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巧用

2022-01-08付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付娟

摘要:在语文学科体系中,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应用能力是学科培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阅读积累能够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与灵感,而写作则可以深化阅读感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将读与写结合运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开展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在目前中国的小学语文实际教学工作中,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都比较落后,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堂兴趣不高,对知识的接收主要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的现状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目标也是相违背的。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性格尚未成熟,其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本身就相对较弱,加上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为主,并不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因此此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无法得到快速提升。进入中高段以后阅读文章偏向于知识性阅读,对一些学生来说难度偏大无法接受,尤其是对文章进行情感性的分析方面,是阅读的难点。在课程教学目标当中,中高段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并且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二)学生阅读量少

小学生大多对于阅读理解没有深入的认识,日常阅读一些浅层次的、以乐趣为导向的短篇文章,包括故事类,诗歌类等文章。正常情况下学生阅读这些文章的目的只是从中获取乐趣,丰富思想。例如很多家长要求低龄儿童背诵诗歌,孩子虽然能够倒背如流,但是对于诗歌并没有什么理解。在此背景下,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上日常其他的课业压力影响,除非在家长或老师的硬性要求下才进行学习,否则很少会主动花时间阅读其他文章,因此大部分学生阅读量较小。而学生的阅读量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知识面。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阅读教学形式,不断创新应用读写结合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学习除了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外,更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将来长久的学习奠定基础。读写结合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和探索路径,教師要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以促进读写教学的发展。例如情境式教学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就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例如在诗歌阅读当中,由于诗歌本身的文字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高,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诗歌相关的视频,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此外,探究性学习法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同时也是学生学会阅读的有效方式之一。例如在阅读理解中,常常会遇到比喻句,将大雪比作鹅毛,二月春风比作剪刀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能不能将大雪比作其他?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又能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提高个人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强化读写教学相关性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应用方式即基于自身感悟展开写作练习。而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细腻的感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言应用的有效策略。因此,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分享想法,从而强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多层次理解。同时,教师也应当重视学生的读后感悟评价,由此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增强良性师生互动。

(三)合理设计阅读练习,结合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减负增效

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家长和老师从小学阶段起就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此许多教师提倡题海战术,不仅是语文学科,很多学科都存在着作业较多的问题。教师不顾学生阅读学习的过渡衔接问题,认为只要加大练习量就能有好的成效,还给学生增加许多课外辅导资料,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这种教学理念是有误的。对此教师应该合理设计阅读练习,尽量精简题目,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文章供学生钻研。确保题目量少减负,同时又因精简而增效。在作业形式上,阅读课上还可以增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活动,例如朗诵、游戏、竞赛等,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读与写的共同内容,在设计阅读作业的过程中穿插写作部分。例如在给学生布置一篇阅读理解任务时,要求学生自行探究文章的写作结构,挖掘其中的写作亮点,让学生在阅读完之后记录好词好句,或者让学生直接仿写,进行作文训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和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板块,读写结合模式具有重要地位。重视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将读写结合模式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去,既是响应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教学举措,更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好方法。当前读写结合模式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等的影响,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研究,以丰富阅读教学形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此外还应注意的是,读写结合模式并非是阅读与写作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刘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 语文课内外,2020,000(005):168.

[2]周鹏. “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 考试周刊,2017,000(001):32.

[3]仝亚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教学模式研究[J]. 考试周刊,2019,000(087):72+74.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