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培智数学课堂研究

2022-01-17汪秀双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

汪秀双

摘要:生活和数学关系紧密,强化和生活的联系,是新时代培智数学课堂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学生顺利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培智数学课堂  生活化情境  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对于理解能力不足的培智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如何化解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要以课本为依据,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以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为手段,不断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原则

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原则有三点。第一是人本化原则,就是要关注培智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潜能,对于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训诫,不歧视,始终以一颗爱心去帮助他们,才能增进和他们的信任,进而顺利推进生活化情境教育。第二是互动性原则,就是要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中注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用问题去启迪学生主动思考,对于认知能力不足的学生,更要通过耐心的引导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三是自主性原则,就是要通过多鼓励多激励,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生活化数学的学习之中,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促进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发展动力。

二、在培智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策略

一、生活实物改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

教师在具体的数学课程中,要多多融入一些生活实物,通过生活实物的展示,降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给培智生造成的学习紧张心理,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比如在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于火柴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来初步理解数字大小以及数字和数字之间的关系。而在几何图形的认知中,教师可以借助于七巧板来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对边长、长、宽等几何概念的了解。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戴的红领巾,让学生数一数红领巾有几条边,有几个角,让学生想一想红领巾和国旗之间在几何上存在的关系。通过诸如此类的方法,使学生在生活实物的帮扶下,潜移默化的掌握数学知识。

二、生活场景的演示,促进数学学科的欢乐氛围

教师要适时创造一些和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既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又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比如可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学生们作为商家向扮演顾客的老师展示自己的货物,老师需要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比如问问学生“这个多少钱一斤?买两斤是多少钱?十块钱可以买几斤?等等”通过这样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运转,使学生能够对小数以及人民币等数学知识慢慢有清晰的认识。除了购物,教师还可以扮演一个迷路的人,向学生问“某某怎么走?”检验学生对方向和位置的辨识能力。还可以模仿观看升国旗仪式的场景,通过队形变化,使学生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特点。学生也可以自主参与到生活场景的创设之中,比如在学习时分秒时可以把家里的钟表带来,大家一起互相观察和学习,互相提问,互相探索,达到共同提升的效果。

三、故事情境提升课堂专注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去听课,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和精彩。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数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成才欲望,使学生从数学家身上学习到探究精神。再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些动画故事,如一个森林王国动物开会的故事,就可以很好的把数的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看看没来的动物都有谁,猴子家族出席了几位,狮子家族出席了几位,大象家族出席了几位,等等,借此来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而在学习方向和位置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自己每天从家里到校园所要走过的地方,讓学生画出老师的家,图书馆,公园,超市,校园等建筑的位置关系。培智生的阅读能力不足,这常常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于绘本来展示丰富多彩的故事,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从对话和情节中感受各种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头脑里建构数学知识模式,进而达到自我理解的目的。

四、重视家庭生活的影响

培智生的大多数时间要在家里度过,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能忽视家庭生活的影响。教师要定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指导家长在家里开展生活情境教育,如借助于厨房用具或者扑克牌帮助孩子认识数,通过引导家长和孩子玩找零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人民币,等等。作为家长,也应该主动配合教师来创设生活情境教育,比如家长可以拿出中国地图,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旅行经历或者出差经历,让孩子标上这些地方,看看这些地理位置的关系。或者结合著名景点给学生讲一讲建筑特点,如福建的土楼是圆形的,东北的土炕是方形的,北京的四合院是方方正正的,陕西的窑洞是半圆形和方形的组合体,等等,通过类似这样的启示,慢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游戏模式激活数学情境化课堂

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是最能体现数学和生活关系的学习模式。比如在认识时间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一个圆盘,三位学生走进圆盘之中,分别扮演时针和分针以及秒针,然后教师说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下午三点四十五分,三位学生就要通过走动和变化,呈现出老师给出的时间,变错的同学要出局,替换上其他学生,保障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游戏,使学生对时分秒的认知更加熟悉和深刻。培智生在智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好,有的学生却不行,因此在游戏化情境创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能力进行分工和组织,对于后进生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提示,不能因为他们理解能力不佳就不让他们参与游戏活动,以免加剧学生的自卑心理。

综上,培智数学教学中,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情境是一以贯之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和总结,围绕学生的认知问题进行课程设计,提升生活化情境教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多给学生一些体验和感悟的时间,信任学生的探究潜能,最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培智数学课堂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1(08):45.

[2]杜文洁.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培智数学课堂研究——以《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0(27):86-88.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
高中政治课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的策略分析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嵌入生活化情境的中学物理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