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童谣融入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2-01-05冯君建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策略

冯君建

摘要:在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越来越多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开始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四川童谣作为四川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由于其贴近生活、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的特点,长期以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本文将从如何把四川童谣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使学校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让四川童谣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四川童谣 音乐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四川童谣的现状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以前经常会听到一群孩子围在一起用稚嫩的声音传唱四川童谣。但是,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儿童接触网络也越来越低龄化。孩子们的玩耍方式由以前的唱童谣、玩传统游戏变成了玩网络游戏,刷手机短视频,唱当下最流行的网络歌曲。面对网络带来的强大诱惑和冲击,旧的童谣得不到传承,新的童谣难以产生和流传,作为四川传统文化的四川童谣正一步步被边缘化。

二、四川童谣与音乐教学相融合的好处

童谣作为儿童传唱的歌谣,口口相传是童谣的一大特点,而学校的集中教育模式和课堂音乐的面授教学模式都是其最好的传播方式。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作为四川传统音乐文化的四川童谣被编写进了地方辅助教材—《川腔蜀韵》,我校也借此开展了“传承四川优秀传统文化,四川童谣进课堂,学童谣、唱童谣”活动。把四川童谣与学校音乐教学相结合,更能为四川童谣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孕育的土壤”。

三、利用有效策略,让四川童谣更好的融入音乐教学

童谣有着和歌曲相同的一些音乐元素和基本特征。那么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四川童谣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元素和童谣歌词诙谐幽默、朗朗上口的特点,找好四川童谣与音乐教学融合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教学中学童谣,从童谣中享“乐”趣。

1.四川童谣融入音乐节奏学习

节奏作为音乐的“骨架”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因素,视为音乐的生命。通常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学习一个基本的节奏型时,通常会采用拍手或划拍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其节奏型。长时间的拍节奏、读节奏,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无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四川童谣节奏相对固定的特点,使之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更加生动有趣地掌握节奏型。

2.在民歌教学中融入四川童谣

民歌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3-6年级“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然而,在民歌音乐教学中,由于地域的差异,一些教师完全通过讲授的方式来告诉学生民歌的地区和特点,在歌唱教学中又以普通话来教唱民歌,这样的教学,学生很难深刻的认识民歌、喜欢民歌,也会让民歌丢失本身的“民味”。其实,我们民歌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加入四川童谣,利用童谣的方言特点让学生们了解用方言歌唱是民歌的一大特点,根据童谣的旋律特征和调式特性,来了解我国民歌的调式调性,还可以利用童谣歌词传唱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们理解民歌的创作也是来源于劳动生活。以童谣趣味方式融入民歌音乐教学能让学生们真正意义上去理解民歌,并喜欢上民歌。

3.在儿歌创作中融入四川童谣

音乐是最富有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因此,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抓好少儿歌曲创作不仅是音乐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们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体现。四川童谣有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儿歌创作中融入四川童谣创作出带有四川地区风格的儿歌,将更能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童谣和儿歌都有着易学易唱、朗朗上口的特点。因此,在儿歌创作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先创作一些符合儿童演唱特点、具有时代特征和审美情趣的童谣,让歌曲的创作更加简单化、时代化、趣味化,提升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热情。

4.四川童谣融入合唱二声部教学

在合唱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又更好的分声部体验,我们可以利用童谣韵律和谐,节奏鲜明的特点,在教学中加入童谣。例如:在感知二声部轮唱教学中,分声部以一小节为单位先后唱《螃蟹歌》螃呀嘛螃蟹哥,八呀嘛八只脚,两只哟 大夹夹,一个硬壳壳;横着是横着是横上坡,直着是直着是直下河,那天从你门前过,夹住了我的脚,夹呀嘛夹得紧又紧,甩呀嘛甩不脱,求求你螃蟹哥,放放我的脚,求求你螃蟹哥,放放我的脚。这样学生在有趣好玩的情境下,便感知了什么是轮唱。

四、注重过程管理,保障四川童谣融入音乐教学科学有效实施

学校层面,应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实施机构,制定传承四川童谣校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相关保障制度和科研制度。教师层面,做好每学期四川童谣融入音乐教学的计划方案和校园童谣推广活动方案,在教学中融入四川童谣,开发一些好玩的童谣游戏,收集归纳音乐教学中四川童谣传唱的图片、音像资料和学生创作的新时代四川童谣作品资料。每个月开展一次四川童谣融入音乐教学的专题教研会,相互交流學习,总结成功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并形成经验文章或论文。

五、展示优秀成果,助力四川童谣传承

为了让四川童谣成为校园特色文化,学校坚持在班级团队和社团课中开展“学童谣,唱童谣”活动,并在每个月的“传承传统文化,唱响四川童谣”固定活动日以及每学年重大节假日、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中,选取优秀四川童谣原创作品和优秀童谣传承人进行展演,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形成了本校特色的“四川童谣”艺术特色文化,还树立同学们传唱四川童谣的自信心,让传唱四川童谣成为了校园新时尚。

以上几点是我一些粗浅的认识,让口耳相传的传统地方文化—四川童谣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艺术家的事业,更是我们一线音乐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四川童谣终会有绽放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戏剧之家》2018年第29期

3.《儿童音乐》2010年第6期

4.《中小学音乐教学备选素材》上册 王安国 湖南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