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阻力训练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效果分析

2022-01-05陈梨花官建华江文婷尹鹭峰梁琛易泳鑫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特发性洛尔阻力

陈梨花 官建华 江文婷 尹鹭峰 梁琛 易泳鑫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也称原发性震颤,临床主要症状为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常累及头部和声音,面部、躯干或下颚很少受累[1]。大约60%的ET患者有家族史[2]。ET的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ET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年龄、环境等因素相关[2-4]。目前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传统的药物治疗改善震颤的作用有限,且存在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症状严重、药物难治性的患者[5-6],难以普及。通过抗阻力训练可显著减轻ET患者的震颤,文献[6]最新指南推荐ET患者适度进行抗阻力训练可使患者获益。但目前关于抗阻力训练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抗阻力训练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文献[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关于ET的诊断标准,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帕金森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等。排除标准:(1)生理性、精神性、药物性或神经系统外伤性因素导致的震颤;(2)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运动。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盐酸普萘洛尔片(生产厂家: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133,规格:10 mg×100 片 /瓶)治疗,10 mg/次,3次/d,口服用药。

观察组予以双上肢渐进性抗阻力训练治疗,包括每周2次的双侧哑铃二头肌弯举、腕部屈曲和腕部伸展练习,为期6周,并由专门的康复治疗师一对一对患者进行指导。训练强度:患者在抗阻力训练前均测试待训练肌群10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10 repetition maximum,10RM),每天进行3组训练,训练强度逐渐增加,即第一组训练强度采用50%的10RM,第二组训练强度采用75%的10RM,第三组训练强度采用100%的10RM,每组重复10次,每组训练之间可休息2 min。1周后重新测试10RM量,重新测试后,可按照新的10RM量进行下一周的训练。每次训练之间至少休息 48 h。

两组均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连续治疗6周,治疗期间每天早晚检测血压、心电图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震颤评分:采用文献[7]特发性震颤等级评 定 量 表(the essential tremor rating assessment scale,TETRAS)对两组治疗前后震颤评分进行评价。TETRAS包含9个项目,对头部、面部、舌头、声音、四肢(四个肢体分别评分)和躯干的动作震颤进行评分,每个项目评分为0~4分。头部和肢体震颤等级评分通过观察转头、指鼻、拍肩、抬腿等意向性动作下头部和肢体震颤幅度进行评分,具体如下,0分:无震颤;1分:轻微,不易察觉的震颤;2分:中度,震颤幅度 <2 cm,非致残;3分:明显,震颤幅度2~4 cm,部分致残;4分:严重,震颤幅度>4 cm,致残。面部及舌头震颤等级评分通过观察微笑、闭眼、张口、噘嘴、伸舌时的震颤程度进行评分,具体如下,0分:无震颤;1分:轻度,不易察觉的震颤;2分:中度,易察觉的震颤;3分:明显,部分功能致残;4分:严重,致残。声音震颤等级评分通过观察发音及回答特定问题时的震颤程度进行评分,具体如下,0分:无震颤;1分:轻微,发音时无震颤,但回答问题时有轻微震颤;2分:中度,发音和回答问题时均有轻度震颤;3分:明显,回答问题时震颤显著,但言语可被理解;4分:严重,回答问题时的一些词句无法被理解。躯干震颤等级评分通过观察站立时的震颤程度进行评分,具体如下,0分:无震颤;1分:轻微,不易察觉的震颤;2分:中度,易察觉的震颤,但能稳定站立;3分:明显,站立不稳;4分:严重,没有帮助无法站立。TETRAS评分反映患者震颤的严重程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震颤程度越严重。(2)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的震颤评分差值进行疗效评价,显效:≥7分;有效:2~6分;无效:-1~1分;恶化:≤-2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安全性: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眩晕、倦怠、意识模糊、腹泻、肌肉拉伤、疲劳等不良反应,统计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首发部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震颤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震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震颤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震颤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震颤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 31.30±3.41 21.60±8.66对照组(n=40) 31.03±3.99 26.48±4.45 t值 -0.332 3.168 P值 0.741 0.00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有15例(37.5%)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心动过缓9例,血压下降2例,倦怠2例,眩晕2例;观察组有7例(17.5%)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肌肉拉伤4例,疲劳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47)。

3 讨论

ET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ET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9%,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约为5.79%[8]。不同发病年龄的ET患者临床表现不同,除了常见的震颤之外,还可合并如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并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加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9-10]。ET最常见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有普萘洛尔、扑米酮,药物对大约1/3的ET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并且存在诸如心动过缓、头晕、白日嗜睡等不良反应。其他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加巴喷丁、托吡酯和肉毒杆菌毒素等,存在困倦、恶心、剂量依赖性手指无力等副作用。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丘脑毁损术或深部脑刺激。双侧丘脑损毁术除存在手术风险之外,同时还可能出现认知障碍或构音障碍等神经功能损害。深部脑刺激主要是药物难治性、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11],两者均不能作为常规临床治疗方法。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抗阻力训练不受年龄、地域等严格限制,具有简便易行、适用性广等优点[12],是ET患者常见的有氧运动疗法之一,主要目的是训练人体的肌肉。有研究表明,在抗阻力训练期间,手腕部震颤会随着肌肉活动的增加而减少[13]。老龄化可能会加重震颤症状,降低肢体力量的稳定性及灵活性,严重影响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Keogh等[14]对12项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分析,发现抗阻力训练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群上肢的姿势性震颤,提高上肢力量的稳定性和动作的灵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中随机予以普萘洛尔及抗阻力训练,两组治疗后的震颤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震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抗阻力训练在缓解患者震颤程度方面优于普萘洛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抗阻力训练在治疗ET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普萘洛尔;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抗阻力训练可改善ET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在特发性震颤治疗中应用抗阻力训练可显著改善震颤症状,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特发性洛尔阻力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广西多举措阻力糖业发展又好又快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零阻力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猪猴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