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手相照”在家园共育中培养小班幼儿家务劳动习惯的有效指导策略

2022-01-08曹芷苓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学前教育培养策略

曹芷苓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近年来,更为重视幼儿家园共育,是指在家长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下,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与家长的相互了解下,彼此支持和帮助对方的工作,通过家园沟通、认识劳动工具、丰富劳动活动、保持家园共育等策略,培养幼儿养成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最终实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使家长和幼儿园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为幼儿获得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园共育;劳动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如今,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家里的宝贝,舍不得孩子自己做事,所以家长对其都是宠溺的态度。在这种娇生惯养的环境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容易恃宠而骄。要改善以上状况,就要帮助幼儿养成劳动的习惯。我们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以及热爱劳动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积极配合、互相支持。因此,利用家园共育的平台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形成幼儿独立自主的个性意义深远,也有利于幼儿养成自我服务意识。

一.培养幼儿的正确的劳动认知

幼儿应培养正确的劳动认知,认识到劳动是有利于自身及他人的事情,知道劳动不分高低,不会将劳动视为惩罚手段。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劳动的认识不正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幼儿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需他人多次提醒;幼儿把劳动认为是一种惩罚方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幼儿的注意力时间较短,老师需要再三提醒;其次是在更换衣 物时,经常会有幼儿在班级中“游蹿”、聊天,完全无视老师口令,因此教师更需多次提醒幼儿完成,幼儿在活动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在对幼儿进行访问时发现:很多幼儿会把劳动认为是成人惩罚自己的一种方式:尧尧:老师,有一次我做错事的时候,妈妈就让我扫地了,我觉得我让妈妈生气了,妈妈才让我去扫地的。缪缪:我也是,有一次我把姐姐的书弄到地上,妈妈让我去帮姐姐收拾书包,我觉得妈妈不喜欢我了。大海:老师,我会整理床铺,整理得可好了,但是我不喜欢盛饭和扫地,有一次我把饭洒在了 地上,妈妈很凶让我去扫,我哭着说不去,妈妈就說再不听话,就罚你每天扫地,我再也不喜欢扫地了。(2021/10/18 访谈)在幼儿犯了错误时,家长就以让幼儿劳动的形式惩罚他,很容易让幼儿认为劳动是一种惩罚方式。

我们没有利用传统的集体活动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劳动认知,而是从侧面入手,通过《认识劳动工具》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活动分为三个部分:你知道的劳动工具有哪些?这些劳动工具怎么使用?劳动工具博览会。这三个活动相辅相成、层层递进。活动中,我们将扫帚、抹布、拖把、清洁球这四种常见的劳动工具的实物带到教室,让幼儿进行初步的认识,幼儿对这些劳动工具非常感兴趣,同时也认识了洗洁精、洗衣液这两种清洁工具,孩子们对这些工具都非常感兴趣,通过摸一摸、用一用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劳动工具的方便和神奇。孩子们纷纷表现出想要试一试的愿望。我们将孩子们分为四个小组,在早点、午餐、午点这三个活动时段,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家务劳动活动。通过一个月的观察与实践,幼儿熟练掌握了家务劳动技能。

二.把握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庭都把自己当成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家长必须改变传统观念中不舍得让孩子劳动的思想,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对于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有着极大的帮助,这就意味着能在家庭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有家长的陪同会使得幼儿的劳动兴趣大大提高。为了帮助家长改变传统观念,以B幼儿园为例,我们建议家长去听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讲座,如《如何培养孩子爱做家务的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爱做家务的能力》;通过展开“家务劳动”系列家长会、家教沙龙、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劳动的重要意义,培养自我服务意识,在自身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之上带动自己的孩子,扭转家长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真正步入与孩子一同参与劳动的行列中来。

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劳动情感

幼儿园是两次语言活动,共四周。第一次语言活动是《能干的我》,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认识到劳动就是从身边小事、从服务自己开始的,认识到劳动会使环境更整洁。活动结束后是延伸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要表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主要集中在幼儿午睡前衣服鞋子的整理、图书的摆放、玩具的 归纳上。第二次语言活动是《小管家》,通过此活动幼儿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劳动对于班级的重要。通过小管家标志及图片来调动幼儿对班级服务的兴趣,认识小管家的劳动内容,再以故事和情境体验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在活动结束后观察小管家服务情况并记录。家中是故事讲述活动,第一个故事为《劳动最光荣》,使得幼儿更容易地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感受劳动的喜悦。第二个故事为《扫地有顺序》,由于 此故事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可以让幼儿观看后,进行复述,并谈谈自己以往 的劳动感受。在两次亲子活动结束后,家长布置劳动任务,观察幼儿的劳动行为习惯。

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能力

教师从自身角色出发,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劳动教育能力,掌握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幼儿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劳动教育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教师要有劳动教育的意识。当下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以五大领域的活动来展开的,其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健康领域提到了几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上,缺乏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需要提高,首先应将劳动与幼儿当下习惯养成、独立性的培养和学习能力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其次劳动教育也是与幼儿未来的独立生活相联系,因此教师也应该将劳动教育与幼儿的当下与未来相联系,从这一点出发来考虑幼儿劳动的重要性,提 高自身的劳动教育意识。

本文系张家港市2021年度微型课题《在家园共育中培养小班幼儿家务劳动习惯的有效指导策略》课题批准号202101025的成果。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学前教育培养策略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