可否认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经济理论、现代产权理论、政府干预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⑲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市场的作用,市场发挥了提供激励、传递信息、发现知识、鼓励创新、优胜劣汰、促进要素流动的功能作用,并通过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更加关注发展中经济体如何实现从贫困到富裕、从欠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的路径和战略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变迁。分配理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注重效率到效率与公平并重是收入分配的必然走向。客观来看,这些理论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参考价值,但前提必须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有选择的借鉴。

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在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贾保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讲,就是能够具有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高效率水平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⑳。汪彬认为,从历史唯物史观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决定于生产力水平,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目标,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㉑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行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高帆认为,中国在经济领域形成了契合本土化特征的新型政府—市场关系,其内涵包括强调党—政府—市场的三位一体框架、强调政府和市场两者的相互增强、强调政府内部和市场内部的结构特征。这种新型政府—市场关系区别于已有认识中的政府—市场两分框架和板块结合。作为中国经济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新型政府—市场关系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关键作用。㉒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方面,刘志国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不仅表现为非公有制成分的不断扩大,公有制本身的实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公有资产不仅不能成为抑制贫富差距扩大的力量,反而成为经理层利用合法或非法形式侵吞国有资产的工具,拉大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政府干预,保障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性质。㉓王秀华认为,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重要时期,要发展和巩固公有制经济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条件,进一步充分发挥公有制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持续推动公有制经济改革,使其更加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㉔

在劳动者方面,蒋永穆认为,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完善就业引导机制,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鼓励多种就业模式,如创新创业、灵活就业,通过创业解决自己就业、带动他人就业,从而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㉕刘培林认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积累人力资本和参与共创共建的机会、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为主要思路,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富裕程度为主要着力点。㉖李春玲提出新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方案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宏观层面的“扩中”“促中”“育中”策略;结构调整角度的“扩中”“稳中”方略;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精准扩中”政策,最终达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扩中”目标。㉗

在收入分配方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解决收入差距两级分化的关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㉘一般认为初次分配的主体是市场,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三者相辅相成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公平正义。

初次分配遵循效率原则,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有助于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为共同富裕奠定社会财富基础。高延春认为,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裕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㉙程恩富认为,必须重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壮大国有经济,振兴集体经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采用各种综合调节措施,以便制止贫富分化和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㉚刘志国认为,国有企业必须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从而为规范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秩序提供可能。㉛孙居涛认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必须做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㉛

再分配遵循公平原则,政府通过征税、收费等强制、无偿的方式集聚社会财富,并通过财政支出、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不断消除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姜珍认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依靠再分配手段对过高收入加以调节,并通过各种再分配手段确保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㉝黄新华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通过逐步建立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为主的再分配财政制度促进共同富裕。㉞

第三次分配是中国特色的概念㉟,包括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价值观引导机制等。李贤提出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实现社会财富的重新配置。㊱梁季提出完善税收优惠制度,以税收优惠形式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源流向第三次分配领域。㊲王杨认为,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完善市场等环节畅通第三次分配的正反馈路径,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㊳

以上内容是从宏观的理论机制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另外一些学者从数字经济、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企业经济等不同维度研究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曹晶晶发现,电商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收入分配效应促进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实现,但电商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程度和显著性存在区域异质性。由于城乡地区、区域之间电商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在某些区域亦有可能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反而不利于通过收入分配效应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而言,电商经济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显著,电商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助力效应不仅不存在,反而会导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㊴。王晶认为,在低收入的农村地区应提倡生计多样化,以有效推动相对贫困治理、促进相对低收入群体加快迈入中等收入群体,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㊵邢成举认为,从全面小康社会到共同富裕社会的飞跃,要积极探索高质量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提供就业、增加收入、收入转移与福利供给等,构建城乡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缩小城乡收入差距。㊶干胜道等认为,第一次分配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注重公平对待利益相关者;第二次分配在注重公平的前提下,要注重财政收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第三次分配在自愿的前提下,考虑财富转移要有利于受益者效率的提升,改善其造血功能,推动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上市公司是企业中的“明星”,其模范带头作用对我国第三次分配的落地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㊷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张来明认为促进共同富裕,不仅要推进收入分配公平,而且要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㊸郑功成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2018 年的机构改革更突破了以往的体制性障碍,促使社会保障快速发展、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㊹金红磊等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促进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行动途径和制度保障。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与推进共同富裕具有多维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价值理念维度、构建内容维度、参与主体维度、覆盖对象维度等方面。㊺李实等提出,要动态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要、扩大并优化配置各类服务资源、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新、降低基本公共服务享有的户籍关联度、发挥法治和数字化改革引领作用。㊻

总的来说,学者从生产要素、生产关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不同视角提出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研究思路。

五、共同富裕的指标评价

国内学者关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从物质维度对共同富裕构建指标体系,如陈正伟等在阐述了富裕度的含义、表现形式、测算方法的基础上,从统计意义上将共同富裕分解为富裕度和共同度两个维度,并建立了具有区域可比性的购买力平价下的共同富裕度测算模型,进一步对全国6 大地区进行实证研究。㊼万海远等从公平与效率、发展与共享的理论框架出发,结合对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理解,从国民总体富裕和全体居民共享富裕的结果角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能广泛比较的共同富裕量化方法,讨论量化函数的技术假定和数理表达,分析指标维度、函数关系式、变量标准化等带来的结构性影响,检验单调性、一致性和同质性等公理化准则。㊽

二是从多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宋群构建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包括三个维度: 一是用于反映我国发展总体水平的基础指标,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制度;二是用于反映差距存在与消除的核心指标,包括收入差距、地区差距与社会保障;三是用于反映与国际水平比较的辅助指标,包括发展水平与个人的感受。㊾申云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角,以农村居民生活富裕为评价对象,构建了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物质生活状况包括收入水平、生活便利和生活品质;精神生活状况则包括社会保障能力和科教文卫服务。㊿陈丽君等以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特征为逻辑起点,精准识别影响共同富裕进程的重要因素,确定以发展性、共享性、可持续性作为共同富裕指数模型的三大评价维度(一级指标),并基于当前中国各地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开发了二级和三级指标。同时,基于问卷调查基础上的层次分析法,测算了各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及其关联度,形成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包含3 项一级指标、14 项二级指标、81 项三级指标的共同富裕指数模型。

三是从共同富裕的最低标准构建贫困的测量指标。陈宗胜、唐钧等学者构建的贫困测量指标包括:获得能够满足最低住房标准的住房、获得保证最低卫生条件的基本服务、获得基本教育、实现最低消费水平的经济能力。

总的来说,国内现有的几个关于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研究各有侧重,能够从多维度、多主体、多视角评价各地共同富裕建设进展,但缺乏系统性,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更缺少各地的实证评价研究。

六、深化共同富裕研究的方向

综观我国学者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成果较为丰富,研究视域宽广,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但相关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内容有待丰富,需要加大从社会政策、人口变化、法律保障、生态文明等多维度下的共同富裕研究的力度,紧跟时代课题,扩展研究视野。二是缺少对共同富裕实现机制的跨国比较研究。三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共同富裕的研究绝大多数采用定性研究,较少采用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

基于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相关研究:第一,共同富裕的中国化理论研究。当前,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国学术界应该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为全球摆脱贫困提供参考。第二,开展大量的实证评价研究,通过客观的数据和现实的案例提出共同富裕的具体实现路径。第三,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的共同富裕发展趋势及动态研究。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掌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共同富裕发展的情况,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顺利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注释:

①刘琪:《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人民论坛》2018 年第35 期。

②⑯张建刚:《新的历史条件下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年版,第12、118 页。

③孙武安:《共同富裕的内涵、价值及其紧迫性》,《江西社会科学》2013 年第2 期。

④邓观鹏:《新发展阶段下共同富裕的内涵、逻辑与条件》,《理论建设》2021 年第5 期。

⑤唐任伍、李楚翘:《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轮驱动”的考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年第1 期。

⑥郁建兴、任杰:《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政治学研究》2021 年第3 期。

⑦杨文圣、李旭东:《共有、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12 期。

⑧蓝庆新:《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公平与效率》,《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2 年第1 期。

⑨罗贤娇: 《包容性增长:共同富裕实现的新方式》,《长白学刊》2011 年第4 期。

⑩钟春平:《共同富裕:特征、成因及应对措施》,《特区实践与理论》2021 年第6 期。

⑪向玉乔:《社会制度实现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及价值维度》,《中国社会科学》2013 年第3 期。

⑫㉖刘培林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管理世界》2021 年第8 期。

⑬闫坤、刘轶芳:《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年版,第181 页。

⑭秦晓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研究》,内蒙古大学2021 年博士学位论文。

⑮李实:《全球化中的财富分配不平等:事实、根源与启示》,《探索与争鸣》2020 年第8 期。

⑰陈新:《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下的共同富裕:现实图景及实践路径——兼论对福利政治的超越》,《浙江社会科学》2021 年第8 期。

⑱邱海平:《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 年第7 期。

⑲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借鉴与超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述》,《管理世界》2017 年第7 期;刘赣州:《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经济纵横》2006 年第6 期。

⑳贾保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认定”》,《前线》2003 年第6 期。

㉑汪彬:《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中国金融》2021 年第20 期。

㉒高帆:《新型政府—市场关系与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机制》,《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6 期。

㉓刘志国:《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间逻辑关系的非必然性》,《经济纵横》2009 年第1 期。

㉔王秀华、张道胜:《历史合力论视阈下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1 年第2期。

㉕蒋永穆、谢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经济纵横》2021 年第4 期。

㉗李春玲:《迈向共同富裕阶段: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成长和政策设计》,《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2 年第2期。

㉘习近平: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求是》 2021年第20 期。

㉙高延春、冯菊香:《论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收入差距》,《特区经济》2007 年第2 期。

㉚程恩富、张建刚:《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共同富裕》,《求是学刊》2013 年第1 期。

㉛刘志国:《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间逻辑关系的非必然性》,《经济纵横》2009 年第1 期。

㉛孙居涛:《合理调整分配格局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2005 年第3 期。

㉝姜珍:《市场化分配原则与共同富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3 期。

㉞黄新华、韩笑:《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

㉟厉以宁:《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年第5 期。

㊱李贤、崔博俊:《共同富裕视角下的慈善活动》,《思想战线》2021 年第6 期。

㊲梁季:《税收促进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人民论坛》2021 年第28 期。

㊳王杨、邓国胜:《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化:实现机制与建构路径——基于制度理论视角的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年第1 期。

㊴曹晶晶:《电商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收入分配视角》,《商业经济研究》2021 年第21 期。

㊵王晶、吕开宇:《共同富裕目标下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实现路径——基于生计多样化视角的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5 期。

㊶邢成举等:《城乡关系变迁、工业扶贫变革与共同富裕道路的构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4 期。

㊷干胜道、王文兵: 《三次分配与财会审理论研究》,《会计之友》2022 年第2 期。

㊸张来明、李建伟:《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改革》2021 年第9 期。

㊹郑功成:《面向2035 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于目标导向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社会科学文摘》2021 年第4 期。

㊺金红磊:《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共同富裕:多维一致性与实现路径》,《社会主义研究》2022 年第1期;杨宜勇、韩鑫彤:《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开放导报》2019 年第5 期。

㊻李实、杨一心:《面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逻辑与路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2 期。

㊼陈正伟、张南林:《基于购买力平价下共同富裕测算模型及实证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年第6 期。

㊽万海远、陈基平:《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量化方法》,《财贸经济》2021 年第12 期。

㊾宋群:《我国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及评价指标初探》,《全球化》2014 年第1 期。

㊿申云、李京蓉:《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角》,《调研世界》2020 年第1 期。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分配发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