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演奏模块教学的主要特点

2022-01-04夏冰利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夏冰利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演奏教学作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应以演奏教学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此满足学生对于音乐教学实际的需求。在演奏教学参与性、实践性、互动性的特点发挥后,学生可以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演奏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演奏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演奏教学;乐器演奏;音乐素养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音乐教育教学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儿童的成长发育、艺术涵养、兴趣爱好、音乐潜能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与引领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以演奏教学模块促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演奏教学的帮助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更好地掌握音阶、节奏。

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教师对演奏练习不够重视

在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演奏练习占据课程时间较长,个别教师不愿意开展演奏教学。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接受大量的音乐理论性知识时无法发挥自身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且也无法调动自身的感官体验,不愿意参与到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

1.2教师没有促进学生的听觉、肢体发展

在目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师忽略了演奏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进而学生的听觉、肢体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学生在进行歌曲练习时无法促进自身对音乐的感知。与此同时,在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歌唱环节时,由于教师对歌曲的把握缺乏实践性,其引导性也不足。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会更多地注重歌唱技巧,无法将音乐与演奏乐器、肢体进行衔接,无法感受歌曲的情绪。

1.3音乐教学相对碎片化,没有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

在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般都是针对音乐教材知识开展音乐教学课堂,这种教学知识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情绪。学生自身对于音乐也缺乏系统的了解,在听歌曲、唱歌曲、演奏歌曲的过程中无法进行情感体验与表达。

2、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演奏模块教学特点

在小学音乐乐器演奏中,教师应为学生科普出更多的乐器,教师不能局限在钢琴、长笛这种常见的乐器。例如,马林巴是源于非洲、流行于欧美、形似木琴的键盘打击乐器,听起来让人感到快乐,旋律型的打击乐器韵味十足,让人陶醉了沉醉于它的音色之中,因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是中小学很受欢迎的音乐教学乐器。例如,打击乐器相比其他乐器来说,具有体积小、音色辨识高等特点,如双响筒、响板等。并且打击乐器在音乐节奏中的节拍体现是其他乐器无法代替的[1]。

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演奏教学对策分析

3.1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以情景体验,让学生演奏音乐演奏效果

在小学音乐演奏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演奏氛围,并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下掌握音乐演奏内容,以形象、生动的场景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演奏效果。例如,在教学布娃娃弹琴这节课时,教师在创设相应的情景教学时,应发挥其情感、语言、行为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并结合小学音乐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在体验性活动下加深对音乐学科的理解。如,教师可利用红绿灯的游戏,当教师出示绿灯时让学生拍手;出示红灯时停止拍手,以此让学生掌握关于休止符号概念。如,教师应让学生跟随节奏进行演唱,叮叮咚,叮叮咚,布娃娃呀在弹琴,小小木琴很好听,好像树上小黄莺。在学生演唱后,教师应以叮叮咚,叮叮咚,读出节奏,并以双手带领学生打节奏,以此让学生掌握本首歌曲动听的节奏,逐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其次,教师应点名让男女生分组唱、对唱教师应引导学生边唱边模仿布娃娃弹琴的节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逐步感受自身对音乐歌曲的理解程度,并在节奏、情境的帮助下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愿意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去[2]。

3.2以演奏教学,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律动的掌控

在演奏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加深学生对音乐律动的掌握,并锻炼学生对节奏的感知,以肢体语言提高自身对音乐情绪的认识。例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这样简单的四分音符拍子节奏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感受到每个音拍之间的变化,教师可利用打击乐器与身体律动相结合,从而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效促进了律动节奏效用,让学生在感受身体律动时认识到音乐中节拍的作用[3]。

3.3以演奏教学,让学生形成沉浸式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师以演奏进行教学时,应让学生在乐器的带动下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并发挥自身的音乐素养,掌握音乐理论性知识,促进对歌曲的把控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铁、双响筒、铃鼓》时,教师应为学生演奏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演奏方法,并以进行音阶、音程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调式感、音准感,也为欣赏做了很好的铺垫,解决了难点。随后,教师应利用金属棒敲击,让学生感受一下三角铁的节奏效果,在教师结合音乐进行乐器教学时,应让学生试着利用三角铁、双响筒、铃鼓与音乐进行结合演奏,以此加深让学生感受音乐与乐器结合演奏的办法,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4]。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小学音乐演奏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活泼欢乐的情绪,带动学生参与到演奏教学课程中,并让学生感受不同乐演奏时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演奏教学实践,并让学生以表演动作、演唱的方式参与到小学音乐教学课题中。以此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通过师生互动学习,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1]王雅琳.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声乐演奏水平[J]. 东西南北:教育,2019(8):307.

[2]耿艺.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9):223.

[3]龚月娥. 如何有效运用小乐器演奏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 新课程·上旬,2018(11):234.

[4]张瑶. 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北方音乐,2019(7):181,184.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