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2022-01-05贝秀娣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小学语文方法

贝秀娣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的学生知识探究的起点,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将新型情境教学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本文围绕情境化教学展开,旨在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通常来讲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当中的一些情境融入到语文课堂,展开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有一种身临其境感受的新型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程度,将实际生活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为学生构建出一种适宜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下面我们对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展开全面分析[1]。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样化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我们知道,近些年来多媒体逐渐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主要是由于语文内容有些较抽象,通过单一形式的讲解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所以新时期下,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将知识直观呈现出来,使语文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尤其是识字教学,很多汉字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故事,教师通过网络教育资源,视频或图片的形式,来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可视化,充分激发学生汉字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更多的融入感。

二、通过朗读语文课文实现情境化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朗读是实现情境化教学的重点。小学生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融入课堂情境,理解文章内容,同时还能深刻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小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这样做有利于实现语文情境化教学。我们发现,有一些语文教师忽视了朗读在小学生情景课堂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有很多老师没有为学生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他们通常直接分析课文,导致小学生没有融入语文教学情境的机会。基于此,为了在小学语文课中实现情景教学,小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朗读的形式更好地使自己融入课堂教学情境。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从阅读活动入手,传达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插图,将阅读重点放在文章的特写上,揭开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对内容有更加直观、形象地感知。最后,在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造阅读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例如,小学部编版《田家四季歌》教学,教師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春季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于春风、鲜花盛开、蝴蝶飞舞的情境中,体验作者轻松愉悦的感觉。夏季,通过采桑蚕和插秧,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描述的忙碌景象,让学生依据这些场景编写文章,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来描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深入阐述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涵义,从思想上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知[2]。

三、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基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扮演文中的角色,模拟文中的场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教学方法。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基于此,我们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来模拟相应的场景,从而创建教学情境,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是学生对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并扮演文中的角色。如果文本内容不是对话的形式,那么就可以将文章内容改编为对话形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朗读,扮演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围绕角色,推断角色的特征和情感,深入体验角色,通过扮演角色,充分演绎出角色自身的特点与情感,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充分体现出角色扮演的重要作用。例如,部编二年级“青蛙卖泥塘”的文章教学时,学生应该在课堂上以不同的角色一起大声朗读,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是怎么说?青蛙怎么想?怎么做?通过学生分角色演绎,可以全身心投入角色,再现课文内容,感受文章中体现的情感,营造生动的故事情境,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3]。

四、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构建教学情境,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开展情境化教学。语文小学课本中有许多人物事迹、动物故事和寓言故事,是教师开展课堂情境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熟悉教材内容,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创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用简洁、生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讲述教材中的故事,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故事情节,有一定吸引力的故事化教学情境。故事讲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故事内容,构成知识循环的一个过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化学习模式,不仅使语文教学知识立体化、直观化,还可以使学生有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用文章中生动的人物和事件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增加学生情感上的认同,使之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情境化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当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相信在教师的不断实践中,我们可以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改进情境教学方法,为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4]。

参考文献

[1]张新年.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12):68.

[2]张玉玲.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44):2.

[3]李芳芳.情到深处、言意共生——建构情境化语文课堂的几点探索[J].才智,2019(29):168.

[4]马兰.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情境课程设计——以小学语文《种一片太阳花》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4):50-52.

猜你喜欢

情境化教学小学语文方法
幼儿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可能是方法不对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