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2022-01-04许倩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许倩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还能帮助学生及时走出思想误区与困境。为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全育人”理论被提出,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文章将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入手,重点研究三全育人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关键词:三全育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所谓的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简称。在以往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片面的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师的责任,所以,其他学科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殊不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尤其是素质教育后各个学科或多或少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只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比较严重,尽管多数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嫉妒、自卑、孤僻、叛逆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我国10%左右的小学生,15%的初中生以及19%的高中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1]。尤其是近年来,中小学因与家里人争吵离家出走后不幸遇难的新闻日益增多,这些都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表现。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如果不能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很容易影响国家未来发展。因此,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2]。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全员育人对策

所谓的全员育人即所有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为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应从打造专业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入手,作为中小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种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学习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决对策以及教育方法等,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3]。同时,各个中小学校也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招聘与选拔工作,用高薪酬、高待遇留住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經常为学生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再者,各个学科教师应联系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应教育学生不以外貌评论他人,每个人都有他人不具备的才能;英语教师在开展与西方文化相关的教育时,可以采取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差异,且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古今中外对比的方式向学生积极传播正确思想意识,做到引经据典,既能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又能开拓学生思维。班主任则要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生活与学习问题,成为学生的朋友,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其他学科教师只需要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即可,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降低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做出危害自身或他人的举动。

(2)全过程育人对策

从上文中了解到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这就需要在三全视角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任务,从而为学生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价值观树立问题,由于小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经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一些学生甚至会采取极端的处理手段,以伤害自身的方式引起他人注意[4]。为减少此类情况,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做好时间管理,提升学习质量,在交友问题中,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正确交往,在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讲清,避免拖延。在树立价值观教育中,引导学生形成艰苦朴素精神,为学生播放相关片段,让学生对正确价值观有一定了解。对于中学生来说,常见心理问题有学习压力较大、恋爱观念以及人际交往等,教师应教育中学生形成正确学习观念,在学习中只要做到全力以赴即可,不对自己做不切实际的要求;在恋爱观念教育中,应以不提倡也不强制反对的理念为主,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但当考上大学后会发现有更多更好更值得追求的异性,而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追求更优质的异性的机会;在人际交往教育中,教导学生结交对学习、成长有帮助、思想观念正确的人。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结合自身经验授课,这样既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全方位教育

全方位教育就是将育人实践活动融入到校园各种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学校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多角度开展育人工作。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1,优化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全方位育人理念下,中小学生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5]。如在每次考试开始以前,尤其是升学考试前,学校应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做好学生心理疏导,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每次在考试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水平即可,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

第2,营造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如何对学生成长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方面应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树立良好学风,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如鼓励师生将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小品的形式演绎出来,以立体直观的形式深化学生理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还能活跃校园氛围。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三全育人对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作用,因此,各个中小学校应正确认识三全育人策略,重视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等角度出发,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学生发生危险举动的几率,从而优化与改善育人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1-2.

[2]姚宏.职业教育教学中“三全育人”模式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1(27):94-95.

[3]方欢欢.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路径探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3):75-78.

[4]杨白.“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26):14-16.

[5]孟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实践路径改革——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导[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15):47-48.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