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2-01-05冯金梅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化学新课程

冯金梅

摘要:高中阶段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人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高中学习生涯当中针对化学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自身的科学意识、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基于此,本文章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理性思维建立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单一地传授,这样一来,既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教师作为课堂的实施者,应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实际课堂中,并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把握化学这一学科特征,挖掘每一章节内容的内涵,进而推动化学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变革,以此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很多理论和概念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相关化学反应。但受高考影响,教师需要不断赶进度,部分教师就直接省略了实验课,只通过多媒体来播放实验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完全没有动手的机会,就无法真正掌握和消化化学知识。

(二)不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意识到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实践要求及策略,无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及延伸。过于注重简单经验的总结以及机械理论知识灌输,留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机会以及空间比较少。学生学习相对比较被动,对教师非常依赖,难以意识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和奥秘,无法真正实现自主参与和大胆创新,个人举一反三和知识迁移能力不足。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教学问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适当提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高中化学知识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巧妙地设计化学教学问题,需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展问题教学模式的前提,只有合理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够充分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在设计化学问题时,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以及学习能力为基础,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主动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质疑,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质疑的观点存在错误时,教师应当纠正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与思维。

(二)利用微课提升教学表现力,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化学教学当中的知识有的肉眼可见,也有一部分是在微观世界当中,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难度提升,研究对象也从宏观变微观,这个时候以理论形式去讲解知识点,就会让化学知识变得抽象难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教学道具,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微课是一种信息技术发展下衍生的教辅产物,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的形式来直观展示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尤其是化学当中的微觀世界展示,微课能够通过具象化的知识呈现,让学生清楚准确的看到化学中的分子结构、反应过程中各种元素的动态变化,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教学的趣味。教师在教学前,可以以该堂教学内容为关键词,在网络平台上搜索相关的科普短片、名师讲解、实验视频等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微课来进行讲解,然后再辅以自己的阐述,能够提升教学表现力,大幅的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提升教学效果,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三)结合生活元素,构建高效课堂

化学学科很多内容都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但一些基础性的学习内容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这也是基于自然与生活总结而来的化学知识本质。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生活化的化学元素,将化学知识作为材料融入课堂教学,并且这些生活化的元素要贴合学生的认知基础,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效拉近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化学的实用价值。例如,在学习“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氮元素的两种重要作用作为教学切入点,指导学生探究氮在生活当中的常见应用。如氮是人体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在人体当中的血红蛋白中就含有氮元素;除了与我们生命体征具有密切关联以外,氮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相关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氮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必备元素。在帮助学生基本了解氮的属性之后,教师再逐渐引入含氮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谈一谈氮氧化合物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一些污染等。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氮的化学特征,进一步强化生活与化学课程的联系,这不仅能有效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新课程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通过对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整合利用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大胆拓展,确保学生实现活学活用。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创新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高中化学在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还可以加快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为国家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快速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和综合素养,继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0(02):146.

[2]邹丽芬.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J].才智,2020(01):1.

[3]王文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9(12):102-103.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高中化学新课程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