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教育应对

2022-01-04任吉梅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初中心理健康

任吉梅

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初中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成才与进步,减少问题少年的产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本文首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教育应对策略,希望为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教育应对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处在心理叛逆期,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滋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应对策略,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而成长为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社会好青年,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环境

作为初中综合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家庭教育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的改善,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庭环境不好、因家庭关系紧张而造成的不良家庭氛围,往往成为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

2.学校教育

初中生由于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高,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给予足够的引导,初中生往往很难走出阴影。甚至这种心理问题带来的负面情绪会加速传播,导致更多的初中产生心理问题。

3.社会环境

我国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初中生塑造了多元化社会,开放和多元化不仅拓宽了初中的视野,也让他们陷入了难以适应的境地。开放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初中生成长,加强认知、管理和教育,帮助初中生顺利完成社会化成长进程,培养初中生健康的人格[2]。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应对策略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活动课、渗透课

教师可以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来实施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通过辅导课、活动课、渗透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帮助初中生在这种大环境中有规律的上课、有节奏的学习,保证充实的生活和稳定而快乐的心情,使他们感到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收获,每天都能够取得成功,获得满足感。同时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初中生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并且会随时发生变化。作为初中生,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小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不懈,树立责任心,确保他们的心理问题不会反复出现,有耐心的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使他们积极面对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变化。此外在其它学科教学中也要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体育运动等。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案咨询,尽心为学生服务

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咨询,比如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学习方法、考试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是教人成才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了解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在一夜之间就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关怀,而且还要有耐心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心理,尽心为学生服务。教师首先要注意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进行有耐心的关怀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富有同情心,结合初中生实际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称赞和表扬,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3.开设团体训练营,使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体验、成长

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团体训练营,比如可以组织足球、篮球、排球等团队形式的训练,使学生分组合作。团队中最需要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以此赢得比赛。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有效的引用团队合作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团队意识的形成,使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体验、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证。

4.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还应注意“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进行私密和长期的随访调查,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和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制定合理的心理教育对策,并耐心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心理。同时要逐步引导、鼓励他们勇于克服挫折和困难,并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成就更美好的未来[3]。

5.建立家校联合机制,家长配合教育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与父母对子女养育的偏见有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他们的成长和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成功地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教师必须加强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建立家校联合机制,让家长配合教育,形成一致团结的教育力量,并为了初中生的心理教育共同努力,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使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形势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家长、教师与全社会成员都要提高重视,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初中生,正确教育和引导初中生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点,使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保障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聂丹丹,罗蓉.初中生心理健康特点及其教育应对策略[J].青春岁月,2015,(20):261-261.

[2]刘燕华.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应对策略[J].孩子天地,2017,(06):10-11.

[3]宋微.中学时期初中生心理健康过程的特征[J].中国科学,2007,(04):37-38.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初中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