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新格局背景下我国乡村内循环阻塞问题及其破解思路

2021-12-31卢国显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双循环农村经济

卢国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治安学院 北京 100038)

一 双循环新格局的含义及其研究状况

2020年中央提出建设双循环新格局,用以应对外循环和供给侧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和美国以贸易战的形式所施加的压力。在经济发展模式由外循环为主向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之后,有必要对可能影响双循环战略推进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尤其需要对被忽视的乡村社会存在的阻塞因素和环节分析。只有对这些影响因素和阻塞环节进行分析之后,才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政策,推动经济链条的完善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于双循环的含义,经济学界普遍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界定。如,陆岷峰、周军煜认为,经济内循环是指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有序衔接且周而复始的国内经济活动循环体系[1];黎峰认为,国内循环(Domestic economic cycle,D)是指整个生产流程在主权国家内部开展并完成的经济系统,而国际循环(International economic cycle,IC)是指国内生产流程借助了国外原材料、国外生产制造或国外消费市场开展并完成的经济系统[2];周曙东等认为,国内循环(Domestic Circulation) 是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链条都处在国内,产业链上循环的要素与产品都是在国内生产的,而国际外循环(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则指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的链条完全处在国外,要素与产品都是在国外生产的[3]。从上述定义可见,对于内外循环定义的理解还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的解读。

经济双循环格局的调整是一个涉及社会各个系统的全局性战略,对于双循环格局的理解必须具备整体思维。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看,所谓“内循环”,就是以完善国内经济体系为主,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系统改革相配合的社会各子系统能量相互交换的过程。内循环包括文化体系、社会系统、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之间六种因交换资源和信息而形成的循环以及各子系统内部的循环。当然,它也包括跨城区的城乡循环、跨地域的全国性的大循环。乡村内循环主要是指在一个乡镇政府管辖区域内与国内大循环系统相一致的经济体系。

所谓“外循环”,就是以进一步完善国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体系为目标,实施全方位的国与国之间信息与能量“输出—输入”的新模式。新的外循环包括基于国内经济内循环发展目标的国际经济体系构建,基于政治一致性的国际政治共同体建设,基于制度一致性的国际联盟建设,基于文化、心理一致性的区域文化共同体建设。新的外循环将立足于国内社会大循环的现实需求,摈除与国内建设目标不一致的国际制度、组织体系与行动方案,着力构建基于政治、文化、经济三轴心协调一致的现实的国际循环网络。

国内学术界有部分学者对于双循环实施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或阻塞环节进行了研究。蒲清平、杨聪林等人指出,现在有必要下决心对长期以来阻碍国内经济循环、老生常谈的结构性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进行“动手术”[4]。有一部分学者建议通过人才、教育、社会保障等非经济因素的改革加快双循环新格局的建设,如,黄群慧指出,在公共消费方面,我们应增加在教育、医疗、社保和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提升民生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为持续释放居民消费需求创造条件[5];袁国宝指出,“营造适合于创新的教育和科技环境,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6];彭小兵、韦冬萍指出,“双循环”新格局需要产业升级,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背景下需要有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工程师、科研人员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而这些建设人才的来源主要依靠国内教育,因而,要以促进教育公平来激励、强化低收入家庭对后代教育的投资,提高教育回报率,以培养出一支庞大、高素质的劳动力后备军,积累人力资本;李猛指出,我国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影响人才流动、培育、评价、激励等方面的障碍,采取更加便利开放、行之有效、积极主动且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自由流动和良性循环内在优势特性的人才制度体系[7];靳文辉、苟学珍指出,从干预型政府向规制型政府的转变,市场规制法也需要制度供给与规制变革的同步推进,以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良好的经济法治保障[8]。

由此可见,目前学术界对于双循环新格局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方面。对于影响双循环实施的观念、经济结构、社会分层与流动、循环动力等因素的研究较少。

二 双循环战略实施面临的阻塞点分析

双循环新格局在我国广大农村推行中必然要解决各种要素在循环中所遇到的障碍问题,如思想观念僵化、乡村经济结构不完整、社会固化和社会流动障碍、循环动力障碍和制度障碍等核心问题。

(一)思想观念僵化是实施双循环战略必须克服的主要障碍

思想观念僵化将是影响双循环新格局实施的首要障碍性因素。双循环战略的实施首先要建设一套跨越地理区域、城乡社会、国内外的经济体系。建设生产循环、分配循环、要素畅通流动、消费顺畅的经济体系是双循环建设的理想目标。在推行新战略之前,我们需要对可能制约双循环实施的陈旧思想观念进行重新认识。除了“城市优于乡村”和“乡村依附于城市”的固化思维与习惯性认知[9]外,我们还普遍存在一些僵化的思想:首先,忽视第一产业、重视第二、三产业的观念对于双循环战略的实施将产生不利影响。在任何技术条件下,第一产业都是整个经济链条的基础。尤其是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基础。如果在思想上轻视第一产业,过分强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势必导致第一产业投入的降低。第一产业的衰落必将影响内循环的顺利实施。其次,错位的分配观。在分配领域存在过分强调收入差距的社会引导功能,忽视了贫富悬殊可能诱发的阶层冲突,结果导致当前基尼系数超过了0.4的警戒线。其三,畸形的消费观。消费强劲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重要标志。一个正常运行的经济体,通常居民的积储和消费之间是大致平衡的状态。然而,近十几年来,在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等观念的误导下,“负债—超前消费”成为许多人的消费形式,最终变成了房奴、卡奴等,导致合理的“积储—消费均衡”难以维持。这种不健康的消费观非常不利于建设均衡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循环体系。

(二)乡村经济结构制约双循环的实施

乡村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双循环的重要因素。乡村经济结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业结构不完整。我国大部分乡村的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其次,收入结构不合理。当前大多数乡村居民的收入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农业生产收入、社会保障性收入所占比例都非常小。再次,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乡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状态。住房消费占据家庭消费的核心位置,其次是车辆、子女教育、医疗消费。在个人进修、购置文化用品、娱乐等项消费所占比例非常小。复次,人口结构不合理。众所周知,由于乡村大部分青壮年人口流入城市打工,或购房居住或租房居住,在乡村居住的人口主要是年龄较长的村民。人口结构不完整对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经济发展和其他公共事业运行的制约非常大。最后,技术结构不合理。我国广大农村的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农业技术普及程度非常低,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多数仍然依靠传统的生产技术,机械化程度更是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整体上处于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状态。以上几个因素将严重制约双循环关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影响经济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顺利流动与交换。

(三)社会阶层固化和社会流动障碍

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出现了阶层固化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现了强势精英群体,这个群体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中央有关政策的制定,导致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两大政策目标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进一步导致底层社会逐渐形成,社会出现了断裂[10]。由于居住隔离、阶层认同形成、阶层流动减少和阶层再生产,导致社会结构出现了定型化趋势[11]和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化,由此造成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关系不同程度的紧张,社会矛盾激化。尽管中产阶层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比例较小,下层向上流动机会减少,并伴有阶层利益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12]。由于阶层固化和向上流动减少的原因,乡村流入城市社会的人口并不能十分顺利地融入城市高层阶层。于是,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出现了由城市市民、农村户籍居民和游离于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农民工所构成的“三元社会结构”。第三元的农民工是我国城乡社会最富有建设意义的一个特殊群体。双循环战略的实施,必然要想办法解决农民工的流动问题。

(四)循环动力障碍问题

双循环战略必须要面对循环动力问题。所谓循环动力就是推动城乡经济要素由生产向消费流动的推动力。目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解决的重要阻塞问题就是动力不足。双循环动力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公共服务建设推动力不足。由于财源不足及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政府均有负债,从几百万到数亿不等。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对于落实双循环新格局任务基本是有心无力。其次,乡村治理体系僵化、老化、固化现象制约了双循环战略在农村的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的僵化主要是指乡镇干部、乡村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困难,表现在一是乡镇政府干部不愿意在乡村地区工作,工作积极性较差;二是村庄“能人”不愿意担任村组干部;三是村组干部出现家族化、世袭化现象;四是党组织与乡村居民联系不紧密,出现乡村社会的分层现象。再次,乡村整体上消费能力不强。尽管党中央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解决了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但由于农业生产收入太低而其他收入渠道不稳定等原因,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最后,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减少且质量较低。具体表现在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经商务工,而且他们的孩子也随着父母进入城镇居住求学,剩下居住在农村的多是不愿意离开本村的老人或暂时没有条件离开村庄的部分劳动力,这就减少了相当大一部分劳动人口,造成居住在农村的人口总量持续下降,再加上养育孩子成本的逐年攀升,农村的育龄夫妻也不愿意多生孩子,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不但如此,由于人口总量减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源不足,进一步导致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而农村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更是无从谈起。这些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持续、有效提高。简言之,现有乡村居民的素质不能满足推动双循环战略实施的需要。

(五)制度建设问题

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央的总体发展战略。但农村、农业领域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将延迟双循环战略的推进速度,削弱新格局的实施效果。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制度建设滞后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首先是土地管理制度。众所周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已经实行了四十多年,这项制度的核心是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随着大量乡村人口进入城镇经商务工,他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但承包的土地依然在他们手中掌握着。这些年尽管实行了较为灵活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政策,如土地流转等,但依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发展的要求。所以,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新的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一致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是社会保障制度。伴随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必将有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而进入城镇生活。农民在失去土地这个赖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后,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障农民的生存发展需求就是当务之急。这些政策应当涉及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扶贫、救济等方面的制度。最后,社会组织制度。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委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配合的城乡治理体系是总体治理目标,其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区自治是重点。目前,相关的制度建设影响了村民各类经济合作社和各类社会事务理事会等乡村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致使它们还不能作为双循环战略的推动力之一来支持新战略的实施。

三 促进经济双循环顺利实施的政策思路

(一)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是推动双循环战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条件

首先,我们必须强调我们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允许有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存在。当然,为了保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应该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成分占次要地位。这是重要原则。

其次,为了内循环的顺利实施,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经济观念。第一,在理念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理念。尤其在生产领域,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把农业作为“双循环”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合理布局一、二、三产业;坚持区域均衡发展理念,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坚决杜绝各地摊大饼式的经济发展思路。第二,在分配领域,采取必要的财政金融政策,调节不合理的财富分布结构。一方面要逐步实施一体化的公民保障制度,稳步提高中产阶级的财富拥有量,加大对社会底层的福利供应,尽可能减少他们的民生开支,减轻生活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创新个人所得税和加快制定房产税、车辆税、奢侈品消费税以及遗产税等,平抑暴富阶层的财产拥有量。第三,在消费上,强调要回归传统的消费观,提倡勤俭节约,提倡“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鼓励“光盘行动”,反对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等“寅吃卯粮”式的消费理念。

(二)调整经济结构,为双循环的实施提供机构性支持

如前所述,乡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现象表现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消费结构、收入结构等方面。为此建议:第一,在双循环战略的思维下,我们应该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对于适合土地连片经营的中原地区和东北平原等地区,以乡镇为单位,推行合作社经营模式,为机械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便利;提倡因地制宜地安排产业布局,实施区域性的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工农融合,建立区域化的国内大循环布局。第二,纠正不合理的消费结构。要努力降低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巨大开支,延长义务教育阶段时间,降低农村青少年辍学、失学比例,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遏制医疗领域市场化趋势,实行国有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在农村实行低费甚至免费医疗,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客观面对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社会特征,做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第三,做好双循环新格局与扶贫攻坚工程的衔接工作。在乡村人口城镇化、社会保障均等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前提下,既要增加乡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性收入,又要稳定甚至提高他们的劳动收入水平,保障乡村居民的“收—储—支”平衡,引导农村居民在文化、教育、健康、娱乐等领域扩大消费,为双循环战略的实施积蓄能量。第四,尽快增加人口总量、调整人口结构。建议在农村落实完善“生育三胎”的配套政策,以增加农村劳动人口的供给;同时在农村现有劳动力总量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和打工技能化的要求。第五,全面推广农业自动化、机械化、数字化、科学化水平。围绕应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标,全面改革农业、农村管理体制,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经济内循环的效率提升做准备。

(三)化解阶层固化障碍,创造宽松的流动环境

阶层结构固化、人才滞留将不利于处于底层社会的乡村居民的正常流动。所以,为了经济内循环顺利实施,必须打破固化的阶层结构,创造有利于人口流动的社会环境。第一,重建系统的教育体系,推行大众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制度,中止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改革,让适龄青少年机会均等地接受应该接受的中、高等教育。第二,建立开放的人才任用制度,重视实际才能的培养和使用,采取灵活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将实际才能作为就业领域、职业技能评聘中的条件,破除以僵化条件为标准的人事制度。在公务员等职业准入考试中,为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开辟考试外的录用途径。第三,做好城市新市民的安置工作。城镇化不单纯是人口的集中,而是城市所有居民共享城市文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创新管理制度,帮助城市新市民和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各个领域。

(四)建立富有朝气的循环动力机制

对于乡村社区建设建议:第一,顺应乡村人口减少和城镇化、现代化的要求,实行新的乡村管理体制,即乡村社区制。为此,应建立随进随出的动态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城市入户限制,尽快安置城市新居民,鼓励农村居民入住城镇,为农村新型管理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第二,出台住房建设政策,对于常住人口稀少的村庄,限制建房;采取合理的土地置换政策,鼓励、激励人口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建立新型居民区。第三,在新型居民区推行城市管理的社区制,使这些新型居民区的社区治理逐步走向正规化组织化。第四,转化管理机制,扶持乡村经济合作社、新型社会组织建设,逐步建立乡村自治体系。

四 结论

双循环新格局是为应对国际局势变化,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综合性大战略。经济双循环战略表面上看是构建国内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等经济链条建设的经济行动,实际上它是既包括经济行动,又包括政治、社会、技术、制度等领域改革的系统工程。乡村内循环是经济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双循环战略实施前期必须重视的环节。双循环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助于解决乡村经济内循环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痼疾。反过来,乡村内循环堵塞环节的解决,必将有利于双循环战略在农村地区的实施。

猜你喜欢

双循环农村经济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