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2-01-08李廷尉周帆劳丹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依帕司硫辛酸脂联素

李廷尉,周帆,劳丹华

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广西 钦州 535000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原因之一。DPN的症状与体征多不可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致足部溃疡、感染及坏疽甚至截肢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1-2]。流行病学资料显示,DPN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故抗氧化治疗,就成为阻断其病理变化的关键措施,也是阻断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改善循环状态、营养神经、抗氧化治疗等。相关研究指出,给予实施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效果[3-4]。该研究以该院内分泌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DPN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入选者实施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DPN患者80例,随机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8~67岁,平均(56.95±3.56)岁;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11.46±2.56)年;DPN病程1~10年,平均(5.16±0.68)年。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8~66岁,平均(56.57±3.39)岁;糖尿病病程2~16年,平均(11.72±2.29)年;DPN病程1~11年,平均(5.68±0.72)岁。组间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引导患者进行运动及饮食疗法干预。注射胰岛素,联合应用α-硫辛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9737)0.6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胶囊(国药准字H20040840)50 mg/次,3次/d,于饭前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5],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确定疗效。显效:过敏和感觉减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轻微改善;无效: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氧化应激反应[6]: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7600-120)和相应的试剂盒,分别用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化学比色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③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晨空腹外周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脂联素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化应激反应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T-AOC(9.02±0.96)IU/mL、MDA(3.09±0.62)nmol/mL、SOD(83.97±5.26)IU/mL等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化应激反应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化应激反应对比(±s)

组别 T-AOC(IU/mL) MDA(nmol/mL) SOD(IU/mL)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9.02±0.96 12.08±0.77 7.264<0.05 3.09±0.62 4.72±0.91 6.950<0.05 83.97±5.26 75.26±4.08 4.265<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O、脂联素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O、脂联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O、脂联素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O、脂联素水平对比(±s)

组别 时间 NO(μmol/L) 脂联素(mg/L)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5.04±7.29 77.86±14.20 45.52±8.16 64.45±12.27 6.02±0.78 18.14±3.02 6.11±0.89 11.92±2.87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占糖尿病患者的60%以上,可引起肢体疼痛、触觉丧失或麻木、过敏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7-8]。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①控制血糖,主动控制血糖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治疗神经病变,不控制高血糖,则治标不治本[9]。②改善微循环,积极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细胞的供血和供氧,能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10-11]。

糖尿病患者的新陈代谢异常导致山梨醇在体内异常积聚,进而导致周围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运动障碍[4-12]。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相关多元醇的代谢,降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另一方面该药物与葡萄糖相互作用产生醛糖还原酶,从而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13-14]。α-硫辛酸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作用,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两者联合使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94.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同时治疗后观察组T-AOC、MDA、SOD等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DPN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15-16]。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O、脂联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NO、脂联素水平,与李洪彬[17]研究结果高度一致。原因可能在于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改善患者的神经血管微环境,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修复神经细胞,延缓神经病变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8-19]。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DPN患者具有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且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是治疗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依帕司硫辛酸脂联素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强电场对硫辛酸分子性质的影响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