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探究

2022-01-06张文俊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张文俊

摘要: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凝聚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了无穷的力量,可以说,它是我们民族的“根”,更是我们民族的“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生触碰我国文明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契机,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打造学生精神信仰、促使学生拥有为人处世的价值观以及传承中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笔者教学经验,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提出自己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国家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作为子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各种外来文化如海水般涌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文化历史长河中出现时间裂痕,民族文化被外来文化一点点侵蚀,因此,加强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使得学生有机会触碰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且迫在眉睫。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借以提升高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使得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那么,具体该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呢?

一、透过品读,感受传统文化之音

品读文言经典,感受魅力,崇尚好学之风。文言文是中国历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瑰宝,更是学生接触中华传统文化最强有力的体现。高中学生品读文言文经典,能够让其感受文言文深厚的文韵,凝练的语言,还能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文言经典的品读,引领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促使学生形成好学之风,主动探究文言知识。

比如,拿《劝学》来讲,通过引领学生品读发现,作者将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同时更是将排比中的比喻论证运用到了极致,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圣心备焉”,在这种排比中,语气越来越强,并在这越来越强的语气中,通过形象的比喻论证,把“积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等具体的物象,以不可辩驳的语气呈现在学生眼前,学习贵在“积累”,贵在“锲而不舍”,贵在坚持不懈。

二、深入意境,汲取传统文化力量

深入意境,品析文字,感悟文化之力。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为学生演绎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精神盛宴。不论是从文章所运用的辞藻,还是从其展现的韵味及体现的意境等方面,都展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高中教师可立足学生实际,根据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文章的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并借助灵活的手段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文章意境之中,以更好地汲取传统文化力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比如,在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课时,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展开毛泽东主席笔下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让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变成美丽、形象的画面,如(1)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2)渲染颜色:把勾勒出来的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3)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格式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4)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学生脑海中推进几个特写镜头,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此步骤,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入诗境之中,令学生探索诗境的兴趣倍增。接着,笔者引领学生深入诗境中分析鑒赏,诗人在诗中创作了多种意象,如山、林、江、舸、鹰、鱼等,万物由点到面,皆成诗人笔下的意象,诗人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近观江中,水碧船急争流;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作者的每一个字都极具表现力,一个“万”字道出山之多,一个“遍”字描绘了红之广,一个“层”字形容林之密,一个“尽”字渲染之透,一个“漫”字令人感觉水之盛,一个“透”字写出水之清,一个“争”字呈现了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一个“击”字形容飞之矫健,一个“翔”字表现出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一个“竞”字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表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美,体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字写出了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总之,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值得高中语文教师探索,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将其渗透到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借传统文化之力,构建其精神家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打造学生的精神信仰,拥有正确的为人处世的价值观,进而让学生热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

参考文献

[1]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 邓安华.  才智. 2015(30)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J]. 何晓睿.  课程教育研究. 2014(13)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