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2022-01-10李应忠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李应忠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许多教师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搭建起新旧知识、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提升其生动性和趣味性。但许多教师通常将情境作为导入环节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情境创设的连贯性和实践意义,导致情境不能发挥其根本作用,所以需要教师整合情境创设的素材和资源,在积极反思情境方法中创设生成情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解读概念类内容,而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和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上去理解内容,去掌握知识、推导规律,并学习着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情境问题中,培养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应用教学情境也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有整合资源、应用资源的意识,从而提高个人教学素养。所以教师应当重视情境创设问题,改变教学情境的创设现状,选用新的情境创设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问题

(一)情境类型单一

数学教师创设的情境基本依托教材内容或辅助教材信息,并习惯于运用图片来搭建情境,较少运用探究式情境或问题情境,导致情境类型单一,学生容易形成僵化思维或惯性思维,虽然可以在直观呈现的图片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内容,但却无法继续激活学生的认知兴趣,也不能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交叉应用。

(二)情境实施缺乏连贯性

大部分数学教师注重情境在导入环节中的应用,利用视频、故事等方式描绘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让学生来思考,但切入到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之中就又习惯性的抛掉了原有的情境,直接进入理论讲解、习题解答过程之中,使情境与后续知识教学和总结之间缺乏连贯性。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一)把握生成情境

预设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最常选用的方法,也是必经的途径,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内容、目标选定情境的方向、类型,但也要注重为预设的情境保留可进行调控的空间,能够通过课上学生的反应和教学进度等及时情况来调整,打造生成教学情境[1]。

如教师选择图片呈现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推拉窗、升国旗或动車前进的画面,来分析这是哪种现象,又可以怎样用数学知识来解析?但学生对于该类导入情境的反应并不热烈,教师分析到可能是由于较常用此类情境创设方法,或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并不能够整理出有效的答案,所以又给出了另一情境: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自己是动漫电影中的 super hero,发现前方的道路被坏人用废旧汽车和杂物堵塞了,那自己要怎样做?从小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生成情境,学生会纷纷回答要挪开。再请学生假设课本、文具是杂物,演示如何挪开物体。请另外的学生仔细观察,再来分析这一行为又涉及到哪些物理现象,如直线移动。提问学生是否能够用数学语言来表现这一过程。使图片情境、故事情境与教学探索融入在一起,实现生成情境对于学生学习意愿的调动与开发。

(二)拓展情境素材

素材是教师完成情境搭建的必要资源,教师要具备开发不同情境素材,科学整合素材,积极应用素材的能力。所选取的素材可以来源于网络信息,可以来源于生活案例,也可以来源于社会资源如科技馆、博物馆,更可以是观察到的、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真实案例,将其与教学内容和目标整合在一起,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认知刺激,激活学习能动意识[2]。

如教师关注到四年级小学生已经学习了制作演示文稿的相关内容,而演示文稿中又会较多地涉及到如饼状图、柱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可以使文稿看起来更专业,更有信服力。所以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在年级汇报总结中需要学生帮助教师一同完成数学成绩统计的工作,最终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加入到教师的演示文稿之中。请学生利用折线统计图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先用班级学生体育测评成绩作为参考依据,制作折线统计图,再想办法将其变为电子文稿。学生在生活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开始综合思考跨学科知识,最终实现知识向能力的升级。教师用与学生生活更贴近的情境素材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及时进行情境反思

情境反思不仅利于教师来反思个人的教学方法、教学成果,不断的吸收优秀教学案例,创新个人情境教学的类型、目标,更可以将情境反思与生成情境融入在一起,认真观察,及时反思,引导评价,调配教学资源和教学顺序[3]。

如教师在讲解确定位置相关内容时,利用卡通人物模型的实物进行演示,展现相对应的关系,在该段情境创设之后,提问学生是否听清楚问题了或明白应当怎样解题了,之后学生给出反馈意见,教师及时反思刚才的实物情境,是否不利于学生进行直观观察,是否容易造成更多的混淆,此时,再尝试利用多媒体情境的展示方式再搭建一个教学情境,实现反思与调整的有效融合。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必然的教学途径,也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上知识,更真切的感受数学知识,学着应用数学知识到具体情境中解决不同问题。教师在创设情境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判断情境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做到实物情境、视频情境、图片情境在生成背景下的交叉应用。

参考文献

[1] 魏小燕.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J]. 中外交流, 2019.

[2] 王玉平.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 新智慧, 2019(10):1.

[3] 婷婷 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J]. 教育研究, 2019, 2(1).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