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机融合

2022-01-05李慧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化小学语文

李慧芳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现阶段来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帮助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原动力,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兴趣,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化教学概念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为基础,服务于教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是多媒体课件、交互白板、微课、手机投屏等方式。

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1.节省时间。由于信息化教学主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教学,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

2.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连贯性。黑板是有限的,传递的信息也是不连续的,当前所讲的内容需要前面的内容时,由于前面所讲已经擦掉,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

3.增进师生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三、小学语文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策略

1、教学过程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

传统语文教学局限性较强,课堂教学以“教”为主。随着课改的要求,要变教师的“教为主”为学生的“学为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后,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互助合作的学习机会,增加了师生互动的频率。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通过音、视频资料让学生看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践踏的经过,更能激发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痛恨,从而警示学生们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课外知识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既要注重课堂教学,也不能忽视了课外学习的作用,“乐学”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后,我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查找梁启超书写这篇文章的社会背景、中国如何一步步富强以及富强的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寻找相关的的信息。有的学生找来了有关梁启超书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背景的照片;有的学生收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的数据资料……孩子们将学习的乐趣延伸到课堂之外,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认识,又扩大了自身视野,真正做到了“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

3、学生能力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

(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材中佳作连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意境。而限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对语文教材的品读首先是感性而较表面的。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引导他们进一步体会教材的“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和音乐等形式,可使文章所要表达的“美”更直观,更形象,将教材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呈现于学生跟前,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欲,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2)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课堂上,我们可以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听说读写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思考,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增加了练习容量。同时,也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重视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但有时会因为教师朗读水平的差异,示范的不尽人意。有了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尤其是课堂上信息技术的使用,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新鲜活水。信息技术给学生既提供了名家的诵读音频,又有图文并茂的情景朗读等丰富资源,无疑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师范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反復几遍之后,我会激励学生开始进行挑战朗读,看谁能和录音一个节奏,正确停顿,准确把握语速的快慢,学生兴趣盎然,一改过去读书时的死气沉沉。比如,在听《小英雄雨来》一文的朗读中,文中三次提到“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三次朗读,情感表达的都不一样。我让学生结合课文来理解朗诵者为何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通过这样的辨别,学生明白了这三次出现的不同意义,在以后的跟读中,自然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朗读技巧进行处理,效果极佳。

学生在反复朗读之后,对文章的内容已经熟读成诵,这时候,我便加大朗读的难度,播放画面,让学生进行解说,要求解说的速度与画面相匹配,画面结束,解说也结束。学生在反复朗读之后,对文章的内容已经熟读成诵,这时候,我便加大朗读的难度,播放画面,让学生进行解说,要求解说的速度与画面相匹配,画面结束,解说也结束。如在读完《黄山奇石》之后,我用信息技术出示黄山奇石的视频,让学生配乐解说,学生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悦耳的音乐,再用自己的语言去把黄山奇石之美展示出来,得到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听觉的享受,黄山奇石的迷人与神秘无不吸引着他们神往,往往下课后,学生们还沉浸在优美的境界中,并纷纷决定要前往黄山,一睹其迷人的风采!

总而言之,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学习、快成长,多让信息技术手段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让这门语言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真正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于海玲.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A1)

[2]薛会杰.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

[3]林芸芳.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

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信息环境下农村小学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206109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化小学语文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