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022-01-04吕金栖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提高方法小学科学新课改

吕金栖

摘要:科学课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承担着小学生启蒙教育的任务。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对小学生知识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与最新的课程标准相结合,通过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教学探讨,希望可为广大小学科学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要注重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引导其积极与同学展开探讨,有效优化教学过程,才会使小学生对科学过程更深刻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应用先进教学技术,引导小学生积极动手实践。不仅可以让其探究精神、实验能力等,得到良好培养,还可以使教学有效性更加突出。

一、應用趣味实验现象点燃小学生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以往主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注重点燃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让其转变学习立场,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知识展开研究和学习。科学课程丰富,同时包含较多的趣味的实验,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灵活把握实验的应用顺序,在课程导入时借助趣味的现象点燃小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小学生通过观察趣味的实验,好奇心会油然而生,对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自然也会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就可以使小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学习。并且,还可以使其学习效率明显转变,进一步促进其思维反应能力提高。

如,《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课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简易小车,在小车上固定好一块长方形双向磁铁,之后再拿出一个长方形的双向磁铁,用“s”极靠近小车上磁铁的“s”极,使小学生清楚的看到小车向反方向运动。接着,再用手中磁铁的“n”极,吸引小车磁铁的“s”极,使小学生看到小车被吸引并前行。在教师反复操作过程,可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再与小学生互动:“同学们知道小车上固定的铁与教师手中拿着的这块铁有与普通的铁有什么区别吗?为何在没有接触小车的情况下,可以让小车前进或是后退呢?教师是如何控制小车的前进或是后退的呢?”。小学生就会将注意力充分集中到教师身上。此时,教师再展开关于磁极知识的教学,就会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知识的探索中,使其主动学习意识也会明显提高。

二、开展小组评选活动促使高效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中倡导的重要教学方式,对强化小学生学习质量、全面发展思维能力及提高教学有效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进小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培养其合作精神。需要注意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也需要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要设置一定的合作规则,才可以使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对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评选活动的方式,促使小学生在小组更积极、默契合作。不仅可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小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大力度培养。

如,《混合与分离》一课,授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食盐和一些沙土,之后再将两者混为一体。同时提出问题:“要怎样才可以将盐与沙土分离呢?”。之后,再让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教材寻找分离方法。在对小学生分组后,教师需要宣布合作细则:“在合作过程中,不允许任意喧哗;在小组内进行明确分工开展实践。哪个小组在合作过程中最守纪律,就可以被评选为《纪律最佳小组》;哪个小组在合作过程中,配合最默契,就可以被评选为《最佳配合组》;哪个小组在合作过程中,以最快速度找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被评选为《最佳思考组》。”。之后,再将混合沙土和酒精灯、烧杯等实验器材发到每个小组中,让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找到答案。以此,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其思维得到进一步培养,还可以使课堂上充满学习气氛,让小组合作高效进行。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其综合能力大幅提高。教师要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巡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情况,在其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予以启发,才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有效性提升。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科学知识中,一些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生活阅历不足,难免会出现不能理解的情况。为了让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将以往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优化为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小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过程,建立对知识的理解。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小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促进其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电教技术播放有关的操作视频,让小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实践操作,可以使教学更高效的开展。

如,《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一课,教师在引入课程时,可以先与小学生互动:“生活中会有地震的情况发生,严重地震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同学们知道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吗?”。接着,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地震的视频,让小学生更真切感受地震时的感受。此后,教师再将塑料模、沙土等材料分成等分,在对小学生进行三人一组的分组后,将实验材料分配到每个小组中。指导小学生参照“地震实验”的视频模仿操作,进一步感受地震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指导小学生进行明确分工,再让其开展实验。通过实验,小学生可以更真切感受到地震发生的过程。此时,教师再对地震的成因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小学生结合实践加以理解,就会使其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从而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更明显改善。

总结: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注重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让其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且,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小学生高效合作完成知识探究,或是让小学生实践中进一步学习科学课程。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参考文献

[1]邓名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07):154.

[2]周菊文.关于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中华少年,2019(20):170.

猜你喜欢

提高方法小学科学新课改
论有效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学院应重视学生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