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探析

2022-01-17余梦婕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

摘要: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内部设施不够完善,这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内包含很多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就是其中之一。财务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时,需要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发,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教学计划,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强化学校内部的师资力量,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在,我国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得到多个企业的应用,高职院校也是一样的,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时,教师除了教授学生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现在是信息时代,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方面的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這样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内的学生职业能力相对较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以此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特色

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并不重视,没有制定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产生影响。教师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时,没有明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上课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讲述的内容也缺乏专业特色,这会降低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时,会按照课本上内容进行教学。课本上的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导致学生无法将课本上的内容与实际联系在一起,对学生今后的实习、工作有消极影响。教师在讲授财务管理知识时,教学方法缺乏特色,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提起兴趣,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时,教师没有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财务管理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不容易理解,如果教师不结合实际案例,学生无法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在上课时,教师没有与学生互动,也没有活跃课堂气氛,长期下去,会打消学生的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教师自身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内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教师空有一身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在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任职,没有从事过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并不了解企业的需求,也无法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正因如此,才会降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途径

(一)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内的财务管理专业,包含会计和金融,主要偏向于管理方面,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财务管理型人才时,主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当中,会涉及到决策、领导方面,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决策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要想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决策、管理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专业入手,传授学生管理方面的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树立一个教育目标,按照这个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在传授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学生空有理论或空有专业技能,都无法进行财务管理。此外,这是要提升学生财务核算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具备筹划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以此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很多内容,因为财务管理会涉及很多的知识,教师在讲授财务管理知识时,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在训练之前,教师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训练方案,按照相关流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在实践过程中,检查学生的的职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在实践期间,学生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应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高校领导可以与企业协商,让企业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能力会得到提升。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在拓展训练时,教师要结合企业以及市场的需求,对学生进行训练。

(三)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在聘用教师时,要查看教师是否具有相关证书,还要询问教师是否具有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与企业领导进行沟通,增加教师的职业经验,教师有了丰富的职业经验,才能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教学。

结束语

根据上文可知,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时,要制定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专业型人才。除此之外,教师要还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在上课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要丰富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财务管理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财务管理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合理把控时间,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为学生拓展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相关技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贺旭红.“双高”背景下高职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群为例[J].2019,41(08):126-127.

[2]李锐.基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视角的河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31):57-59.DOI:1

作者简介:余梦婕(1989.06-)女,重庆涪陵人,汉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资本市场、财政与金融。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