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围绕语文要素读写联动策略的探究

2022-01-05苏雨晴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苏雨晴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同等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过滤信息,为今后的能力发展和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写作能力是对语文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是学生抒发自己情感的渠道。读为写提供观点和素材,而在写的过程中离不开读,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高段学生展开读写联动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改革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联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传统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当中,整个授课过程重视讲课而轻视领读,教师在阅读授课过程中偏向于从细节出发,引导学生简单结合细节内容对情感进行理解,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写作训练中重视知识而忽视能力,在行文中过分注重对成语、修饰手法、名人名言的运用,忽视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就读写联动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写作

在读写联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优秀内容,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仿写或是续写,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教材在选择和编纂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可以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同时教师在写作开始之前,为了深化他们的阅读体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避免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同时注意到文章中的细节词句和内容,为后续的写作活动展开进行铺垫。

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尽可能考虑到故事的趣味性和逻辑完整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依照故事发展的主题和规律对文章进行续写,使其符合文章风格和情感特点,使他们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写作能力获得充分提升[1]。

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整篇故事的阅读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悬疑性和发展逻辑,便于学生对后续情节展开写作。教师在写作开始之前,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主要线索和故事脉络,为后续故事的展开提供思路。“同学们,鲁滨逊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在上岛之后他做了哪些事呢?大家根据他已经做过的事情想一下如果要在荒岛上生存下去,有哪些问题是需要他迅速解决的?”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对鲁滨逊的主要行为进行整理:记录日期,搜索可用物资、建造住所、整理现状,在引导他们注意到鲁滨逊目前的仍然缺乏衣物和食物、缺乏保护自己的手段,十分孤独,通过这种方式为他们之后的续写打开了思路,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实现读写联动。

二、从文章整体架构出发,提升写作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从文章的整体架构出发对学生进行讲解,使他们认识到文章架构的设计对文章本身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写作大纲的方式对文章结构进行设计,促进双方联动,实现读写联动。

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梅花魂》为例,先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速读,在阅读结束之后提出梅花的概念,梅花作为重要线索贯穿全文内容,再将梅花作为主要线索引导他们的注意力回到文章当中,从关注文章首尾设计开始,文章开头以梅花作引透漏悬念,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他们主动往下进行阅读;文章结尾是情感的凝聚和集中表现,清晰并深化全文的情感内涵,同时也是为开头的悬念给出了答案。

在阅读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梅花魂》的開头和结尾手法进行人物或事物的描写,以某个事物为线索使其贯穿全文故事,推动文章故事的发展,同时在前文设置一定的悬念。为学生举例说明“平时在描写父母的文章中,通常都是爱这种情感,那么为了设置悬念,就可以用恨这种表述让读者产生认知冲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再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缓缓道出自己对父母的爱。”从文章结构入手,使学生认识到读与写的关联性,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实践中,使读写联动真正展开[2]。

三、从细节入手,完成情感渗透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观察力,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并提取特点,在基础的细节描写中凸显人物的个性,起到揭示主题和深化思想的作用[3]。

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时《慈母情深》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先安排学生从文章中提取描写母亲的文字段落“极其瘦弱的脊背、眼神疲惫的眼睛、龟裂的手指”,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这些特征中能够感受到它们描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在学生完成回答之后,引导他们注意到这些文字描写的特点:“这些字词描写的是一个长期从事辛苦劳作的、营养不良、精神疲惫的人,可大家再思考一下,有没有从文章中其他地方找到累、工作辛苦等文字?”通过这种方式使他们更加理解如何从细节处入手把握人物个性。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写作,写作内容为班级同学,规则是不可以直接写名字,而是抓住他们的特点进行描写让其他人猜测。这种片段描写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针对性写作的方式完成读写联动,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实践,使他们的读写能力获得提升[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段运用读写联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真正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感受到文章写作的奥妙,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再结合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到写作活动当中,提升他们的写作素养,增强写作能力,使二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庆华.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读写结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3.

[2]王宇赢.利用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5):131-133.

[3]牛玉.从经典阅读入手实现个性化写作[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7):64-66.

[4]李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50-5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