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2022-01-17安仕茂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初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安仕茂

摘要: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尊重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用教师的思维进行再创造。由于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以形象化思维为主,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化的角度学习新知,初中数学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的创新,使自己的思维水平逐步提高。

关键词:生活化  初中  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数学知识是数和形的有机结合,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数学化的语言用具有形象化的图形进行表示,让学生能够把数量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从生活中找寻数学应用的身影,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际事例中总结出抽象性的概念和定律。数学教师要把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速度加快,还要在布置作业时,以生活化的作业内容为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便捷。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新知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依然可以通过摆平、折叠、绘画等实际操作来掌握解题的思路。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教给学生新概念的同时,借助生活化的手段,选准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也是让学生的学习融入情境之中,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因势利导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想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可以使课堂氛围生活化,从而促进生活化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有着以直观和具体的事物为支撑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将数学中的知识还原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数学教师要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还要注意就地取材,把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拿得起的、用的上的,都搬到数学课堂上来,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亲切、真实和自然,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思维的活跃性都有一定的促进,更能让学生认識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应用价值会成为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在学生今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诱发。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我们可以出示平时所学用的三角形教学具,然后让学生帮助教师再来制作一些三角形学具,要求形状一样,大小各异。一听说要帮教师制作教学具,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积极动手。学生对于大小各异可以理解,但如何才能保持形状不变呢?这一直困扰着学生,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这样的探究是建立在学生乐学愿学的基础之上,可以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来参与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践证明,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真实可信而亲切。

二、采用生活化的活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具有实践性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自主的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同时,又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愉悦情感,更能够培养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勤观察、勤思考中获取知识。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实践的能力。课外活动逐渐生活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教师讲述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重视课外活动教学的生活化。是时代发展变化下的必然,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指导下的有效教学模式。如在教学“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时,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富有操作性与个性化的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来展开设计。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富有个性化的,给予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想到了剪纸,将纸张对折,然后剪下图案,再将其打开,这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纸片;有的想到了墨迹。方法很多,但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轴对称图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就过程展开交流,让学生可以多方面地了解,这样自然就可以实现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的理解与认知。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中潜在的乐趣,把数学教学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式的课外活动中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知识,开阔学生的思路,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也是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数学的一种方法。

三、通过生活化的作业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进行探索数学问题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因此,课后作业生活化是一重要途径。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质疑。老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分为课上和课下,主动完成作业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坡度和层次。布置作业也是讲究科学和创新的。如果教师单纯的让学生完成书面上的习题,就会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用处较少。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作为一项作业,让学生去发现、积累,总结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学生比较喜欢通过课外作业的生活化,调整学生的认知。真正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赋予一定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学数学获得丰富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周铁权.浅谈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学教学参考,2012(20).

[2]袁健风.关于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猜你喜欢

初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