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

2022-01-08赵永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工作高中阶段优化策略

赵永军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作为面临高考重大压力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很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以此实现高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指导;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班主任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师,他不仅是学生与学校的连接纽带,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肩负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塑造的艰巨重任。而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社会参与度的增强和高考的临近,面临的人际交往、学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但是由于他们心理发展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欠缺,无法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进行不良心理及负面情绪的排解,从而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拓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将心理健康的引导纳入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高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

二、对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与完善。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家人过度的关爱中,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心理脆弱,承担能力不足。而且从小学到中学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引导都相对缺失,从而导致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令人堪忧。而通过高中 阶段的心理健康引导,使正处于健全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高中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自身心理素质的建设,实现心理健康的健全与完善。

2.有助于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全面开展。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是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目标都需要进行较大的转变与调整。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实现了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拓展,使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更为有效的培养和引导,促使学生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3.有助于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发展。班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工作量大,只有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教师就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平等、和谐的交流,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更加充分、深刻的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内心世界,从而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展开更具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实现了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优化策略

1.积极进行管理理念的转变,从制度及体系层面保证心理健康指导的有效开展。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需要得到学校及班主任教师的充分重视,才能实现有效的开展。首先,学校领导应实现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纳入到教育管理的范围内,并放置在一个相对重要的地位进行认真的对待。同时还应将这一理念传递给班主任教师,明确的肯定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地位,从而使班主任教师能够对心理指导工作的重要性给予正确的认识。其次,学校管理者还应注重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通过设置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具有层次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规划、布置及执行,提高了心理健康引导工作的效率。最后,学校管理者还应完善班级管理工作的考核制度,将班级心理健康引导工作的效果纳入到考核范围内,并与班主任教师的奖惩制度相结合,这样不仅有效的激发了班主任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使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2.设置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对班主任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提高心理指导的专业性。在高中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德育教育,需要涉及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判定与引导。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应注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首先,学校应注重对班主任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使班主任教师在掌握了一定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 健康指导。学校应充分了解班主任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及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使班主任教师能得到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完善,并能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其次,学校还应注重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并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的确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给予专业性的帮助与引导。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只能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心理健康引导,使学生在与班主任的交谈中实现自身不良情绪及负面心理的疏导。但是对于一些具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就应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教育与引导,使学生通过专业人士、专业工具的干涉,来恢复心理的健康发展。

3.积极拓宽班主任心理指导的方式与途径,提高学生心理指导活动的有效性。在高中心理健康引导工作中,其教育效率及效果与心理指导的方式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对心理健康指导的方式与途径进行创新与拓展。首先,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性格来对学生 进行有效的感染和影响,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其次,班主任教师还应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及班级文化的创建,来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这一良好心理氛围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引导。最后,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的教育实践活动等,都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心理健康的建设,得到心理素质的强化与完善。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 且必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肩负起这一教育重担,通过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来提高心理健康引导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晋海青.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J].学周刊,2020(04):175.

[2]阿丽米热·艾尼.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中華少年,2020(01):233-234.

[3]吴朝霞.高中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生活教育,2019(05):52-55.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工作高中阶段优化策略
初中青年英语教师的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探讨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