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析

2022-01-04余新华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小学科学思维能力

余新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部对小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新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方面素养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的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未健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待提升,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全方面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维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也有着一定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将其充分地重视起来,并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是将教材中的科学知识讲述给学生,没有留出一定的空间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这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地发展[1]。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只有学生始终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才能够一直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虽然学生一开始会对科学知识产生好奇,但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课堂教学氛围枯燥、無聊,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有所下降,在课堂上也不能够有效地集中注意力,致使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较低,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引入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也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科学课堂的趣味性,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提供来了一定的条件。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地重视起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知识,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引入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上。例如,在进行科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教学时,教师充分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地球上风景风光的视频,有效地导入课堂,让学生对地球家园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内容。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在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科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根据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实际的问题时,也要充分地依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发展水平,并将其跟课程内容以及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逐步递进,让学生能够随着问题深层地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2]。另外,在讲述某些较难的问题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互相质疑,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互动性。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将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科学探究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例如,在进行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形态吗?回想生活,你有没有见过水“消失”的现象?通过联系生活提出问题,有效地吸引学生进行探究,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再进行一步步的问题引导向学生讲述科学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全方面素养的提升。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进行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促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全方面素养的提升[3]。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增添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使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成长环境不同,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科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并对植物的形态、种类进行相关的记录,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有关植物的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记录观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并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有效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加入到科学教学课堂中;通过创设良好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匡友爱.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5):1.

[2]孙金帅.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2):1.

[3]张芳.从问题思维轨迹中锻炼思维能力——小学科学教学三个节点的设计[J].教育观察,2021,10(11):3.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小学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