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生态经济的生成逻辑、发展特点及战略选择

2022-01-01龙健民

青藏高原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青海生态

龙健民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 西宁 810001)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Boulding发表一篇叫作《一门学科——生态经济学》的论文,从而标志着生态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构建现代生态经济体系。2020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即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飞地经济。由此可见,青海发展生态经济是构建现代生态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保护地球第三极的重要内容,对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名片意义重大。

一、青海生态经济的生成逻辑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1]。

(一)理论逻辑

有学者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时机,总结出了一个基本经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到达1万~3万美元时,这个国家就会进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库兹涅茨曲线”拐点。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节点,国家会把更多的精力和GDP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必然成为国家政策的取向。从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兴起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汲取“八大公害事件”的经验与教训,纷纷转变发展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经济从传统型向生态型转变,从而使得生态经济在全球范围兴起。比如日本制定了“环保型农业”发展计划,美国公布了“环境质量激励项目”,奥地利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2019年青海人均GDP为0.71万美元,已经接近“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最低要求。无疑,青海发展生态经济从理论上说时机快成熟了。

(二)实践逻辑

首先,农牧业实践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2008年青海人均草场面积只有建国时期的1/3,90%以上的草场呈现加速退化趋势,“人草畜矛盾”十分紧张。甚至有人反映:现在牦牛的个头比从前小了一半。其次,工业实践方面。长期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让青海经济得到迅速增长,然而其背后却带来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2020年发生的“木里煤矿事件”,一些商人和政府官员勾结,打着修复生态的名义大肆破坏祁连山生态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调整经济发展思路,选择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成为青海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内在要求。再加上,2013~2018年青海民间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7.8%、21.5%、-4.8%、9.4%、1.2%和8.2%,民间投资的阶段性下滑要求青海省生成一批新的建设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下,生态经济成为必然选择。

(三)政治逻辑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三最”重要判断是习近平总书记依据青海资源优势及全国产业分工格局给青海作出的战略定位,指明了青海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向与模式。2020年中共中央把青海列入《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名单,主动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共中央和青海省共同选择的结果。

二、青海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特征

生态经济产业基础广泛,市场主体更是千差万别,有单个农户、家庭农场、村集体、企业、各级地方政府等。青海根据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生态经济以适合各种主体。目前已形成诸如“集体经济项目嵌入—生态经济模式”“现代集约型畜牧业生态经济模式”“清洁能源型生态经济模式”“林下经济模式”“生态农旅结合模式”“生态小镇模式”和“生态产业园”等多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看,青海生态经济形态多样,但也有其明显特征。

(一)规模特征:规模有限

青海发展生态经济的初始起点较低,考虑到迅速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现实需求,主动选择了成本较低的生态旅游作为突破口。相对于起点高的东部发达地区高端产业集群型生态经济而言,其产业规模明显带有规模有限性的现实特征。究其原因在于:一是未形成完善的生态经济产业链条。检视生态环境部批准建立的72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发现青海省没有一家园区进入行列。由此可见,作为生态经济重中之重的生态工业产业链条在青海还未成熟,不符合生态环境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立的基本标准。二是科技含量低,精品少。检视2019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青海省2019年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名单”,可知名单中的10家绿色工厂没有一家进入“全国500强企业”或者“全国企业科技创新500强”;[2]绿色园区也不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无疑,由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青海生态工业规模有限。即使在青海生态经济强项生态旅游方面,由于经营理念、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与世界知名的生态农旅结合样板台湾地区对比来说,在综合规划、竞争力和知名度上相差甚远。生态旅游存在精品太少、档次不高、规模有限的问题,没能让游客玩出花样,玩出学问。

(二)动力特征:政府推动

青海从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向,这个过程带有明显的政府痕迹。政府面对国家硬性生态环境保护约束,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短期内清除一大批落后产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空间。从2013年到2018年,青海工业增加值从1204亿元降至1159亿元,也就是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青海剩下来的基本是相对生态型的工业产业体系。在畜牧业方面,面对“人草畜”矛盾,青海则着力于发展以“草畜平衡”为核心的生态畜牧业。时间较短、任务较重,政府为追求速度和效益,强制性推动生态经济的全方位、多领域转型是青海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特征。其政府行为具体表现在:一是深化生态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生态文旅、绿色制造、生态补偿的政策和措施。以体制改革打破对传统经济的路径依赖,强制性转向。譬如在生态农旅、牧旅结合方面,政府通过修复与重构集体经济组织,并获取因组织体制创新而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及红利。二是明确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国家公园的总目标。一切产业发展都必须在打造国家公园的总目标下进行。三是筹集生态经济发展资金。近年来,在中央的帮扶下,青海为生态光伏、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等项目筹集了上百亿的资金,以大量资金投入引导产业缓慢转向。四是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弱化。政府行政力量在生态经济转型的逻辑起点通常具备高效的特点,然而这也容易导致后期青海生态经济形成对政府行政主导模式的依赖,忽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产业特征:高原特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省之间开始出现明显的省际产业分工趋势。一些省份在中央帮扶和自身努力下已经找到适合自身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海南省通过以自由贸易港为抓手破解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确立了自由贸易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宁夏回族自治区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了以中阿经贸论坛为平台的内陆开放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贵州省则依托高原冷凉气候寻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大数据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东部发达地区浙江也凭借科技、资金等优势走上了高端产业集群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可见,绝大多数省份都找到了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与模式,并凸显了自身的特色及优势。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吃饭,在生态保护硬约束条件下,青海在全国省际产业分工中如何定位?如何凸显自身特色?如何寻找一条适合青海的经济发展道路?如何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个难题成为摆在省委和省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并时刻拷问着执政者。然而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必须统筹考虑本地资源及区位优势。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是牦牛之都,是全国光照资源第二高值区,锂资源占全球60%,拥有三江源和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且人口较少。人口少、资源丰富的省情,决定了青海可以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强省、富省的目标。正是基于青海资源和区位优势,凸显青海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特色,青海选择了一条适合自身的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推动这种定位、理想变为现实,省委和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措施使青海形成了高原特色生态产业体系的雏形:一是大力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通过完善农牧业集约化的生产设施,引导农牧民建立合作社并走向组织化,支持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建立农牧业加工园区,更加注重推进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建设等措施,促进生态农牧业基本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二是聚力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制造、现代生物为主体的现代高原特色生态工业体系。工业是经济的脊梁,只有建立现代生态工业体系,青海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生态牌”才更有底气。三是以高原特色生态旅游为突破口。虽然青海确立了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经济的总体目标、理念和方向,但发展生态经济的动力生成和空间布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突破口的选择有两个前提:首先要见效快,其次是投入少。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相对生态农牧业和生态工业而言最具备上述条件,所以被选为突破口。

(四)空间特征:散点开发

散点开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空间布局上的散点开发。青海国土面积广阔,人口较少,且高原交通不便,经济密度低,这使得青海生态经济从空间格局上呈现散点开发格局,生产较为分散,交易成本较高。二是系统结构上的散点开发。从系统学的角度看,一个系统中的结构越复杂,则系统的功能和抗干扰能力越强。青海生态经济在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合理的问题,生态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较强,但处在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高端位置的生态工业明显偏弱,生态产业系统带有明显“散点”“关联度差”“脆弱”“简单”的特征。这导致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弹性力不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之所以呈现散点开发格局,其原因还在于:地方政府分散竞争的体制、高原地理环境、硬件和软件环境及产业悬崖式断层等一系列因素导致青海生态经济存在显著的市场分割,无法形成统一大市场。

(五)趋势特征:前景向好

之所以说青海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景向好具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基于与生态经济发达国家在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对比得出。从全球范围看,人口在几百万且以生态经济著称的有新西兰和瑞士。新西兰人口500万,拥有牧场13.5万平方公里,拥有4000万只羊和900万头牛,粗羊毛、羊肉、奶制品出口量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国,也是全球唯一一个依托第一产业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青海人口600万(2019年),拥有草场36.45万平方公里(接近新西兰的3倍),羊1300万只,牛494万头。刨除新西兰和青海草场质量上的差异,可以看出,青海和新西兰在生态畜牧业方面具有可比性。既然新西兰可以凭借生态畜牧业成为发达国家,那么青海只要用好草场这个优势也是有机会成为发达省份的。瑞士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但也属于高原和内陆地区,资源和消费市场劣势明显。但瑞士通过选择生态旅游、康养、生态小镇和生态高科技为突破口,从而成为全球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典型国家,其国家创新能力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这说明同为高原和内陆的青海只要找好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那么就可以和新西兰、瑞士一样拥有向好的发展前景。第二,青海已经具备生态经济前景向好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2018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是2013年的2.4倍。生态游、民俗游、乡村游在各地蓬勃发展。青海已经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制造、现代生物为特色的现代高原特色生态工业体系。青海是全国排名第一的集中式光伏发电中心,已经形成了光、水、风电互补的新能源发展格局。玉树牦牛和柴达木枸杞进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名单”,刚察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有机畜牧业基地。而市场消费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终极动力。虽然青海本省生态经济消费能力有限,但我国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国,可以为青海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

三、推动青海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前,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特别注意,纠正一些人在思想认知上的偏差;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家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尤其是瑞士、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要正确理解生态经济的核心要义

从前面有关生态经济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要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发展经济;二是要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发展生态经济要依托于理念、制度、技术及模式创新,以创新来获取新的利润空间和发展红利。三是要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也就是说发展生态经济的核心要义还是要落实到高端、高效产业的发展及科技创新上来。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没有厘清这个概念,对青海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偏差。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认知偏差:一种认知偏差认为只要依托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就能破解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认知偏差认为青海每年为全国贡献7000亿元的生态产品,只要国家落实生态补偿政策,青海就有足够的财政,人民也能富裕。这两种认知偏差的本质就是把青海生态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国家公园及生态补偿上。实际上,国家公园提供的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这两种产品都不具备排他性的竞争力。目前全国共有10家国家公园,不是仅青海拥有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供给明显大于需求。青海着实拥有干净的水和新鲜的空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也很大,然而空气和水属于公共产品,人们更愿意采取“搭便车”等方式使用这两种公共产品,而不愿意为使用它们而付费。虽然政府采取干预手段以解决其外部性问题,但全国有10家产品供应者相互竞争,青海不具备垄断性,可以确定能获得的生态补偿肯定有限。生态经济的核心要义还在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摒弃那种把生态经济发展寄托于不具备排他性的国家公园及产品上。当然这不代表我们要放弃国家公园,因为发展国家公园是青海的政治责任,不容推脱。

(二)更好推动生态小镇建设

生态小镇是突破目前青海生态经济散点式开发并走向簇团开发的重要手段。生态小镇在整个青海生态经济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增长极作用,生态小镇错落有致分布的空间格局,有利于物质、能量等的集聚与流通,促进了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关联性,增强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城镇化理念下发展生态经济,青海已经出现了一批旅游小镇、体育小镇、民宿小镇等各种形式的生态小镇;然而和德国及瑞士这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小镇相比,无论其规模和质量都相差甚远,甚至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生态小镇发展的理念,更别谈生态小镇规划。我们必须坚持以生态资源为底色、以生态产业为基础、以生态文化为特色、以生态技术为支撑,注重生态小镇生产、生活及娱乐功能的合理布局,打造具备趣味性、可停留性、观赏性、休闲娱乐性、实用性等特性的生态小镇。

(三)强化科技创新对生态经济的支撑力度

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其核心要义就在于科技创新。要彻底破解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

当前,第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生态牧业提质增效?青海虽然和新西兰一样拥有丰富的草场优势,但为什么青海没有和新西兰一样成为生态畜牧业强势区域?曾经的新西兰也面临着与当前青海一样的发展瓶颈,畜牧业的发展让新西兰出现草场退化、生态破坏的问题,新西兰也采取了“草畜平衡”策略,即以草的量来确定放牧的数量,从而有效保护了草场。但这种本质上是“堵”的“草畜平衡”策略不是长久之计,虽然保护了环境,但客观上抑制了畜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新西兰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大力推动人工草场的发展,大幅度地增加人工草场的占比,同步提高草场的质量和牧草的产出量,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草场的载畜量,结果成就了新西兰全球畜牧业强国地位。虽然近年来青海通过牧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并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红利,但很快就遇到发展瓶颈,因为组织管理体制创新所拓展的空间和红利很快达到了其可能的上限。下一步如何走?如何拓展青海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只有借鉴新西兰的经验和启示,从“草”下手,深入研究适合青海高原特色的牧草科技,大规模增加“人工草场”,才能彻底破解青海生态畜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有一种观点认为:破解生态畜牧业发展难题可以通过现代集约化养殖。但畜牧业大国强国有几个不是户外养殖?集约化养殖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破解肉质下降这个问题。

第二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是:青海生态工业链条如何完善?针对青海生态工业链条的短板,及科技水平低且短期内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引进外援,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拓宽生态工业网络体系;另一方面要自力更生,要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完善科技投资体制,采取更具有激励效应的科技分配机制,创造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引导科技创新人才突破生态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短板。

(四)提高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质量

生态旅游是青海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然而其发展也面临着整体规划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意识淡薄、项目主题不突出、创新不够、深度体验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诸多问题。如何增加游客体验,让玩成为一种学问?让游客在深度体验中付费?考验着生态旅游管理者的智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台湾生态旅游发展经验,因为台湾生态旅游竞争力之强是世界少有的,总结其经验和启示可以给予青海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不少的政策取向。一是要更加注重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意性。要以持续的创新和创意来持久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不能让游客只局限于观赏,任何一个生态旅游项目如果只是简单的观赏,最多一两个小时就会结束,而且风景雷同,不具备排他性的竞争力。要学习台湾生态旅游经验,研究游客爱好,不断创新生态旅游体验模式。比如烧烤区,可以让游客体验土窑烤红薯、土窑烤鸡的乐趣;钓鱼区可以让游客体验捉鱼、捕鱼的乐趣;动物区可以让游客与动物有亲密接触的机会,比如骑马、抱小刺猬的机会,也可以让小朋友有体验喂牛、挤奶的机会。总之,通过创意增加生态旅游吃喝玩乐的环节并让游客深度体验为此付费才是克服当前青海生态旅游项目单一的王道。二是要提高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三是要科学定位,主题鲜明。

从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向,是中共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准确把握青海经济发展形势而采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当然,生态潜力的发挥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付出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转型成本。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青海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大美青海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青海行七首(录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