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制定依据的探析

2022-01-08张萌萌 杜若松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阅读高中语文

张萌萌 杜若松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具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将从课文的内容特点、单元整体训练要求、学生实际状况等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并针对当今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教学目标;阅读;学生;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教学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教学目标的决策过程也就是教师对教育理论、教学理论中的不同观点的选择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设立怎样的教学目标与本节课的教授质量息息相关,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更是产生直接影响。接下来我将从阅读教学中课文的内容、课本及单元整体训练要求、对接高考三个方面阐释有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制定问题。

一、把握课文内容特点,体现目标的准确性

(一)语文阅读中现代文目标的制定

在高中语文的现代文教学中,对学生而言更偏向文学欣赏,但是他又不是一個简单的阅读内容,任何一篇现代文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和闪光点。比如高中教材中的《祝福》和《老人与海》。虽然同为现代文中的小说范畴,但每篇文章的侧重点又不尽相同。比如《祝福》就要求学生要掌握综合运用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理解并体会文中倒叙手法的运用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老人与海》则要注意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其所蕴含的象征意味,并要求学生对重点独白段落进行细读,学习老人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即使是同类文章侧重点仍然有部分不相同的状况,如针对现代文阅读则一概的把教学目标设定为人物形象的分析、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等,忽略了文与文之间具体的差别,或者直接将教师参考用书的目标内容复制下来,而忽略了文章的实际侧重点。一篇文章呈现的内容有很多,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部分,将真正切合文章内容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设定准确教学目标,以此锻炼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语文阅读中诗歌目标的制定

诗歌作为高中语文阅读的重要部分,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有极大比例并且往往需要重点讲解和背诵。教师在进行诗歌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通常易犯下通病。比如讲古诗一定要将大规模的作者讲解作为目标之一,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诸多的诗歌讲解中,将感情、意向、手法、思想等不分主次罗列出来,从而导致教学目标的偏差。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由众多意象构成,因而应以对意象含义的分析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所在。在同是李白诗歌的《蜀道难》中,则应侧重于对蜀道奇丽险峻的险境的描绘,将重点放在诗歌景物描写的手法上。但是,有很多教师在讲解两首诗的过程中,仍然将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思想作为重要目标,并且将上述两点同时作为两首诗的目标,没有达成目标的准确定位。

目标准确性的缺失同教师的自身文化底蕴,以及刚刚我们提到的对教学参考书的照搬等有很大的关系。参考书可以作为教师在制定目标过程中的范例,但绝不是标准。参考之余,更要结合文本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探究和度量,达成一个最贴合文本要求的目标。

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瓢饮”。教师在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中也应以此为准。选取课文最突出的特点,把握最重要的内容,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的目标在制定及实施中更加具体、明确,同时也使学生方向准确、方寸不乱、学有所获。

二、结合课本及单元整体训练要求,体现目标的序列性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活动,教学中呈现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与本单元、整册书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联系。教学活动的内容也是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因此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将目标合理的分解为一个个小的部分就更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不但要关注本课的重点所在,更要考虑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单元整体训练的要求,是否与整册教材的知识点相连接,是否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等等。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反复的捉摸,才能确定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合理的教学目标。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三篇悲剧性文章,《窦娥冤》《雷雨》和《哈姆莱特》。这三篇文章在整体的教学上均要求掌握有关戏剧的一些文体知识,能够把握剧本的结构、概括剧本的情节,并且可以了解文中主要人物和主要矛盾冲突之间的关系等。这是在设定整体教学目标当中的共性,也就是单元整体目标的确定。但在每篇文章的教学之中,又孕育着各自的个性特点,于共性之中又有着个性。可见,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始终要以单元的整体要点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挖掘各个文章的独特之处,形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序列,始终不与课本脱离。同时课与课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联系,使整个学习过程不偏离轨道,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率提高。

三、结合学生实际,体现目标的可行性

(一)对接高考,使目标符合学生学习需要

高中生所处的阶段,其所学的知识一部分是为了考试而服务的。因而对于高考这一重要环节,不仅学生重视,教师更是不能忽视,要把它作为整个高中阶段的重中之重。因而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与高考要紧密结合,在关注当前动向的同时也要注意分析历年的形势,使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与高考完美对接,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在把握诗歌意向情感以及能够判断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对学生在平时课堂的不间断训练,使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方向能逐渐把握,积累素养、提高鉴赏的能力和水平。在高考考场上遇到诗歌题时能够不慌不忙,将积累运用到试卷中,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

(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使目标利于学生自身发展

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时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文化素养的培养。针对当今的教育体系及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素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而阅读则是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怎样讲授阅读,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应该如何理解阅读,这就与教师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中教师所设定的目标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但是却是需要经过自身的认真探索才能解决的问题是最能吸引并且适合他们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研究中表明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围绕“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培养学生,从而让学生明确努力的目标、看到成功的希望、获得前进的动力,逐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合理制定目标,使目标符合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所进行的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基础。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性格、爱好、兴趣等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对学习的需要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观性,要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目标也要适应具有不同个性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但要适合学生,更要制定出适合不同个性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与他们各个方面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师也要考虑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可能对某一问题所产生的疑问进行思考,对学生可能回答的充满想法的观点进行充分考虑,对寻找到解决课文最关键的突破口,将学生引导到关键的轨道上等,这些对于教師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以上从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提出了简要的观点。高中语文的阅读部分占整个高中阶段语文的大部分比例,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改要求和教学中各种实际情况的考虑,制定要合理、准确。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焦佩婵.语文课程教学的工具价值及其实现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刘丰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4]梁晓.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5]谭伟仲.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

[6]尹钊东.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0).

[7]余文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C].北京:国家级课程改革培训专题.2 002.8.

[8]彭华 生.语文教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

[9]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

[10]教育部.语文教学大纲[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