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有效体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1-12-31闫小明游杨玉功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目标素养

闫小明,周 游杨玉功

(1.南阳理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 河南 南阳 473004;2.南阳理工学院 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育不可或缺。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增强青少年体质,还能增强其拼搏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近年来我国学生的身体状况日趋下降,这一事实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校体育的有效性较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1]。目前,体育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类型逐步多元化。体育中的诸多运动项目不断进入体育课程内容中,这种体育课程内容逐步拓展的趋势,客观上要求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分析体育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以期对体育教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搜集有关核心素养、体育教育有效性等方面的文献和资料,作为主要的参考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专家访谈法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体育知名专家、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交流访谈,了解他们对体育核心素养的认识,探讨落实有效体育教育的策略。

二 结果与分析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是关于教育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期望学生得到的学习结果。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育活动以教育目标为导向,而教育目标是在教育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随着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体育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的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发展过渡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如何把已经编制好的体育课程与教材付诸实施,使其成为促使学生发展的工具和学习的资源,这就牵涉教育方式的问题。教育方式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三者的中介和桥梁,是把已制订好的教育内容付诸实施的动态过程。因此,体育教育能否成功与教育方式的选用得当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教育方式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极大地影响着教育效率和教育效果。

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只有确定好正确的教育目标,才能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教育目标就像是射击标靶,只有确定好适宜的标靶,射击才能有方向性、目标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主要分为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教育目标也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长远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教育内容设计

有效的体育教育就是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达到一定的课堂密度,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如毅力、团结精神等[3]。教育的内容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教育内容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背离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要从整体观上来设计教育内容。比如说篮球的运球动作,不能只有简单的原地状态下的运球,还需要熟练掌控行进过程中的运球练习;足球的传切配合,不仅需要传球的准确性,还需要同伴的传跑时机等。

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非常重要,教育内容设计和教育方式的安排都要以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学生的兴趣是教育有效性的基础之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学习教育内容,从而取得良性循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多以游戏为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展开教育。除了游戏,在对抗性的项目中,也可以用体育竞赛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设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以教育目标为中心的基础上,还有场地、器材的限制,也有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等的制约。教育目标的设定要以学生的现状为基础,要让教育目标处于学生跳一跳能触摸到的范围,那么教育内容的设计同样也是如此,设定的教育内容较难,学生完不成任务,达不到教育目标,教育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提高体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体育教育通常以活动、游戏或其他辅助手段等外在形式,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自由、愉快、创造性地参与体育项目,在快乐与满足的体验中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体育最初就是基于生活、生存的需要而开展起来的游戏,体育实际上就是“玩”的艺术。“玩”就是体育的灵魂。当然,“玩”不仅仅是单纯追求愉快开心,还应做到寓教于乐,体验过程的艰辛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在“玩”的过程中,体育教师是核心和关键。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材分析能力、教育设计与创新能力、教育组织与管理能力、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都是保障学生能够玩得起来的关键要素,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素质和能力。

(1)提高兴趣,激发热情

兴趣是体育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体育练习、训练的前提条件。教师要采用各种措施和方法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老师运用游戏形式开展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篮球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球绕杆、运球接力、运球投准、运球搬物、1vs1运球突破等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体育课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而且在持续的练习过程中,体育教育的目标也慢慢地可以达到。

(2)增加游戏种类,充分利用资源

体育游戏的开发要符合参与者的实际情况。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在体育课堂上自由活动,不受课堂的各种束缚。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发挥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潜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征有一个清楚客观的认知,使体育游戏的选择为参与者所适用。体育游戏教育资源的拓展既要来自现实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教师对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全面,增加体育教育中游戏的种类,以此实现体育教育的教育目标。比如,田径教材可以改编成趣味田径;球类教材可以调整难易度,实现比赛化与趣味化;武术教材可以生活化和情境化等。当然,游戏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树立规则意识,游戏的规则不得随意改变和突破;其次,要有组织纪律意识,纪律和规则一旦宣布,就必须无条件执行;再次,要有团队意识,大部分游戏都是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学生必须要有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最后,场地器材也是重要因素,既要保障安全,还要有趣实效,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进行体育运动前,首先要进行准备活动,如徒手操、慢跑,但这些传统的固化的准备活动,会产生一种沉闷、无趣的活动氛围,学生慢慢地对这些准备活动越来越没有兴趣,逐渐变成厌倦上体育课。所以,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上体育课前,体育教师可以教学生做不同的游戏,如“撒网捕鱼”“听数抱团”“贴烧饼”等,这些活动不但可以非常有效地达到热身效果,还可以丰富体育比赛内容,达到健身的效果。

众所周知,跑、跳这些最常见的体育动作是非常单调的,学生长期练习这些动作还会让学生感到无聊、疲劳,但是如果将跑、跳等动作与游戏相结合,不仅可以活跃体育课堂的气氛,还能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民间体育游戏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将现有资源巧妙地运用到实践中。民间的很多传统体育活动都可以利用进来,如“踢毽子”“打陀螺”“大丰收”等游戏活动,通过改编并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扬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使它们在体育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当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自然地理资源开发爬山项目,利用地方水资源开发游泳项目等。

(3)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竞赛是学生喜欢的具有一定实效性的一种教育方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效提高教育目标的完成效果。学生们天性活泼好动,渴望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他们通过团队协作,默契配合,更加高效地完成比赛任务,获得胜利的荣誉感,从而赢得老师们的赞扬。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可充分利用竞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热情。

(4)积极评价,培养自信

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评价策略进行体育教育。评价是双向的,一是学生评价老师,二是老师评价学生。在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中,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鼓励他们对老师进行评价,并向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建议,改善调整课堂教育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中,老师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因为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能力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评价时,老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尤其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如此一来,实效性体育教育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5)重塑价值认知

学生要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体育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改变自身对体育活动的偏见,有些同学认为体育就是散散心,这是对体育的误解[5]。体育教育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育”。体育教育尤其能够培养和强化青少年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意志坚强的人不仅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更有勇气去克服面对的困难,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某种目的。体育教育是锤炼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坚强的意志不仅对学生自身的身心有利,也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三 结论与建议

综观全文,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与建议:其一,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高教育目标的明确性、教育内容的精确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实效性,是提高体育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其二,体育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课堂上和课余活动中要增加以游戏、竞赛等为载体的教育内容,同时辅以积极的教育效果评价,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育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目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