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创造思维,培养作文兴趣

2022-01-04杨容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倾听对话作文教学

杨容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也是个体情感的需要和表达的需要。但如今,众多学生对写作心生畏惧,感到无从下笔。我认为,可以尝试通过与学生对话、学会倾听,激发学生倾诉的欲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发现、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点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累生活素材,真正做到有感而发,实现对写作从“害怕”走向“喜欢”。

关键词:对话;倾听;兴趣;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曾几何时起,孩子们每逢作文,总是喊没东西可写;曾几何时起,在许许多多孩子眼里,作文与“头疼”画上了等号。孩子们开始害怕作文,根本没有体会到作文中的快乐。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恰恰忽视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对孩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限制得过于死板。这样,作文教学走入了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训练模式。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传统的模式上突破,克服求全、守旧,迫使学生去创造性构想。只要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并且享受作文带来的乐趣。

一、关注生活,写贴近生活的作文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既是文学家的座右铭,也是学生习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可是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对于周围充满活力与魅力的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每到写作文时总喊着“没东西可写”。只要留心生活,孩子则必将成为生活的宠儿,作文的宠儿。教师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关心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观点,沟通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与认真探索生活,积少成多,充实写作素材。

(一)在完成生活作业中作文

在听、说、读、做等各项基本活动中,实践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散,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获得关于客体的知识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为此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我给学生布置了“生活作业”,主要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先指导学生练习描述自己的生活,通过反复说,集体讨论,亲自实践,于是在孩子们的笔下,《洗红领巾》、《我煎的第一个荷包蛋》、《和爸爸比穿衣》、《我是弟弟的小老师》等一篇篇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的习作诞生了,这些都是表达孩子们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在体验快乐游戏中作文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和学习。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戏与学习是互相渗透的,游戏甚至占据了孩子大多数的生活。孩子在游戏中可以顺利地掌握新的学习内容。为丰富孩子的生活,我引导孩子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编手抄报等活动,游戏中孩子的头脑里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于是我指导他们把在游戏中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孩子根据自己的亲身游戏写出的《蜗牛的触角》、《乒乓球的秘密》、《我能造纸了》、《水里的筷子》等作文,都反映了孩子大胆游戏、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而这些文章的素材,完全出于孩子自己的创造。可见当游戏活动真正融入孩子的习作中时,孩子对写作的热情会更高涨,写作过程所留下的印记也会更深刻。

二、童心、童趣,写天真烂漫的作文

我时常在想,孩子们不爱写作文,也许不光光只是没有东西可写,或许该想想我们所提供的作文内容是不是够吸引学生主动思考呢?《一件难忘的事》,《让我印象最深的人》,《这就是我》,这些不能再熟悉的题目,能够在作文中用上一大段套话却不能体现真情实感的,就恰恰是我们每次作文的内容。

其实,孩子的一篇篇作文就像是一幅幅儿童画一样,虽然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但细细品位却处处能体味出孩子们发自内心的那片童真与朝气。只要作文的内容,作文的范围能给孩子以充分的童趣体验,我想对于孩子来说,作文就不应该再是让他们害怕动笔的原因了。

(一)借助美术写绘画作文

孩子们都喜欢画画,美术课几乎是低段孩子最喜欢的科目。孩子们喜欢用自己的画笔记下这个美丽的世界,在那里蕴涵着他们的美丽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因此可以借助美术课来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把美术和写作融合在一起,孩子们就有东西可写,也乐意去写。

那是入秋时的一节美术课,美术老师让学生以“秋的声音”为题画一幅金秋时节的美图。我忽然一想,如果让孩子们再给自己的画配上文字,那难道不是一次很好的写作契机吗?让我和美術老师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孩子们的美术作业和配上去的文字都是同样的精彩和让人心动。

学生习作

听听,秋的声音,“沙沙”,那是夏妹妹向秋哥哥告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嘘嘘”,那是果子娃娃向树妈妈道别的歌吟。听听,秋的声音,“呼呼”,大雁拍打翅膀,那是秋天移动的眼睛。听听,秋的声音,“唰唰”,那是人们扫落叶时的歌韵。听听,秋的声音……

(二)走进童话王国,写童话作文

童心、童趣,所以在孩子们眼里童话是他们的最爱,那么我们平日里的写作练习为什么不可以借助童话来下功夫呢?

有段时间,我看到有学生在想出去字或做不出题的情况下,顺手在课桌面上打草稿的坏习惯了,于是一次语文课上,我自编了一个小童话:“有这样两张课桌,一张是崭新的,课桌的主人十分爱惜它,天天早上用抹布帮它擦脸。还有一张旧课桌,它的待遇可不同了,主人嫌它又脏又旧,还拿它的脸当草稿纸使。”然后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那张新课桌,另一组扮演那张旧课桌,最后孩子们以《新旧课桌的对话》、《旧课桌的自述》、《主人请你爱护我》等为题编写了一个个童话故事。

一次,我给孩子们讲《艾丽斯漫游奇境记》的故事,当讲到“艾丽斯”看见兔子跳进兔子洞后也紧跟着跳了进去的时候,学生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向我提问,“艾丽斯跳进去后看了什么?”“那只兔子呢”“里面是不是又是另外一个世界?”“艾丽斯还能再回来吗?”“那个洞是不是和多拉哎梦里的时光隧道一样啊?”我看孩子们兴趣高涨,于是要求孩子把你所想到的,你所想知道的,你估计可能发生的写下来。童话中的童趣触发了孩子的情感动机,让他们的构思过程精彩不断。

三、为作文插上翅膀,写创意十足的作文

创造性构想,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之产生求异思维,并通过创作实践,使学生的作文合理化,有感召力,有创意。学生在作文中体验到快乐就必须要求学生有创造的欲望,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参考文献

[1]浦美琼 .开启创造思维,体验快乐作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

[2]秦莉 .开启创造思维,体验快乐作文.《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

[3]许惠芬.如何开启创造思维写出快乐作文.《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

猜你喜欢

倾听对话作文教学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