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2022-01-05陈珍琳田静静杜晓冰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屈服护理人员

陈珍琳 王 启 田静静 杜晓冰

日间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是指患者在24h内完成入院、手术、出院,不需要住院治疗[1],通常适用于相对简单的手术。日间手术可以节省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床位利用率。手术作为一种应激反应,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2]。研究表明[3],不同的心理状况可产生不同的应对方式,患者的应对方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各种因素影响患者的应对方式显得至关重要。选择2020年1月-12月我院行日间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行日间手术的患者术前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 12月我院行日间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身体情况可以耐受手术;(2)均由本人签署知情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2)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3)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17~78岁,平均(41.1±1.9)岁。

1.2 调查工具

1.2.1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状态、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家属陪伴、医疗支付方式、家庭关系、手术史。

1.2.2状态焦虑问卷[4]该量表包含2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完全没有为1分,有些为2分,中等程度为3分,非常明显为4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高。

1.2.3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5]该量表包含面对、回避、屈服3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常使用该种医学应对方式。

1.3 调查方式

由2名专职护理人员负责协助患者填写以及回收调查表,并与患者进行沟通,查漏补缺,共同核实后回收调查表,本研究共发放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为(45.78±6.67)分,国内常模为(38.76±7.76)分,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72, P<0.05)。

2.2 日间手术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国内常模的比较,表1

2.3 日间手术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前焦虑的单因素分析,表2

表2 日间手术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前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分,

2.4 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表3

表3 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焦虑是手术患者术前常出现的一种情绪,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强烈的应激刺激源。患者在面对手术时可产生焦虑的情绪,轻度焦虑对患者的影响较小,而重度焦虑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结果。研究显示[6],患者焦虑情绪会影响机体的各个系统,导致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紊乱,对手术产生不利的影响。调查显示[7],76.7%的手术患者在术前易产生焦虑情绪。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以及对手术室环境的不熟悉均可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由于日间手术多为局部麻醉,患者常表现为期待性焦虑[8]。本研究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及不同家庭月收入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患者的焦虑评分较高,可能与担心手术对自己工作和经济的影响有关,同时得不到配偶的情感支持也会导致焦虑情绪的加重。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情感支持,鼓励患者,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其担心和顾虑[9]。不同婚姻状况其术前焦虑水平也存在差异,丧偶、离异者的焦虑水平较高,婚姻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表明丧偶、离异者缺乏稳定的社会支持[10]。研究显示[11-12],家庭生活和谐可以增加幸福感,患者对生活抱有希望,并积极的配合治疗,因而手术效果较好。对女性及丧偶或离异患者,医护人员应重视其情感的表达。家庭月收入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家庭月收入越低,焦虑情绪越严重,对医疗费用的担心,再加之手术耽误的误工费等,加重了患者焦虑情绪[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应对方式中屈服评分高于国内常模,表明患者在面对日间手术时,更倾向于使用屈服的方式。医学应对方式分为面对、回避、屈服三种。面对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寻求和接受社会的帮助,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预后。回避不利于手术进行,但术前适当使用回避应对方式可能减少身心伤害。屈服是一种消积的应对方式[14]。患者的焦虑情绪与采取何种应对关系密切相关,患者焦虑评分越高,越容易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面对手术。李佩佩等[15]研究显示,患者心理状况对手术结果的影响较大,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焦虑情绪减轻,预后较好。因此,提示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焦虑情绪,给予疏导,引导患者积极面对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也应注意对患者的应对方式、生理等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考虑应对方式与健康的关系,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患者术前焦虑与屈服呈正相关关系,且与婚姻状况和家庭月收入有关。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引导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增强术前健康教育,给予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缓解术前焦虑,加速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屈服护理人员
牙被拔光也不屈服的史良大律师秘书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The Classic Lines of A Love so Beautiful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百折不挠
当代中美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