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2022-01-04孙妮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双减小学语文

孙妮

摘要:为了进一步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双减逐渐来到了学生的课堂,教师为了减轻学生课下的学习压力,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教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生的发展还不完善,教师需要逐步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双减的政策下,教师的德育教育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共同发展,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深度挖掘课本中的内容,开展不同的德育活动,全方面的培养学生。

一、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把德育加入到课堂中能夠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德育还能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教材的使用率,把课本中的德育知识都讲解到,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课本。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教师通过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放松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

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知识,教师把课本中的知识展示出来,让学生学习,虽然不像普通语文知识存在表面,需要教师深入的挖掘课本,带领学生进行深层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内容上,需要了解文章的提纲,挖掘课本中德育的因素。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1]学生在课堂上深入的了解课本,在课后学习时就会更加轻松,减轻了学生课后学习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学需要先了解文章所讲解的内容,从多个角度来欣赏文章的语句,以及句子的应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语言,感受我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教师把自己分析的语句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赏析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桥》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老汉在山洪暴发之后,把村民安全的送过桥。作为党支部的书记,他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等到最后,他推着他的儿子先走,用共产党的信念和深沉的父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以此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文中父亲伟大的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仔细的品味文中的语句以及词语,分别都传达了什么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讲解原因,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2、通过活动导入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需要给学生构建趣味性的课堂,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参加,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德育,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德育非常关键的,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种的教学方法,让德育逐渐的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朗读比赛或者是辩论赛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放松自己。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进来,还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2]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穷人》时,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篇课文。这篇文章讲的是贫穷的渔妇收养两个孤儿的故事。虽然自己的家庭贫苦,但是毫不犹豫的收养了两个孩子。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在班级举办一个朗读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朗读的最好的那位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的一个奖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对朗读会非常感兴趣,想积极的展示自己,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文章的语句以及传达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优秀品质。

3、扩展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扩展课本中的知识。虽然语文课本中教学内容丰富,但是学生如果只学习课本中的内容会感到枯燥,合理的穿插课外的知识,能够吸引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在学习课外知识的时候能够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放松自己,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在课堂上渗入课外的教学内容,减少学生课后的学习的时间,给学生留出丰富的活动时间。教师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延伸,学生在学习课外知识的时候还能巩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3]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降低,能够缓解学生的心情。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讲解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开国大典》时,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这部电影中的片段,让学生更加详细的了解我国的建国史。学生跟着视频中的国歌哼唱,唤起了学生浓郁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以此给学生讲解我国发展历史中的艰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对国家的热爱更加浓烈。学生了解了当年建国的艰辛,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认真,努力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渗透德育在语文课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促进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教师根据学生开展不同的德育活动,不断的影响学生,逐步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文化,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1(10):131-132.

[2]王天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167.

[3]朱锦智.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吉林教育,2020(07):74-75.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