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2022-01-08伍兆梅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幼儿

伍兆梅

摘要: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现状和误区,其次对幼儿美术教育进修剖析,通过意义和特点让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提出了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规律、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以及度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进行简单阐释。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幼儿的美术教育一直都是幼儿园课程教育的核心构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幼儿美术教育一方面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在绘画中感知身边事物从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一、现阶段幼儿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和误区

(一) 家长认知片面

在幼儿阶段,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然而,大部分家长特别注重像与不像,觉得孩子画的画一定是像某个生活中真实的物体,或是像在成人眼中固定的物体才是幼儿画的好,并且许多家长认为,小朋友在幼儿画的画一点都不像,就不顾幼儿的喜好把他们“塞”到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一定要画的像才是教师教的好,这样的认知极大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教师专业能力缺乏

美术教育中在以前注重的是教师教,教幼儿什么幼儿就画什么,但其实在美术教育中真正的主体是幼儿,而我们教师往往是教幼儿绘画的技巧与知识。在一堂美术活动中,教师往往把幼儿朝着自己设定好的路线带,讲完了绘画的技巧教师就开始示范绘画,幼儿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教师示范之后,所有的小朋友都画的和老师一模一样,就连老师从那个地方下笔开始画的,幼儿也全部模仿出来。这些都是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除此之外,不是每一位教师都系统学习过美术,导致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欠缺,很难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引导,最终,导致幼儿发展受到限制。

二、幼儿美术教育理论分析说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

幼儿美术教育主要是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但是真正的是在于训练幼儿观察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并且能够用画笔将自己所见所想在纸上描绘出来,对幼儿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绘画,幼儿能够观察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并能够体会其中的奥妙。幼儿在美术创作中,许多他们发现的新鲜事物,大部分是由他们的智力因素主导,能够通过看见的事物与已知事物进行对比。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

1.创造性与动手性相结合

幼儿的美术绘画时手与脑相结合的过程。幼儿在前期时,大部分是直接模仿现有事物进行绘画,在一段时间的直接模仿幼儿会逐步到加上一部分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应做的是鼓励幼儿打破固有思维,比如:眼睛不一定是圆的,白云不一定在天上等等,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同时教师要积极示范这种不同与生活中真实的事物,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从而调动幼儿思维。

2.自由性与引导性相结合

都说幼儿在绘画中要给予幼儿自由和充分的空间,那就有教师说,那每次的美术活动就让他们自己完成,教师无需给予引导。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我们每一次的美术活动教师都应该有一定的目标或者方向,不能任由幼儿发展,我们要做好牵引,给予幼儿一个方向,教师有目的的进行指导,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幼儿自由选择,就像给予幼儿一艘船,教师给予的方向是到达灯塔,至于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到达就是幼儿自由选择,在幼儿偏航时,教师就要适当的带领他一起走向灯塔。

3.灵活性与形式美相结合

有绘画大师说过:无论我怎么模仿都没有办法像小孩子的画。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我曾经也尝试过模仿小孩子画画,真的没有办法模仿出来,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幼儿他们的天性便是如此,他们凭借自己稚嫩的天性给予了画的内涵。幼儿通过自己的审美意识,大胆的在绘画中表现自己的想法,将自身的灵活性与物体的形式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策略

(一)应用孩子所喜爱的内容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孩子喜欢的东西,他们会非常愿意参与进来。例如,绘画中,孩子喜欢户外的滑滑梯,教师带领幼儿尝试户外写生活动,幼儿听着都非常的兴奋,如果是孩子不喜欢的围栏,他们在画的过程中都是煎熬。孩子普遍喜欢年轻的教师,因为年轻的教师更能够懂孩子们的喜爱,年长的教师往往会忽视幼儿的想法。所以我们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幼儿的想法和他们的喜爱,这样,才能令我们的活动生动有趣。

(二)尊重幼儿发展规律

幼儿年纪都比较小,每个孩子生长环境不同,接受的家长的教育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是有限的,同样我们也应在教育中有所区别。例如,小班的幼儿能够连续画一条线都非常不错了,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绘制一条多美精美的直线或是曲线。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小肌肉发育不完全,没办法做这么精细的动作。教师就应调整自己所设计的活动,是否有超出幼儿年龄特点。

(三)提供丰富材料

目前,在美術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过于单一统一,每个班都提供的是一样的工具一样的材料,但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的材料也是不一样的。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更喜欢大自然的事物,偏偏在我们班级开展美术活动时,我们的大自然材料少之又少,幼儿无法真正触摸到大自然,反而觉得大自然离我们很遥远,在提供材料的同时,我们也要询问幼儿的想法,例如: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还缺少什么材料,幼儿能否自己准备等等。提供丰富的材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丰富了我们的美术教学活动。

(四)扩散性思维的培养

在培养幼儿扩展性思维的过程中,一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会为了让幼儿出作品成果,出现让幼儿模仿作品,对作品进行临摹。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发展是先走再跑,如果孩子都不会走就开始跑是会跌倒的,所以在美术教育中也是,首先教会幼儿绘画的基本尝试,在绘画中幼儿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若连绘画常识都不会,让幼儿如何去想象去创造。每位幼儿都会经历涂鸦阶段,涂鸦阶段就是幼儿创造力和扩散性思维的发展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幼儿的绘画尝试,以及对简单基本的图形的认识并加以理解,才能更好的发挥扩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晶.论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促进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李焕.论幼儿美术教学中艺术创造力的培养.[C].昆山:读与写杂志,2019:10-0208-01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