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个香菇品种在四川绵阳夏季出菇比较试验

2022-01-01钟钼芝陈小敏张跃非侍守佩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出菇菌丝香菇

钟钼芝,黎 倩,陈小敏,张跃非,侍守佩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绵阳 621000)

香菇(Lentinus edodes),又名冬菇、香蕈、北菇、厚菇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近年来,香菇产业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 000×104人,是我国生产区域最广、总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之一[1]。

绵阳市平武县地处山区,夏季气候较平地凉爽干燥,生态环境优良[2],是中国大型经济真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大型真菌103种,可食用名贵珍稀菌类76种。该地区种植香菇的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平武县年产香菇菌棒2 500×104个,产值超2.5×108元,但常规种植只在秋、冬出菇供应市场,缺乏夏季耐高温主栽品种。种植户使用的菌种多是经他人介绍从外地购入,品种混乱、退化严重,多数菌种没有经过试验示范而直接进入生产应用,且盲目扩产、栽培模式落后,导致种植户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种植积极性不高,然而夏季香菇市场由于供应不足,价格高昂[3]。作者所在团队长期从事香菇新品种选育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旨在结合山区气候特点,通过前期从多省市引进香菇生产用种材料进行本地熟化,以期筛选到适合本地栽培的耐高温香菇品种,减少香菇搔菌烂棒现象给种植户带来的减产减收[4],提高种植户积极性,实现本地区香菇周年化生产,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地的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规程,为种植户增产增收提供理论基础,促进香菇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为4个中高温香菇品种,且抗杂能力较强。供试菌株情况见表1。

表1 供试菌株一览表Tab.1 List of tested strains

1.2 拮抗试验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拮抗现象普遍存在,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拮抗反应试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预测亲缘关系远近的方法。

经过拮抗试验发现,4个香菇品种中,两两间均出现有不同的拮抗现象,说明4个品种为不同的菌株。图1两两拮抗试验中的部分图片:

图1 部分拮抗试验图片Fig.1 Picturesof some antagonistic experiments

1.3 培养基配方

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去芽)200 g、葡萄糖200 g、琼脂20 g、水1 L、pH值自然。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采用“782011”培养基:杂木屑78%、麦麸20%、白糖1%、石膏1%、含水量60%~65%。

1.4 试验方法

引进来的4个香菇品种经转管扩繁满管后用于制作原种以及栽培种。

采用袋式熟料栽培,栽培袋规格为:18 cm×36 cm×0.005 cm聚丙烯,运用香菇生产上常规栽培方法拌料、装袋,经6 h高温高压灭菌后待自然冷却再接种,于21℃~25℃,空气相对湿度为55%~65%的发菌室排袋发菌。大约经过45 d时间菌丝满袋,再经过10~15 d,袋内菌丝基本达到生理成熟,进入出菇大棚,进行出菇管理[5]。

1.5 夏季栽培管理方法

由于夏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菌棒在出菇管理中很容易骚菌烂棒。本文中均采用立棒式栽培模式,菇棚之间保持相间距离以便提供良好的通风、采光、排湿条件,同时防止杂菌感染;大棚内棚顶安装喷雾降温设施,采用喷雾和注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分管理并揭去大棚外的塑料薄膜,并用5针遮阳网遮阴。

1.6 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供试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污染率、菌丝满袋时间、转色时间、菇蕾出现时间、第一潮菇时间以及子实体菌盖直径、厚度,菌柄长度、直径等农艺性状。计算公式:

菌丝生长速度(cm/d)=菌丝直线生长速度(cm)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菌株菌丝在培养皿中生长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供试菌株菌丝在培养皿中生长菌株X3菌丝浓白,绒毛状,边缘整齐,菌丝萌发速度快,无褐色液体分泌物出现,菌丝生长速度与其他3个菌株间差异不显著。

表2 供试菌株菌丝在培养皿中生长情况Tab.2 The growth of mycelia of test strain in petri dish

2.2 供试菌株菌丝在原种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由表3可以看出,4个供试菌株菌丝在原种培养基中,菌株X2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快,由快到慢排列为:X2>X3>X5>X11;4个供试菌株污染率都极低,只有极少数原种瓶有污染,可能与灭菌原因或者接种过程中的操作有些许关系;菌丝形态浓白、粗壮、活力旺盛,无明显差别。

表3 供试菌株菌丝在原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Tab.3 The growth of myceliaof thetested strain on theoriginal culture medium

2.3 供试菌株菌丝在栽培袋中生长情况

由表4可知,4个供试菌株菌丝在栽培袋中,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X2,由快到慢排列为:X2>X5>X3>X11,X2菌株菌丝体最先满袋,且菌包感染最少;菌丝形态无明显差别。

表4 供试菌株菌丝在栽培袋中的生长情况Tab.4 The growth of mycelium of the tested strain in culture bag

2.4 供试菌株子实体农艺性状

由表5可以看出,供试菌株X11出菇适应性温度最高,菌盖颜色深褐色,可以在30℃~33℃下正常出菇,供试菌株X2出菇温度次之。从子实体单菇质量分析,供试菌株X2质量最大,X5次之,两者相比差异显著。从菇蕾到第一潮菇出现,均在3~5 d内完成。

表5 供试菌株子实体农艺性状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agronomic charactersof fruiting bodiesof tested strains

2.5 供试菌株子实体经济性状

由表6可以看出,4株供试菌株子实体外观都呈圆形,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尤以X2菌株表现最佳、与其余3个菌株相比较差异显著,X5菌株次之。X11菌柄长度最长,与其余三者相比较,差异显著。

表6 供试菌株子实体经济性状比较 mm Tab.6 Comparison of economic characters of fruiting bodies of tested strains

3 小结与讨论

3.1 供试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经过在原种、栽培种阶段对4个供试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的比较,x2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浓密洁白,与其余3个菌株相比较差异显著;X5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次之,菌丝活力旺盛。

3.2 供试菌株子实体农艺性状比较

供试菌株X11出菇适应性温度最高,菌盖颜色深褐色,可以在30℃~33℃下正常出菇,但易丛生爆发性出菇,菇蕾数量较多,菌盖薄软导致单菇质量较轻[6];供试菌株X2出菇温度为28℃~30℃,子实体浅褐色,菌盖硬厚,菌盖表面多鳞片分布,且单菇质量最打,X5次之,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3.3 供试菌株子实体经济性状比较

4个供试菌株子实体外观都呈圆形,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尤以X2菌株表现最佳、与其余3个菌株相比较差异显著,X5菌株次之。X11菌柄较细且长度最长,与其余三者相比较,差异显著。从商品性状分析,X2、X5菌株商品性状优于X11菌株。

4 结论

引进的4个香菇品种,在完成拮抗试验的前提下,确定为4个不同的菌株。再在四川绵阳平武县海拔800 m的地区完成了3年夏季适应性出菇试验以及生产试验,X2菌株适应性非常强且子实体个大圆整、深褐色、菌盖圆球形、菌柄短、菌龄120 d左右,单朵或2~3朵生、畸形菇极少、菇体组织紧实,商品性状优良,受到种植户青睐,X5菌株次之,此2个菌株可以在绵阳地区作为夏季生产用种推广;X11菌株虽然能在30℃~33℃较高温度下正常出菇,但易“爆发性”出菇,菇蕾数量较多,导致产量、品质不如其他3个菌株,如若需要通过疏果来解决“爆发性”出菇问题,管理成本则相应上升[6];若不改善此问题,则会导致子实体菌盖薄软、菌柄细长不耐储存及运输,菌棒后期营养供给不足出菇潮数减少,因此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模式下,X11菌株出现的这些问题都可能是该栽培品种特性问题造成,可作为夏季生产用种储备。

猜你喜欢

出菇菌丝香菇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鸡菌菌丝体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探究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香菇接种三招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