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01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髋部精细化骨折

罗 颖

(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 ,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

髋部骨折属于一种老年致命性损伤,该病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并且还会对患者未来的生活能力造成影响。该病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部分老年人都合并骨质疏松症状,病情进一步进展后还会累及患者髋部,对正常结构造成严重的损坏,直到患者骨折的发生。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而言,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极为困难,普通的护理工作难以满足要求。精细化护理属于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其中包含有饮食护理、血运观察护理、功能锻炼护理等,其本质属于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案,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便利性的服务,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工作质量。本研究特对本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探究精细化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样本选自本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总共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介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之间,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当中,取50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在61岁-81岁之间,平均为(68.1±2.2)岁。对照组患者当中,取5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在61岁-82岁之间,平均为(69.1±2.1)岁。研究开始前,所有样本均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一般资料数据上2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不影响本次研究科学性,可以比较。

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医师详细了解患者疾病病情,密切关注患者的疾病情况、精神情况和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掌握手术过程当中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并且随时准备开展急救措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相关材料、器械的准备。(2)心理护理方案: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对患者的焦虑、不安、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观察,避免患者由于担心手术疼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而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对其进行缓解,给予患者足够的手术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耐心、热情的态度来讲解手术方案,尽量采用患者能够听懂的语言,避免出现专业用语,让患者能够更加了解手术室的环境,给予患者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采用轻松愉快的情绪面对此次手术,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实施。(3)精细化护理:对于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而言,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血管硬化缺乏足够弹性,为患者输液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疾病需求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其中1条作为输入平衡液之用,另1条则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输液降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消除患者的疾病症状。为了进一步预防感染,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注射抗生素预防出现感染,另外手术还需要尽量在流动手术室进行实施,所有手术器械和药物都需要进行灭菌消毒,控制手术室的人员数量,在手术过程中嘱咐医师保持轻适柔和的操作方式,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的伤害。对于手术麻醉方式的实施而言,护理人员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在麻醉期间注意对患者呼吸指标、心率指标、面色指标、脉搏指标等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的体温,采用毛毯和棉被遮盖患者,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36℃左右,手术室湿度需要控制在56%左右,在输液和输血操作时需要注意加温操作,尽量降低患者皮肤暴露情况,注重隐私保护工作,避免体温过低。另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体征,如果出现心率过速、血压过低症状则需要立即告知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4)术后精细化护理:首先为患者提供饮食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和骨折恢复,让患者多摄入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在手术当天还需要予以患者流质食物,并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在术后3天摄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在患者卧床休息过程中,保证患者平卧位,并进行牵引锻炼和引体抬臀工作。由于患者体位受限的因素,容易出现血液淤滞,护理人员要增加对病房的巡视次数,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情况。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在术后4天内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在卧床时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部位的运动,并且进一步进行平衡训练和下床活动。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髋部骨折发生的因素,消除围术期的不良情绪。

3 观察指标:(1)生活质量评分(参照简易生活量表来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包含有躯体活动评分、生理能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精神状态评分等4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2)术后疼痛情况(参照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来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3)并发疾病发生率(压疮、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

5 结果

5.1 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躯体活动评分为(86.1±8.5)分、生理能力评分为(87.0±9.1)分、心理状态评分为(88.1±8.1)分、精神状态评分为(87.5±9.1)分;对照组患者躯体活动评分为(69.2±9.6)分、生理能力评分为(70.4±10.0)分、心理状态评分为(68.4±10.4)分、精神状态评分为(69.7±9.7)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

5.2 2组术后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为(4.91±1.07)分、骨折部位愈合情况为(58.5±9.3)天;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为(8.15±1.14)分、骨折部位愈合情况为(79.5±11.1)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

5.3 2组并发疾病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中压疮出现1例、切口感染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0例,并发疾病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中压疮出现4例、切口感染出现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2例,并发疾病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

讨 论

髋部骨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对于80岁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而言,在临床保守治疗过程中,1年内的死亡率在50%以上。近年来,对于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已经逐步由保守治疗方案转化成为了手术治疗,通过大量研究得知,在外科手术后不需要长期卧床,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因而,对于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而言,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是保障其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1]。

精细化护理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案,遵循“知、行、信”的康复理念开展护理措施,分不同阶段来开展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主动消除患者围术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发现其中存在的潜在隐患,并及时地进行处理[2]。在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从患者入院、术前、术中、术后等康复阶段采取护理,为患者提供精细化、全方位的护理操作,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另外还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一个规范标准的护理模式。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而言,临床发病率也比较高,属于一种低能量骨折外伤,对患者的损伤比较严重。但是其具有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的特性。而采取及时的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痛苦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从发病部位的身体结构上看主要是由坐骨和耻骨、髂骨组成[4]。并且髋关节在生活中总的活动力度比较大,负担着患者大部分的身体重量,因而很容易出现损伤。另外老年患者的身体骨质也比较脆,各个器官都处于退化的程度。而在治疗过程中予以精细化护理服务,能够为患者提升全面的护理,进而提升患者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减轻疼痛症状。在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增强其对于骨折疾病的了解,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进行主动积极的沟通,在交流过程当中引导患者说出心中的苦闷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在手术后还需要定时嘱咐患者翻身,适当对患者背部轻拍,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出现并发症[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躯体活动评分、生理能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精神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骨折部位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疾病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并发疾病发生率为20.0%,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

研究表明,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当中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缓解患者疼痛感,还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状。

猜你喜欢

髋部精细化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