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落实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01-17万奇能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初中体育双减

万奇能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全方位的提高现阶段义务教育的育人水平,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于学生的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针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将会针对如何在双减背景下落实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进行研究。

关键词:双减;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力争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良好的锻炼习惯,着眼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采取诸多措施纠正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不良表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同时教师还需要减轻学生的课下作业负担,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的号召,并且紧密依托课本教材来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活动。但是体育教师在开展双线活动以及有效教学探索活动的过程中会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因素的制约,首先针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探究。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僵化

思想决定行为,部分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受到陈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自身的教学思路较为僵化,没有进行很好的创新,带有较强的局限性,没有着重落实双减政策。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不重视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没有从终身体育锻炼的角度出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导致学生的锻炼意识不强,缺乏主观能动性。在宣传健康知识,运动习惯,运动品格和情感方面不到位,只是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开展平铺直叙式的教学活动,在落实新课改方面缺乏主动性。没有正确的处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身的教学思路的调整需要较长的周期,不能够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要求,降低学生的课下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课堂时间利用率。

(二)受到旧有的教学模式的客观束缚

部分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无法根据体育与健身教材的课程目標和规划开展教学模式创新活动,受到旧有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同时对于体育游戏和分类教学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很好的探究,甚至开展了一刀切式的教学活动和调研活动,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领学生培养其正确的团结协作的意识,吃苦耐劳的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学环节的设置不尽合理,仍然是导入环节、教师讲解环节、学生训练环节。现有的教学模式无法和双减背景以及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要求相吻合,没有建立健全初中体育教学体系,导致学生的课下时间利用率较低,课堂上无法就所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拓展训练,同时有的教师对于游戏教学、层次教学以及生活化教学等新模式的探索工作不及时、不充分,没有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灵活度。

(三)学生的认知不够深刻

初中生的课业负担在逐渐的得到减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达到预期的目标。现阶段部分学生仍然认为学习成绩可以决定个人的发展和命运,在日常生活中过度的关注数学、英语等学科对于音乐、体育、美术等发展性学科往往不甚关注,认为这些并不能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甚至会让自己分心,浪费更多的时间。甚至有的学生会在体育课上做其他科的作业,或者不参加体育课的体育锻炼活动或者学习活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是逐渐的在降低。也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堂的活动量较大,自己经常上完体育课以后注意力不集中状态变差,难以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教师对这部分学生也无法开展及时的辅导和纠偏,导致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索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

二、双减背景下开展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具体策略

(一)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参与行为与习惯

在双减背景下体育教师要通过丰富教学形式,增添更多趣味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这样才能避免在课下做无用功,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水平,并且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对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明确的要求。教师不要过度的关注专业技能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爱好。此时游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容易获得同学们的青睐,并且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很容易的就得到集中,并且保持长时间的兴奋。

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选择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抛球报数的游戏。教师首先将学生均匀的分成两排,以环形的形式排开,然后将每位学生所处的位置进行编码,让学生记住自己的编号。然后随机选取一个学生,让他站在中央位置,其他学生围绕着该学生形成一个大圈,由中间的学生随机向空中抛球,并说出一个编号,听到自己编号的学生需要立马接球。如果可以成功的接住篮球,则可以作为下一个中间人继续刚才的游戏,没有接到球的学生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进行一些才艺表演活动或者篮球技能的展示活动。在完成展示以后继续相应的游戏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基本功得到更好的锻炼,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各展神通,设计一些篮球游戏活动,由学生决定活动的形式、时间、评价标准。在针对民族民间体育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就会组织学生对于民族竹竿舞进行训练活动,提供相应的舞蹈器材让学生进行挑选,将学生划分成相应的游戏小组进行舞蹈训练,并且可以考虑开展一定的比赛活动。还可以开展一些知识小贴士比赛,让学生争相去搜集关于民族竹竿舞的历史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游戏表现情况进行评分。为了进行更好的游戏导入活动,教师可以用优美的音乐来进行伴奏,营造热情融洽的学习氛围,然后再运用兔子舞开展热身运动。更容易达到提高学生课堂时间利用率的目标,够满足双减背景的要求,同时为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效率

为了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并且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经常性的开展一些拓展延伸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此同时,很多的体育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境,或者某些知识进行联想,相信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这为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落实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活动提供了一个大的研究方向。体育教师要将体育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去,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情景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来,让初中生们通过体育运动来实现正常的交往活动、健身活动、压力舒缓活动,以及娱乐活动。这会拓展体育教学的范畴,让学生认识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从而不由自主地提高重视程度。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晨起的部分时间到广场以及体育运动场进行一些晨练活动,将短跑训练、田径训练以及长跑训练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下开展部分训练活动。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训练任务会减轻,课业负担会减小,同时这也提高了课下时间的利用率。学生在开展户外活动以及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体育项目,如打太极、舞剑、广场舞可以有更多的感受。学生沉浸其中会有更多的感想,会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一些分享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进一系列生活体育项目,可以将武术舞剑等休闲项目进行导入,适应了不同学生体育训练的需求。在开展生活化体育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做到持之以恒,教师应当反复强调,让学生形成持久锻炼、持久参与的习惯,久而久之才会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落实双减政策,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水平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教师需要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情况,切实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将课堂的有限时间进行更加高效的运用。现阶段部分初中生对于体育的认知过于表面,对于体育教学的具体形式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自己心中所喜爱的体育锻炼的形式以及体育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了解,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沉浸其中,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此基础上开展情境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例如,在开展体操教学活动时,对于一些细节动作的讲解占据了较大的时间比例,学生觉得无聊,学习的積极性不高。此时教师可以对于传统动作进行拆解练习,布置一个类似于舞林大会的情景,播放一些广场舞音乐,让学生自由自在的进行一些肢体动作的展示活动,然后再播放关于体操的音乐,由教师示范相应的标准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认为自己经常看见广场舞,对于广场舞的动作和舞步较为熟悉,或者自己天天每天都可以看见爷爷奶奶以及一些亲属参与到广场舞队伍中,对于一些舞步和动作十分熟悉。只要教师进行初步示范,学生就可以进行很好的模仿,此时教师再进行矫正就可以了。初中体育教师在无形中就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操训练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体育训练的情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方便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方便其他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师生互信度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认识到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切实杜绝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态度过于冷淡,缺乏热情等问题。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力争做到不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依托双减政策来减少作业布置的量,同时开展一系列课后调研活动,了解学生的反映情况,给予更多的课下指导,并且尊重学生习惯和生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会更加的信赖和依靠教师,在生活中以及在课堂上会达到情感交融的程度。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崇拜感,有利于教师的思想引导和行为引导。在课堂上双方之间的合作会更加密切,这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并且和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就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进一步优化。

(五)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

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以及同学们的配合,这样才能逐渐的达到相应的目标,同时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地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修养水平,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具有极强的魅力,相信可以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这样会提高受欢迎的程度,学生会更爱上这类教师的课程,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就会得到提高。此时教师应当严格的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相关能力。在备课活动中教师要认真严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幽默风趣,提出的一系列教学建议和问题要具有引导性和趣味性,在课后复习巩固活动中要认真负责对每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并且和学生开展谈心交流活动,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同学们的知心朋友。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拥抱体育课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这样可以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初中体育课堂落实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围绕着如何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依托双减政策的要求,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着重提高学生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学习习惯,将教师的高标准高要求落实到课堂学习时间中去。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创新自己的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游戏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的相关策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度。

参考文献

[1]李巨刚.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2):125-126.

[2]张锐.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02):70-71.

[3]高明伟.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2021:780-785.DOI:10.26914/c.cnkihy.2021.012605.

[4]周尚稼.略叙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途径[J].山西青年,2020(09):167-168.

[5]翁金芳.愉悦课堂 有效合作——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9(50):62-63.DOI:10.14161/j.cnki.qzdk.2019.50.041.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策略初中体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