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思政课教师的发展路径探索

2022-01-06孙娅茹罗海岚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教师发展

孙娅茹 罗海岚

摘要:国之大计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参与,提高国民素质是大势所趋,更强调要以教育为本,而教师是教育界的基层建设者,在推进中国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在教师行业中,中学思政课教师是一类载着“立德树人”重要任务且进行政治观点输出的群体,思想政治课教师该寻求什么样的自我发展之路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自我发展,走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路上,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师这一职业存在的价值,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教师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师;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师这一职业,肩负着国家重托,承载着国家对下一代建设者的厚望,为了响应国家对师德师风培育的号召,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的号召,也为了中国梦的实现,教师的发展应当被重视,从影响教师发展的原因切入,才能提出有效促进教师发展的建议。

一、影响中学思政课教师发展的原因

1.内部因素

认知决定行为,教师的教学认知决定其教学行为,发展认知决定其发展行为,发展意识明确的教师会更加有方向有意识地寻求发展,增强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驱力。对自我的认知,对职业发展前景的了解,对职业的认同感等认知影响着教师的抉择,继而影响教师的发展。教师的能力也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比如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能力的获得有助于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反之,能力不足则会限制教师发展。除此之外,教师的思维习惯也是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影响教师遇到阻碍或顺利进行时的选择,发展是否顺利,不顺利时会有什么样的思维习惯,能否指引教师越过挫折继续前行都需要卓越的思维习惯。再者,身体机能是教师进行教学最为基础的物质保障,不少教师常患有肩颈炎、慢性咽炎等疾病,继而阻碍自身职业发展,教师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是健康的身体。

2.外部因素

教师的工作场所是学校,一天内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所以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的影响因素一般可分为硬性和软性条件,诸如图书馆、科研器材、数据资料库等硬件条件为教师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诸如学习氛围、科研氛围、教师待遇、教师间与師生间关系等软性条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发展的思维,教师的发展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学校考核管理的影响,学校优秀管理文化的塑造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营养土壤,良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也有利于教师找寻自身发展之路,在教师进行内在探索和外在探寻的过程中,为教师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

二、中学思政课教师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教师内外兼修

1、内在挖掘

第一,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一名合格的专业课老师尤其要注重专业内容的获取及巩固扎实,吃透初高中政治课本内容,厘清知识点间的联系,俗话说“地基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地基,才能在稳固的基础之上起高楼。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相关领域以及各科知识的涉猎,不仅有助于开拓教师的视野,加深对自身对世界的认知,更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注意、营造课堂氛围的作用。除此外,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比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需要的能力: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内容的能力,设计教学策略的能力,教学设计完成后的评价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教师内化于心、习惯使用,并渐渐融入个人的知识体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的使用。最后,进行师德理念的内化,先立德才能树人,谨记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还需关注职业发展问题,将终身学习的观念贯穿自己的教师生涯,把握与学生、与同事、与学生家长相处的分寸,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信念、有知识的四有好教师。

2、外在拓展

第一,重视自身表达能力的提升,准确把握每课每框的重难点,设计教学活动使其兼顾趣味性与科学性,开发已有素材等。第二,注重自身仪态,衣着等外在形象的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更是蕴藏的一种精神状态,当教师踏进教室的那一刻,他们的影响力已经开始了无声的渗透,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外在表达,重视并恰当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第三,注重身体的保健。教师行业虽说是脑力劳动居多,但对体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思政课教师的课程的安排较多,这就要求教师拥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同时它也是进行知识获取和传授的有力支撑,除此外,与学生沟通也需要耗费巨大的心神和体力,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心神损耗可见一般,教师日常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锻炼身体,提高抗寒能力、免疫能力等。

(二)学校提供助力

学校为教师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首先,帮助教师树立发展思维,学校可以通过开办讲座的方式引导教师树立发展思维,请优秀教师在讲座中分享心得体悟,或者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与听讲座的教师展开互动,进行意识层面的深入交流,提升教师对树立发展思维的重视程度。其次,开展交流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创建教师交流团体,将本校所有教师囊括其中,在定期开展分享交流会中请各位教师分享自己的见闻,展开讨论,还可以进行校与校之间的联动,积极鼓励思政课教师交流培训,组织思政课教师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心得,并与各种培训研修活动相配合,还需考虑到思政课教师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尽可能选择恰当的培训内容。除以上外,制定相关考核制度,以一定的量化表考核教师发展状况,包括教师获奖情况、参与校内科研活动的情况、所带班级的水平等内容,定期公示成绩,营造良性竞争氛围,通过竞争来激发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热情,但切忌走向极端从而与设置竞争机制的目的背道而驰。最后,学校可以适当给予经济方面的奖励,适当激励教师发展意愿,或者给予非经济方面的诸如减少相应工作量、给予教师一定时间的休假等鼓励性支持,学校支持需参考当地具体情况而定。

不论是教师主动发展还是学校提供帮助,落脚点都是教师自身,自身的发展意愿、发展能力、发展水平等,所以需得思政课教师自身意识到发展的重要性并向目标努力,才有可能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彤彤,王西阁.“人的本质”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基于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理解[J].学理论,2021(04):88-90.

[2]符雄辉.马克思“个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宋丹.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能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4):48-51.

作者简介:孙娅茹(1998-),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在读硕士,太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中小学思政课程与教育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教师发展
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概论”课贯彻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初探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