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胃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

2022-01-05章江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胃出血住院急性

章江波

临床发病率比较高的消化病系统疾病是胃出血。胃出血原因是血管收到了损坏导致流血,此时,胃出血的人员会出现呕血、黑便等情况。此时,他们的出血量很多,出血止住后还会有很大的概率再次出血,对人的生命有很大的危害[1-2]。急性胃出血患者的病情危急,且严重,需要立即予以安全有效的治疗,以及时止血,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3]。近年来,中医学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且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4]。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充分综合了中医学和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并在治疗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预期疗效,而急性胃出血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否有效,临床上对此开展的研究偏少。为进一步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上的效果,现共选取50例患者,开展如下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8~65岁,平均(43.26±2.18)岁;出血时间为2~8 h,平均(4.28±0.26)h。在观察组中出血率原因最高的是急性胃黏膜病变,其次是消化性溃疡问题,最后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6~67岁,平均(43.74±2.52)岁;出血时间为3~9 h,平均(4.74±0.52)h。在对照组中,病因排列顺序由多到少和观察组一致。两组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研究中纳入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关检查,综合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急性胃出血,符合相关诊断标准[5];(2)入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完整,可积极配合完成研究(包括治疗和后期随访)[6];(3)在入组前,所有患者和家属均明确表示对于本次研究的目的、过程知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有过敏史或禁忌证;(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3)合并免疫功能障碍;(4)不具备主诉能力,合并意识、理解或精神障碍[7-8]。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持续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过程中均采用的是没有区别的输血、减压和纠正电解质的方法[9-10]。

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通过静脉注射奥美拉唑(生产厂家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70027,40 mg)的方法给患者进行治疗,处理方法是在1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40 mg的奥美拉唑,每日注射2次[11-12];另外静脉注射10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其中含有200 mg西咪替丁(生产厂家: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176,0.2 g),注射频率是4次/d,间隔6 h[13]。治疗至无出血症状结束。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疗:(1)西医治疗方案同对照组。(2)中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于因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所致的胃出血患者,药方组成为大黄10 g,荷叶10 g,侧柏叶10 g,茜草10 g,黄芩5 g,棕榈皮10 g,大蓟10 g,栀子10 g,牡丹皮10 g,小蓟10 g,茅根10 g,黄连5 g。对于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急性胃出血患者,药方组成为木香10 g,黄芪30 g,当归10 g,炮姜10 g,党参30 g,白术15 g,地榆炭10 g,灸甘草6 g,炙远志10 g,龙眼肉10 g,炒酸枣仁10 g,血余炭10 g[14-15]。将上述药物放置在400 mL的清水进行煎煮,最终剩余200 mL,冷却至常温状态下放入袋中冷藏,冷藏温度为0~4℃。将200 mL中药液、4 mg去甲肾上腺素溶于200 mL生理盐水中注入患者胃中,每4 h注射1次,直至无出血症状[16]。

1.3 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在经过治疗后的1 h内患者是否止血,不再出现胃出血的情况,具有平稳的生命体征;有效,在治疗后的3 h内患者不在出血而且生命体征平稳;无效:经过治疗5 h后患者没有出现好转,还存在胃出血的情况[17-18]。总有效=显效+有效。

观察指标:(1)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在治疗后的1个月患者死亡或者再次发病的概率。(2)准确记录两组的出血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予以比较[19-20]。(3)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

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和治疗后1个月内死亡率对比

观察组再出血率、治疗后1个月内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和治疗后1个月内死亡率对比[例(%)]

2.3 两组出血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对较短(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血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d,±s)

表3 两组出血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d,±s)

?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比较(g/L,±s)

表4 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比较(g/L,±s)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不断升高,其中胃出血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类消化系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肠胃功能和消化功能,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0]。西医主要以抑制胃酸分泌、止血为主要原则来治疗急性胃出血,虽然可以暂时止血,但治疗后再出血的风险性较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中医上认为急性胃出血为标实之证,火热、瘀热互结,致使脾胃虚弱、气血两虚,因此,治疗应以化瘀止血、益气健脾为主要原则[21]。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西医疗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急性胃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可达到96.0%,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更低,出血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分别是(2.08±0.16)、(5.85±0.49)d,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这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予以辨证治疗,这也是治疗效果显著的主要原因。对于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所致的胃出血患者,方剂中大黄可利湿退黄、泻热通便、解毒消痈;荷叶可清热解暑、升发清阳;侧柏叶和茜草、黄芩可凉血止血;棕榈皮可收敛止血;大蓟、小蓟可凉血止血、祛瘀消肿;栀子可祛除湿气、清热解毒;牡丹皮可清热凉血;茅根可生津止渴、止血;黄连可清心清热。对于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急性胃出血患者,木香可行气止痛;黄芪可补气;当归可补血活血[22];炮姜可温经止血;党参可养血益气;白术可健脾益气;地榆炭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灸甘草可益气复脉;远志可消肿散痈;龙眼肉可补血安神;炒酸枣仁可安神宁心;血余炭收可敛止血。

综上所述,急性胃出血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控制出血症状,降低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同时可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故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出血住院急性
妈妈住院了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
细节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优质护理应用在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