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共育未来

2022-01-06吴陆新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家长参与指导

吴陆新

摘要:学生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教师的辅助,也需要家长能够投入其中。因此,在家校合育视角下,教师可以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引导家长进行有效参与,使得学生能够在家长的辅助下,更好地进行成长。本文围绕家校合作,共育未来——家校合育视角下如何引导家长有效参与展开论述,希望对高中一线班主任有所帮助。

关键词:家校合育;家长参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推进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策略,让家长也能够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能够实现茁壮成长,以平稳地度过高三生活。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同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以加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实现学生的持久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一、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学习情况

为了能够引导家长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能够辅助家长对学生的基本学习问题进行分析,因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一定地解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为了能够增强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教师可以予以一些辅助手段,以达成这一教学目的。

例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经常性地同家长打电话交流,就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地讨论,使得家长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表现,并且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把握。因此,家长能够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同学生一同分析成绩进步或者成绩退步的原因;可以将测试的成绩告知家长,让家长能够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基于此,家长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各科成绩,对学生的强势学科和弱势学习进行把握。然后,家长可以和相应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调整,使得学生能够改善目前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就学科的学习问题,借助互联网等方式,根据孩子的情况,学习一些恰当的引导方式。因此,家长能够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应用这些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对于学科内容的把握。借助该种家庭交流方式,家长可以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的节奏,使得学生的成绩得到一定地提升;当然,家长还可以通过同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习情况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对自己的交流状态进行调整,应尽可能地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同学生进行交流,因而能够使得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家长予以的建议,对自己在学習上的问题进行解决。

二、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会因为面临高考的压力,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会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且及时地予以帮助。但是仅凭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工作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关怀下,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在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及时地予以帮助,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助下,对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心理问题导致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参与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让家长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如,当学生在班级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厌学的心理,教师可以同其进行交流,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但是这并不能够实现对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就这一问题,同学生进行深入地讨论。这时,家长可以从家庭条件、学习的意义等方面内容入手,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切实地予以一些可行的策略,使得学生能够得到一些更为中肯的建议。因此,学生可以在同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找到厌学的原因所在,并且能够对其进行解决。而家长也可以在参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保驾护航,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帮助。

三、引导家长同学生进行及时沟通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常常需要他人的陪伴,以度过高中的时光。因此,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引导家长抽时间同自己的孩子相处,予以孩子足够的关怀,让学生能够在家长的陪伴下,更为努力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也可以引导家长同学生就学生的成长问题,进行及时地沟通,使得学生能够在家长的辅助下,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实现学生的茁壮成长有着重要的帮助。

例如,学生在高中阶段可能会出现早恋的现象。教师在发现这一情况后,可以将这一事实告知家长,并且引导家长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教师也可以建议家长尽可能以温和的语气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家长在收到教师的信息后,可以从学生的性格出发,基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的把握,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并且能够就学生的早恋问题,进行深入地讨论。因此,借助该种沟通方式,家长能够妥善地处理这一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以提高学生的成绩。除此之外,如果学生在班级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缺乏关怀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予以学生更多的陪伴,让学生能够在家长的陪伴下,感受到温暖,因而学生能够更为坚定的开展学习活动,这对于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帮助。

总结:

总而言之,在家校合育的视角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家长关注学生情况,使得家长能够在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家长的关怀下,开展校园学习活动;可以引导家长同学生进行及时地沟通,并且能够对学生的生活问题等进行解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昊.家校共育中与家长的沟通策略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0(07):54-56.

[2]王芳琴.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构建家校共育平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91.

2021年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1JT003

猜你喜欢

家长参与指导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实施
家长参与高中学校日常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析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起始阶段中的家长参与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