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水平检测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2022-01-08张鹭坚王腾腾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受检者病症视网膜

张鹭坚,王腾腾

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 厦门 361000;2.厦门市基因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00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究其病因为患者机体未能分泌足量胰岛素或产生胰岛素抵抗,致使机体出现代谢功能障碍,进而发病[1-2]。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均是表明采取坚持口服降糖类药物来稳定血糖波动,避免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环境而刺激其他功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还可能对其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有相关统计结果显示,DR发生率超过20%,并随其病程进展而提高发病风险,尤其是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时,其DR发生率会提升至50%以上[3-4]。DR患者病症早期缺乏特异性,随着病情推进临床可见明显视野缩小、屈光改变等症状,若不及时确诊并实施对症治疗,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失明,影响其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强调需重视DR早期诊疗和严控血糖的必要性,加大健康宣教力度纠正患者错误认知,自觉症状轻微时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检查,接受相关治疗避免病情加剧[5-6]。临床早前有报道指出,DR患者机体病变和发展与血脂波动存在密切联系,究其原因,血脂主要参与患者机体代谢过程,当血脂异常升高时会对其肾小球增加压力,并改变血管阻力,进而引发机体代谢功能障碍,是引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基于此,临床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该院收治的DR患者中抽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检测血脂水平对DR早期诊疗的应用价值,为其病变评估和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采用抽签模式将该院收治的DR患者中抽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视为DR组,并抽出同等例数的健康受检者及单纯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健康组、糖尿病组,均表示对研究知情且同意。DR组中男女所占比例为26:24;年龄50~73岁,平 均(63.78±4.11)岁;体质量45~77 kg,平 均(55.95±4.65)kg。健康组中男女所占比例为28:22;年龄51~72岁,平均(62.93±5.61)岁;体质量47~74 kg,平均(56.33±4.82)kg。糖尿病组中男女所占比例为27:23;年龄52~77岁,平均(64.15±3.93)岁;体质量47~79 kg,平均(56.14±4.89)kg。3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糖尿病组和DR组所选患者,分别与糖尿病、DR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后者均经影像学检测后确诊病情,病程超过12个月;健康组中所选患者均无其他明显疾病,经全身体检、眼底检查后未见异常,神志清醒,自愿接受相关检查。

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原发性血脂异常、其他严重病变(组织、器官、系统)、精神障碍等病症和无法配合检查、存在意识不明等情况患者。

1.3 方法

应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做为检测设备,并选择公司配套试剂完成检测。由医护人员告知所有受检者检查前12 h需完全禁食,保持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肘前静脉血做检测样本,取抗凝管保存血液,注入时应沿试管壁,避免溶血和产生泡沫,后经3 600转速度进行10 min离心操作,获取上层血清置入-20℃冰箱内等待检测,注意需当天转送血液样本至实验室实施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血脂测定,详细记录受检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t-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等指标水平。

1.4 观察指标

记录3组受检者TC、TG、LDL-C、HDL-C指标。

对DR患者进行眼底检查,采用P200T型免散瞳眼底照相机通过对其眼底摄片确诊其疾病类型,包括背景型视网膜病变(BDR)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3组受检者血脂水平比较

DR组TG、TC、LDL-C较健康组、糖尿病组高,HDL-C则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TG、TC、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受检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1 3组受检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TC TG HDL-C LDL-C健康组(n=50)糖尿病组(n=50)DR组(n=50)3.97±0.88 4.75±0.78 5.31±0.73 1.19±0.38 1.63±0.44 2.04±0.49 2.63±0.48 2.28±0.33 1.98±0.26 1.39±0.28 1.73±0.31 2.01±0.45

2.2 DR组中不同病症类型的血脂水平比较

DR组中,根据患者病变类型进行分组,不同病变类型间的血脂水平比较,PDR组患者TG、TC、LDL-C较BDR组高,HDL-C则较BDR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DR组中不同病症类型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2 DR组中不同病症类型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TC TG HDL-C LDL-C BDR组(n=21)PDR组(n=29)t值P值5.01±0.43 5.65±0.29 3.16<0.05 2.19±0.30 2.98±0.35 3.04<0.05 1.19±0.18 0.93±0.10 3.01<0.05 3.08±0.62 3.70±0.53 3.25<0.05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代谢障碍慢性病之一,病症以高血糖为特点,究其病机,遗传、环境、自身免疫功能等均有一定危险性,在相互影响下致使患者病症发作。目前临床表示仍然无法完全治愈糖尿病,均是借助药物控制患者病情进展[8-9]。虽然此类慢性病不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其持续高血糖环境会增加后期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如糖尿病肾病、DR等,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10]。有报道指出,DR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属于一种眼底特异性病变,超过15年病程患者的发病率超过90%。分析其原因,患者发病机制复杂,持续高血糖会损伤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周围细胞丧失、内皮细胞增生、基膜增厚、内屏障功能损伤、组织层可见血管内液体外渗等病理过程,都会降低患者视力[11-12]。患者病发时,临床上可见黄斑区水肿、增生、眼底出血、微血管瘤、硬性渗出血管阻塞、玻璃体牵引、新生血管形成等症状表现,病症发展至终末端时将引发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DR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需尽早确诊予以对症治疗,避免其眼部生理功能病变至药物治疗难以逆转状态,控制住病情进展[13]。

现阶段,临床眼科医生主要采取眼底检查方法诊断DR,但此类方法应用局限性较多,要求医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精良设备支持,对于基层医院和日常检查中都难以普及和推广,加上大部分患者视力下降明显时才会意识到为病理反应,与临床早期诊疗原则相悖[14]。因此,临床表明需探索出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血清学指标,对提高DR早期检出率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大力发展,临床针对DR患者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展开实验室分析,发现血脂水平与其病程进展存在一定关联。血脂异常升高的一大因素是组织受多元醇通路、非酶促糖基化影响而过度氧化,促使内皮功能紊乱及损伤血管壁,且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会受血脂升高影响而出现变化,降低视网膜的屏障效果,形成微血栓的同时加剧视网膜微循环障碍问题[15]。为此,临床提出针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防控中,需重视其血脂变化预防视网膜病变。

该研究通过检测DR患者血脂水平评估指标在病症中的诊断价值,选择TG、TC、HDL-C、LDL-C展开分析。结果显示DR组患者上述血脂指标与健康组、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血脂水平用于DR诊断中,根据指标波动诊断病症具有较高敏感性,有一定应用价值。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功能之所以下降,是因为机体在代谢紊乱状态下会持续提高血液中血糖,导致血液环境处于高凝状态,延缓血液流速而影响组织血氧供应问题,进而影响视力[16]。血脂异常和机体脂肪摄取及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相关性,血脂水平升高不仅会延缓患者血流、促进血凝,还会导致血脂沉积在血液中引发血管病变,造成其他并发症。从血脂TG、TC、HDL-C、LDL-C 4大指标来看,糖尿病所致血脂升高会增加患者TC、TG、LDL-C释放量,降低HDL-C,以此趋势来反映其机体病理情况,且指标会受患者病情加剧影响而加大波动[17]。分析其中缘由,临床表示患者机体内胰岛素抵抗因子会降低脂肪细胞膜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反应,导致抗脂作用下降,增加血浆中游离脂肪酸释放,并进入到肝脏中参与反应,为TC、TG合成创造良好环境而提高指标水平。与此同时,肝酯酶活性激活后会加快HDL-C中的TG水解速率,降低HDL-C[18]。而DR患者通常是基础病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发的并发症,此时的糖尿病病情已经较为严重,而胰岛素作为人体内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当患者机体受基础病影响而增强胰岛素抵抗,降低抗脂功能,相应的TC、TG、LDL-C会显著高于其他早期糖尿病或健康者,HDL-C则相对明显降低[19]。该研究根据DR组患者病症类型进行血脂水平对比,发现PDR组患者TG、TC、LDL-C较BDR组高,HDL-C则较BDR低(P<0.05),可见血脂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加剧而表现愈发明显,与其病变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关联。

综上所述,血脂水平检测用于DR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借助指标变化可以有效检出病症,明确当前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受检者病症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青春期病症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