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思考

2022-01-04姚文英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乡村振兴战略

姚文英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培养,有助于推广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培养农村群众的思想感情,培养马克思主义政治工作人员。并且鼓励大学生参与到乡村发展振兴工作中。通过高校思政教育,促进农村大学生可以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者,更好的落实思想政治任务,积极的进行乡村振兴工作的文化推广。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乡村振兴战略;作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广,是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多个战略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应该加强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应该是保证立国根本。农村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中非常关注的内容,所以我国应该根据自身的独特性质,积极开展农村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将农村作为发展的着力点,实现乡村振兴。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促进我国乡村振兴,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立足课堂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

只有广大群众能够理解乡村振兴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思政课堂能为当前社会创造理想的发展环境,充分利用思政课堂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影响。农村是工业发展的动力,工业发展也应该运用到农村发展中。乡村振兴战略是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我国是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业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血液。因此在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应该加强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农村和农业落后的问题开始凸显,所以应该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和联合历程,积极开展乡村建设,注重发展农村。加强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结合,让高校学生能够参与到农村乡村振兴中。高校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使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拥护人,和支持者,并且积极参与宣传。从而提高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作用,建设积极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

二、培养农村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政工人才

农村基层的政工人才是发展乡村的重要引导者,能够带领人民群众,紧跟党的领导,共同开展生产活动。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应该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应该提高当地的思想意识。所以乡村振兴应该培养大量的整政治素养较高的青年人,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当地人进行思想教育。开展思政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能够为人民群众进行积极的思想教育[2]。高校应该承担起培养思政工作宣传者的责任,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优秀学生,可以认真研究当前的社会问题,勇于实践,热心的投入到农村发展研究中,鼓励学生能够去乡村一线进行就业,创业。

三、激发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高尚情怀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他们接受了前沿的科学知识,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积极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大力发展社会会生产,加强对当前社会的积极管理,激发群众的群体意识,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国情,更好的参与到当前的社会发展建设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并且和当前社会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乡村振兴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大学生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了解农村建设发展的趋势,激发学生自愿帮扶乡村振兴的重要趋势,可以为乡村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这样可以提高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加强对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的重要意识。从历史角度来看,大学生有着振兴自己家乡的情怀,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以非常积极的状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以创新精神带动农村发展[3]。

四、引导和培养农村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者

乡村振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乡村发展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不断的促进影响。加强对当前环境建设管理。肃清残留的不正之风,应该建立规范的教学培养管理措施,农村地区的教育管理应该具备非常强的素质意识。因为高校应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结合乡村建设的实际发展理念,进行积极的教育指导。高校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者,可以为农村群众积极宣传马克思主義理论,帮助农村地区的群众提高自身的综合品质,建设新时期的精神风貌,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积极开展农村村委会交流,发挥农村马克思主义特色政治文化作用

农村地区的方案建设,农委会起到了带头作用。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和教育者应该和村委会进行沟通。通过走访了解的方式,对当地村民的生活发展有初步了解从而制定非常完善的思想教育服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当地群众的学习接受能力,制定适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乡村宣讲活动,走访慰问活动等方式,让农村人具备良好的品质素养。而且形成更高品质的素质水平。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应该为人民群众及时灌输更全面的乡村发展建设策略。加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教学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思政教育服务,从而加强乡村发展建设。

六、积极开展时代背景培育乡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

新时代思想教育迸发出新的高度,我国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该积极推广。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加强对乡村文化的调研,能够根据当地的一些特色文化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快速发展当前的科研工作,不断探索更高品质的文化发展管理趋势。积极开展乡村文化的教育振兴,从多个层面进行研究。最大限度减少错误的发生,少走弯路,多走正确的道路。高校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领村民能增强素质水平,更好的投入到乡村经济建设中。引导乡村能够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4]。

结束语: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贯彻与落实,高校思政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履行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更多专业水平较高的综合素质人才。高校是培养优秀的青年人员的地方,通过思政课程教育培养,让学生具备更高的品质素养,为乡村振兴注入年轻的活力高校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在思政教育中的影响,充分落实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教学作用,让学生能够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胜君.30 年来大学生社会地位及思想教育变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6):96-99.

[2]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3]褚晓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3(9):35-36.

[4]鞠典通.我国诚镇化推动农村发展的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乡村振兴战略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