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去氧胆酸胶囊防治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疗效探讨

2022-02-02黄温华

北方药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酪酸胆酸淤积

黄温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早产儿主要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其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且出生时或出生后极易受到感染、窒息、出血或其他应激创伤因素的影响,易导致胆汁淤积、喂养不耐受等不良情况[1]。在医疗技术与临床医学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早产儿,特别是一些出生体重较低的早产儿,其存活率提高。胃肠外营养是治疗早产儿和极低体重的主要措施,但是长期接受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2-3]。因此在早期阶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稳定的肠内营养,减少静脉营养使用时间,对于减少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改善患儿预后。但是患儿多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但因为药物较为缺乏,且无特效药物,对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的防治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诸多研究证实,熊去氧胆酸胶囊对于防治该疾病效果确切[4]。基于此,本研究对熊去氧胆酸胶囊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女为23例和17例,出生体质量1kg~2.5kg,平均(1.57±0.32)kg;观察组男、女为24例和16例,出生体质量1.1kg~2.5kg,平均(1.62±0.45)kg。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用于对比分析。纳入标准:(1)早产儿胎龄32~36周;(2)应用静脉营养;(3)家属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传染病症;(2)各种因素导致的原发性肝胆疾病;(3)依从性较差。疾病诊断标准:静脉营养超过14d;存在皮肤黄染、白陶土样粪便;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26~51μmol/L,伴随或不伴随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之比低于50%;排除其他已经明确的饮食因素引发的疾病。

1.2 方法

入院后对两组患儿实施常规综合治疗,合理配置营养液,包括50%碳水化合物(葡萄糖)、40%脂肪、10%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给予对照组酪酸梭菌(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84)治疗,每日0.35g,分2~3次口服或鼻饲,1个疗程为7d,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熊去氧胆酸胶囊(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05),服用方式为口服或经胃管注入,剂量为10mg/(kg/次),每日服用3次,1个疗程为7d,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将两组血清深化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主要为ALT、TBil、DBil、GGT和TBA。治疗前后抽取患儿静脉血,剂量为2mL,离心处理,时间为10min,将血清分离,通过速率法检测ALT、GGT,通过酶循环法检测Tbil、Dbil和TBA。(2)将两组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发生情况进行对比。(3)统计治疗阶段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腹泻、皮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ALT、TBil、DBil、GGT和TBA水平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干预前后两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2.2 两组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2例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出现10例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发生率为25.00%(10/4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5.872,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n(%)]

3 讨论

早产儿对营养的需求量较高,但是其相关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受到疾病因素影响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情况。对重症患儿来说因为营养摄入量不足,分解代谢情况明显,导致大量糖原的消耗,极易引发负氮平衡,对患儿病情的恢复和发育造成影响,对早产儿来说,还会对其脑细胞发育造成影响,严重可引发永久性脑损伤[5]。因此对其采取营养支持疗法十分必要。胃肠外营养是治疗早产儿的主要方法,目前已得到危重新生儿救治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但是长期胃肠外静脉营养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这一主要并发症也需要临床加以重视。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繁多,主要为静脉营养治疗时间、孕期、体质量、营养液成分等。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胆汁分泌情况不佳,胆管内流速减缓,成分下降等[6]。

酪酸梭菌是目前临床防治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常用的一种药物,是人类肠道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原籍菌,其作用在于生成酪酸,营养修复肠黏膜,在选择性的作用下加快有益菌繁殖,对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确保菌群平衡具有积极作用,抑制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肠道恢复正常。相较于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生态制剂,该药物优势明显,能够稳定通过胃酸区域,有效达到肠道[7]。针对促进胆红素转化而言,酪酸梭菌具有明显的优势[8]。该药物能够产生酪酸,这也是机体中肠黏膜生产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对于促进新生儿肠道发育及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作用,确保肠道菌群的平衡性,分泌短链脂肪,进而加快胃肠蠕动,使胆红素有效排出。但是该药物单一用药疗效欠佳,仍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熊去氧胆酸属于胆汁酸的一种,具有亲水非细胞毒性的特点,也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溶解胆固醇类胆结石药物。具有诸多作用机制,对受损胆管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进而促进胆汁排泌功能的恢复,且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胆汁解毒作用,实现对肝细胞的保护,在促进胆汁酸排泌的基础上,有助于改善内源性血清学指标水平,降低疏水性胆汁酸和胆红素水平,避免肝脏组织学发生变化[9]。相关研究显示,熊去氧胆酸针对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10]。该药物的使用能够替换肠道内有毒胆盐,在竞争性的作用下,抑制回肠对其他胆盐的吸收,实现对肝细胞膜的有效保护,同时能够避免肝细胞凋亡等不良情况,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另外该药物对胆囊收缩素具有一定的负反馈作用,不但可以改善胆汁流情况,同时能够减少肝内胆汁流。熊去氧胆酸对胆汁排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酪酸梭菌的作用为调节肠道菌群,加快胆红素的转化,减少肠肝循环,两者协同能够进一步降低胆红素水平。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DBil、GGT和TBA水平技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也说明对早产儿在酪酸梭菌的基础上应用熊去氧胆酸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另外通过早期微量肠道内喂养能够促进胆汁酸分泌,降低肠肝循环,避免肠内细菌过度繁殖以及形成毒素,缩短静脉营养时间;通过非营养性吸吮能够刺激患儿胃泌素的分泌,促进胃部排空,减少胃饲管的留置时间,同时能够避免喂养不耐受情况出现;对患儿实施腹部按摩有助于提升其肠道激素分泌水平,强化胃肠道蠕动能力,增加排便次数和排便量[11]。

综上所述,熊去氧胆酸胶囊防治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疗效明显,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胆汁淤积发生风险,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酪酸胆酸淤积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胆道闭锁和胆汁淤积的诊断价值
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研究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IL-18及TNF-α的改变及意义研究
一种富含酪酸菌发酵豆粕的制备
HPLC-ELSD法同时测定感愈胶囊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