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的课堂教学

2022-01-10韦春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优化创新初中美术核心素养

韦春

摘要:随着初中美术课程的稳步推进,美术知识点的增加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影响,促使初中生所要掌握的创作思维与绘画技能要求日益增加,使初中生需不断加强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美术综合素质。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在思想理念、组织形式、教学指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已不能适应当下以学生为主导的美术教学趋势。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优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美术核心素养基于美术这门学科而存在,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美术知识,同时还包括养成良好的美术习惯、美术审美,以及如何就具体的美术问题展开思考等。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眼下的艺术之美内化成一种感知,提高自身的内在素养,无形中形成良好审美观,让学生更加热爱美术学习。

1以史于践

只有了解了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初中美术教师应认真研读美术教材,准确把握课程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审美思维能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熟知教材中有许多课题是与历史审美相关联的,比如《向日葵》《家乡变了样》《新颖的电脑》《梦幻中的城堡》《地球的新生》《快乐的回忆》等等,很多的课题都有历史味,需要教师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欣赏艺术作品,并从中总结审美智慧,反思当今社会中所看到的图像。例如,通过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学生可以了解西方美术中的重要画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拓展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美术教学功能和美育作用的认识。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各自家乡以前和现在的建筑、街景、风土人情变化等内容,引导学生多方位认识自己的家乡,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观察家乡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美育目的。

2“欣赏评述”——走进社会,贴近自然,提升审美欣赏能力

实现审美教育的渗透是美术教育的开展目标之一,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与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是一致的。然而,与以往的审美教育有所区别,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初中美术教学课堂打破了艺术审视的局限,从文化的审美角度深度挖掘了美术教育的审美趣味,不仅让学生在美术教育环节深刻地感受到美术的审美乐趣,体会到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而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创造美。因此,笔者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也将课堂延伸到校外,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贴近自然,挖掘新的美术教学资源,使美术教学课堂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启发学生探索艺术文化的奥秘。这样不仅改变了美术教学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自然风光中感受优美的风景,欣赏名胜古迹,观察万物生长,参与艺术活动,而且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知识视野得到了发展,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会到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如,在《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欣赏与评述传统文化,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体系中,中国花鸟画独树一帜,既体现了自然生动之美,又赋予了画作灵动的生命色彩。在此节课的教学中,笔者依托教学课件展示了经典花鸟画,同时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欣赏花鸟画,启发学生讨论花鸟画是如何呈现自然、抒发情感的,使学生通过丰富的赏析过程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表现主题、绘画内容、创作技法、审美特色等。此外,在学生欣赏完中国花鸟画之后,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课后探讨,评述中国花鸟画美在哪里,其如何呈现出艺术美、文化美、形态美及意境美。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刻的审美体会,也在“欣赏评述”中提高了美术核心素养,进而实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目标。

3采用过程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热爱美术学习

为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课堂參与的主动性,建议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和创作成果进行辩证性评价。其优势在于,利用了学生希望得到教师肯定的心理,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可以令艺术水准不高的学生也得到表扬,艺术水准较高的学生能够得到结果性表扬,从而令全体学生都获得满足感,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配合自由创作等教学活动,当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愉悦感,又能够在教师评价中获得满足感时,学生很容易产生热爱美术的情感,继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这也是提升初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面对综合美术能力较低的班级,教师也可以从艺术鉴赏课程入手,先培养学生的艺术判断能力。让低基础或者无基础的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教师的表扬,由此来帮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

4引入新元素,创新美术课程组织形式

1)环节需引入以贴近实际生活事物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思路。将日常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人物、环境、事物等元素依据当期内美术教学主旨进行筛选,引进课堂内作为学生临摹、创作等美术实践的参考范本。2)在美术鉴赏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表对美术作品的看法与建议。并对美术作品中的独特性质以及创作内涵,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研究,总结出该类作品的思想认知与创作共识。充分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接受优良美术学习环境的熏陶。

结语

综上所述,对国家发展来说,核心素养历来被当作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标准。纵观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改革已然是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以教师与学生两个视角提出了初中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当善于结合情境教学法生动传授教学,调动学生的感知力,注重培养学生懂得融会贯通、整合知识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桢媛.浅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多元化教学策略[J].才智,2020(24):104-106.

[2]曾艳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9):39-40.

[3]张芳宁. 基于核心素养下绘画治疗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D]. 集美大学, 2019.

[4]葛蕾. 核心素养背景下绘本进入初中美术课堂的研究[J]. 科学咨询, 2020(45):1.

猜你喜欢

优化创新初中美术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探讨
供应链优化视角下流通企业供给侧改革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新形势下安全培训教考分离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