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2022-01-05方迎兵戴贵森沈绍信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肝胆发生率精准

方迎兵 戴贵森 沈绍信

肝胆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变,该病的发生率较高,且发展较快,极易对患者产生严重的生命安全威胁[1]。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措施主要为手术治疗,且医生术前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进而发现病情的发展[2]。同时,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包括局部切除、规则切除、不规则切除、解剖性肝切除等[3]。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体进行最小的创伤,最大程度保留肝脏的功能,并获取最佳的预后效果的精准肝切除技术,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核心[4]。但是,精准肝切除技术不仅需要昂贵的设备支撑,还显著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部分患者由于无法承担这一技术,影响手术的进展。而在解剖性肝切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精准肝切除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在2019年6月-2020年12月入住本院的肝胆恶性肿瘤患者中选择94例,进而研究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技术的作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本次试验;(2)满足肝胆恶性肿瘤的临床判定标准;(3)符合手术适应证。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器质性病变;(2)存在传染性疾病;(3)存在神经系统疾病;(4)存在慢性病变。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试验组年龄35~77周岁,平均(47.84±2.29)周岁;肿瘤分期:Ⅰa期19例,Ⅰb期5例,Ⅱa期23例;肿瘤数目:1个24例,2~3个 23例;肿瘤直径:≤5 cm 34例,>5 cm 13例。对照组年龄35~77周岁,平均(47.92±2.23)周岁。肿瘤分期:Ⅰa期18例,Ⅰb期5例,Ⅱa期24例;肿瘤数目:1个23例,2~3个24例,肿瘤直径:≤5 cm 35 例,>5 cm 12 例。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行手术切除:患者的手术切口为正中反L形,并对患者术中第一肝门进行阻断措施,并采用大块钳夹,对肝组织进行合理的结扎处理,对肝脏进行游离处理,直至将病灶部位充分游离开,随后选择肝脏血流组织带,对病灶进行切除,切除后缝合患者的肝创面,并对其进行包扎。

试验组行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首先,医生需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之后,选择人字切口或者反L型切口,对患者进行解剖性精准肝切除。医生需采用电刀切除患者的肝镰状韧带,并以此切断各个韧带,随后对韧带进行结扎,并暴露左半肝及右半肝,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及周围血管的走向,进而对患者的肝门进行精准的解剖。第一肝门主要是将胆管、肝动脉及门静脉作为解剖结构,并对相关肝段进行分离及解剖,随后对血流阻断的肿瘤所在区域进行处理,当其出现缺血分界线之后,确定实际的切除面。医生还需在第二肝门部位将肝静脉的主干进行详细分离,进而减少肝脏部位的出血。医生需根据自身的经验及设备,采用血管钳、电刀等,将患者肝脏表面切开,且切开长度设定为0.5 cm,并应用血管钳钳夹的肝实质,保证患者的断面脉管充分暴露,并沿线切除相关系统,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结扎。当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需完成后续的处理工作,并冲洗表面,检查病灶,将止血纱布覆盖在创面上,避免感染、出血。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

对比治疗满意度,自拟调查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分数80分及以上;满意:分数79~60分;不满意:分数低于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胆漏、肺部感染、腹腔出血及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试验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引流管留置时间(d)组别 排气时间(h)进食时间(h)住院时间(d)试验组(n=47) 26.91±1.21 27.15±1.26 9.65±1.54 5.43±1.33对照组(n=47)31.33±2.93 33.56±2.36 15.89±2.43 9.65±1.65 t值 9.558 9 16.426 1 14.870 0 13.651 2 P 值 <0.05 <0.05 <0.05 <0.05

2.2 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不满意1例,满意22例,非常满意24例,总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不满意8例,满意19例,非常满意20例,总满意度为82.98%,试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χ2=6.020 9,P<0.05)。

试验组出现胆漏例数为0,肺部感染1例,腹腔出血0,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4.26%;对照组出现胆漏2例,肺部感染4例,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4例,发生率为23.4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χ2=7.230 8,P<0.05)。

3 讨论

肝胆恶性肿瘤病变常通过肝切除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且常见的治疗措施为精准切除手术,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传统的精准肝切除主要是借助水刀、超声吸引系统等设备[5-6]。但是,大部分患者无法承担手术费用,甚至为了节省手术费用,放弃这一治疗措施,严重影响肝脏切除手术的推广及进展[7-9]。临床医学研究逐渐将解剖性肝切除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精准肝切除手术用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普通的血管钳及电刀是否可以实现精准肝脏切除手术[10-13]。研究显示,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的效果较好,且临床值得推广应用[14-15]。解剖性肝切除可以保证手术治疗的质量及效果,且传统的精准技术需依靠高质量的设备,并在止血钳、超声刀等设备的辅助下,完成手术治疗。此外,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与非解剖性肝切除对比具有更好的治疗优势,且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用于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手术顺利推广。

猜你喜欢

肝胆发生率精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