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体验学习 彰显快乐课堂教学

2022-01-10赵雅丽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赵雅丽

摘要: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新课标在知识与技能部分的目标阐述中反复使用了这样的句式“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这就表明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于以往的水平上,即让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运用什么。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亲身体验。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给其充分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中体验,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  体验  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联系生活,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数学来源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理解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想办法算一算,操场上的法桐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求圆的面积要先知道半径,只有把树砍下来才能量出半径。”有的反驳说:“那怎么行?树砍下来就会死掉。”经过一番争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先量出树干的周长,再算半径,再用面积公式去计算树干的横截面面积。趁着浓厚的兴趣,我带着迫不及待的学生到操场上去测量,并计算,学生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这一情境之中,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亲身体验的境界。再比如:如教学“统计"时,就可结合学校的“六一”节活动向学生提出“学校要买水果、糖果、书籍,购买的教师不知同学们喜欢些什么,你们能作出调查吗?“这个问题与同学生活密切相關,同学们在课前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调查中去。正式上课了,教师根据同学们收集来的数据,引导他们作出整理分析,绘制统计图,帮助购买教师作出合理的決策。原本像“统计的意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过程”这些很难传授的知识,学生在亲身经历之后,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思路打开,上课热情很高,学习起来就很轻松。

二、自主探索,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动力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自主探索的需求。悬念能产生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新知的导入时,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就能迅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出示一道7个8连加的算式,问:“谁能在2秒钟内说出得数?”学生忙碌起来了,结果没有人很快说出答案。教师说:“老师1秒钟内就能说出得数,是56,不信?你们自己再算下去。”学生整整用了3分钟才算出得数果然是56。“老师真厉害!”有几个学生在悄悄议论。教师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想学这种本领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这时,学生在惊讶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欲望,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寻找规律。

三、动手实践,是学生体验学习的方式。

俗话说,孩子的知识在指尖上。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动爱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探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经验和知识,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动手操作中学数学、用数学,使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因此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去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孩子们兴趣十足,有的量课本的长,有的量文具盒的宽,还有的量课桌高......当有的学生量到练习本的厚度时度时,他们发现1厘米都不到。这时,有学生提出:“老师,练习本的厚度不能用厘米来做单位啊,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呢?”这样,“毫米在学生的体验中已经呼之欲出了。又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之后,我和同学们"玩"起了快乐了游戏我让大家拿出铅画纸,引导他们画出能折成正方体的图案来,并在图案的各个小正方形上分别写上每个面的代码,不管用数字还是字母。在完成后,我让学生走出座位找自己要好的同伴,开展"你猜我验"的游戏活动,验证的同学可出:“A对面是什么面?B'在前面时,它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等问题。猜的学生不仅要说出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出理由。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疲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空间观念、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吴正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