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2-01-08尤雪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3期
关键词:咪唑小剂量甲亢

尤雪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机体代谢功能加快,体重明显下降、出汗、心悸等[1],如不能给予有效治疗,病情可进展为甲亢性心脏病,对患者健康威胁较大。目前,甲巯咪唑是治疗该病的一线药物,但单独给药疗效有限,因此临床常采用联合用药。左甲状腺素属于激素类药物,研究显示,其联合甲巯咪唑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2],但目前关于其临床使用剂量尚无明确标准。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48例甲亢患者,均应用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分析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甲亢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甲状腺素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男女比为24 ∶50;年龄24~59 岁,平均年龄(42.59±6.20)岁;病程10~24 个月,平均病程(16.00±3.43)个月。观察组男女比为25 ∶49;年龄22~61 岁,平均年龄(42.28±6.76)岁;病程10~21 个月,平均病程(16.15±3.6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均与甲亢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并经临床和实验室检验确诊;存在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排除标准:精神存在障碍者;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血液系统严重疾病者;长时间使用免疫调节类的药物;心、肾、肝、肺功能存在严重不全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甲巯咪唑(北京中新制药厂,国药准字H13022178,规格:5 mg)治疗,口服甲巯咪唑初始剂量为10 mg/次,3 次/d,以症状改善情况为依据每个月调整1 次用量,最大剂量为60 mg/d;治疗2 个月后,对照组患者联合常规剂量左甲状腺素[Merck Serono GmbH,国药准字J20160066,规格:100 μg(以左甲状腺素钠计)]治疗,口服25 μg/次,1 次/d;观察组患者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口服12.5 μg/次,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体积、治疗前后血清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生化检验结果为依据评定疗效,经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体质量增加,恢复正常脉率,即为显效;经治疗改善了甲状腺激素水平,临床体征有所好转,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即为有效;经治疗临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剧,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体积,采用B 超检查体积变化。③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空腹静脉血,包括TSH、FT4、FT3。④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皮疹。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70/74),其中显效44例,有效26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43%(61/74),其中显效36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3,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体积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甲状腺体积(19.73±2.98)cm3和对照组的(19.85±2.84)c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甲状腺体积(7.41±0.99)cm3和对照组的(8.30±1.04)cm3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SH、FT4、FT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 水平高于对照组,FT4、F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4/74),其中白细胞减少4例;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12/74),其中白细胞减少4例,肝功能损伤2例,皮疹6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5,P<0.05)。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加之工作压力增大,导致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明显增加,进而造成甲亢发病几率逐年上升[3]。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增强,激素指标升高。研究显示[4],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机体能量代谢呈现正相关,即甲状腺激素指标升高会引发机体氧化还原反应增强,进而导致情绪波动、失眠、心动过速、心悸等症。虽然临床一直致力于相关甲亢疾病的研究,但现阶段尚未明确其主要发病机制,部分文献指出[5],毒性弥漫性的甲状腺肿大为引发甲亢主要的原因,而发生甲亢的风险也会因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长期炎症作用等因素而加大。

甲巯咪唑为甲亢治疗的首选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阻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合成[6],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而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有效抑制B 淋巴细胞抗体分泌,有利于抑制性T 细胞功能恢复。但据相关资料指出[7],甲亢治疗时单纯使用甲巯咪唑虽可获得短期理想效果,但长时间给药极易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等不良反应。近几年,甲巯咪唑联合甲状腺素治疗甲亢受到临床治疗的广泛关注。左甲状腺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甲状腺激素类似物[8],可转变为三碘甲状腺氨酸,通过对垂体-甲状腺轴发挥调节作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在缓解甲状腺肿大的同时还能避免继发性甲减。临床现阶段对于辅助治疗剂量常推荐25 μg/d,但因该药物属一种甲状腺激素外源性类似物[9],摄入剂量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较大,因此,本文探讨采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与甲巯咪唑联合对甲亢展开治疗。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给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常规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59%(70/74)高于对照组的82.43%(6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3,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甲状腺体积(19.73±2.98)cm3和对照组的(19.85±2.84)c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甲状腺体积(7.41±0.99)cm3和对照组的(8.30±1.04)cm3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SH、FT4、FT3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 水平高于对照组,FT4、F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1%(4/74)低于对照组的16.22%(1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5,P<0.05)。提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佳,不仅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同时由于其可抑制甲状腺自身抗体,患者血清FT4、FT3水平降低,甲状腺体积因而减小,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可能因小剂量药物使患者血药浓度降低,防止甲状腺功能出现减退,降低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在血液循环中存在的游离形式均为约0.0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0.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便于游离状态的甲状腺激素入至靶细胞,使其生物效应得以发挥。根据魏增勋[10]研究指出,其文中将甲巯咪唑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甲亢治疗展开后总有效率达95.00%,与本文数据基本一致,证实了本文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且小剂量给药安全性能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咪唑小剂量甲亢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咪唑啉类缓蚀剂合成及改性研究进展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
选择离子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食醋中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