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实效性的三个维度
——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

2021-12-31安士伟熊项斌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劳动思政

安士伟, 熊项斌

(1.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2.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4)

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时不我待。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大力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深化高校内部改革特别是教学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应有之义。

一 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专业是高校自身发展的“生长点”,也是高校和社会的重要接口。优化专业设置,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先导工程,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效性的源头工程。

(一)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

1. 根据社会需求建设新专业

专业设置一定要树立精准思维,主动对接社会,契合社会需求。要克服随意性,避免贪多求大、盲目开设专业。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要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自高校扩招以来,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存在着“跟风”行为,盲目地追捧所谓“热门”专业。一味开设“热门”专业,必然会导致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办学资源浪费,就业供需结构矛盾加剧。尤其是在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的情况下,不从社会需求层面上研判,盲目开设新专业,只会使教育资源浪费,降低毕业生就业率,加剧人力资源市场上供求不平衡问题,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和1838个细类。面对众多职业,却仍有部分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就业质量更是无从谈起。就业质量从根本上看体现的是毕业生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薪资待遇、就业地域、单位性质、职业提升空间等均是就业质量的体现。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匹配度不够。高校专业建设要在深度调研基础上制定长远规划,以制度规范专业建设,以制度保障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以制度抑制二级学院盲目扩规模、跟风上新专业的冲动。要按照OBE理念,关注社会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及时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才能不断提高毕业生与社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促进人才供需平衡。

2.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专业建设适应市场需求,不仅要善做“加法”,更要敢于做“减法”。高校要不断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形成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引领带动高校做强主干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坚决淘汰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对于一些连续生源不足、就业率低和整体就业质量低的专业,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及时调整。若开设专业只增不减,一味求大求全,会严重影响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适应市场需求,持续推进新工科建设,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依据“亲近产业、面向应用、强化实践、凸显能力”原则,按照“做强传统工科,发展新兴工科,做优特色学科”的学科专业建设定位,先后增设了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学校按照“以工为本、产教融合、集群发展、资源共享”的原则,2019年对学科专业进行再次优化调整,把原来的16个教学院重组为13个,停招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7个专业及方向,重点打造智能制造、光电信息、土木建筑、智慧康养、区域电商、文化传媒六大专业集群,凸显了工科特色、南阳特色、应用特色。

(二)专业设置要体现时代要求

1. 新专业要支撑国家的发展战略

体现时代要求,强调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要能够下好“先手棋”。高校专业设置,要关注社会产业发展,面向战略性新型产业即未来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培养专门人才。现实社会中,一些毕业生因为专业不对口导致的就业创业质量不高,暴露出来的是很多高校专业设置明显滞后而“慢半拍”,不能及时反映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想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设置工作一定要增强时代性,体现时代要求,要瞄准战略新兴产业。

高校专业设置要体现时代性,就是要善于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运用好本科专业发展和评价机制,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探索专业调整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高度对接的新途径。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当前形势下,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也必然催生“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机器人工程”等相关新型专业成为新的专业成长点。2020年,教育部新增设的专业主要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人工智能专业,全国共有130所高校新增了这一专业。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正是在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获批新设“人工智能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等新工科专业,不失时机加地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2. 按照新要求升级改造传统专业

高校在增设新专业时,若不进行市场调研,又不结合自身实际,为蹭“热点”而开设“热门”专业,不仅无益于学校发展,更可能影响学校就业率,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即失业。南阳理工学院在申报“四新”专业(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时,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进行理医结合、工医结合、工文结合改造传统专业,实现了对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并达到“四新”专业要求。比如,南阳理工学院瞄准智能制造的需求,改造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在焊接的基础上,发展机器人焊接方向,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上供不应求。南阳理工学院还将数理学院与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结合,对应用统计学专业进行改造,把应用统计学与大数据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与数据分析能力,实现了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大幅提升。

(三)专业设置要立足学校实际

办出特色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最根本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具体到某一个学校,就是要立足自身实际以谋求高质量发展。细化在学校专业建设上,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不指望一下子就能抱个“金娃娃”。高校要立足办学积淀、所依托的行业背景和地方产业发展的布局,根据已有师资条件、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围绕产业链,以打造专业群为目标建设专业,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2020年教育部备案撤销的518个高校本科专业,部分高校主动申请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产品设计”等热门专业,折射出一些高校在以往本科专业设置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度“蹭”热点、上“时髦”专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一些高校没有真正从自身办学实际出发对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进行审慎考察。高校专业设置要把社会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更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合理配置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学科群下的专业群,努力培育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群。南阳理工学院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在新一轮专业调整后,主动停招就业率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的相关专业,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专业。目前招生专业总数有49个,省级一流专业已达10个,同时在建的7个校级一流专业将直接冲击省级一流专业,未来省级一流专业将达到17个。通过专业调整和优化,凝练了专业特色,凸显了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提高了对南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二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专业竞争力

专业竞争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效性的“压舱石”,所学专业很大程度上关联着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课程是对受教育者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综合,在受教育者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就是要通过深化课程改革,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专业竞争力。

(一)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多年的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这四个80%表明,在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至关重要,对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我们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方向目标。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在培养大学生坚定理念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更多的思政“元素”,引导专业课教师时刻不忘育人初心,从而寓思政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夯实专业基础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在70%左右,这说明,从业者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才能胜任相应的职业岗位,才能完成某种职业活动。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决于其专业能力,而专业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专业基础知识。因而,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工科专业,专业基础知识在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是重中之重、不可替代的。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要不断夯实大学生的专业基础功底。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建设,但一些学校对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技能培养不配套;一些高校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制约了大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为配合专业调整,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强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以课程改革为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立项建设26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学校出台《南阳理工学院“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于12月开展了第一批立项工作,立项建设76门校级一流线下课程。2020年启动“2021版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工作,按照《本科专业类质量标准》和OBE理念,对课程体系再一次进行了重构。2020年,南阳理工学院申报省级一流课程26门,24门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全校30项省级一流课程的绝大部分课程,均能支撑大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三)提升专业技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专业技能培养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就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应用型地方院校而言,尤其要把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1.开展专创融合教育

专业技能通常指从业者具备的技术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受教育的程度、工作经验,包括就业后各种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知识是专业技能的基础,而专业技能是专业能力在具体活动中的体现。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重要前提。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专创融合教育,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深入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课课程体系,开发专创融合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如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与创业就业教研室合作,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在专业实践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契合度,有效解决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两张皮现象,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2.实施校企联合开发课程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依据自身特色,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课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理念,把专业技能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采取多种模式,引进多家企业共计投入3000余万元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实习场所,为学生提供高度仿真的实习实训环境,形成了校企两大资源平台,实现了人员、技术、设备和场地等资源共享。学校积极引进相关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同时,还积极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在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南阳理工学院2011年与美国通用电气合作,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发课程《GE自动化技术》《iFIX基础》等理论与实践课程,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南阳理工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成绩优异,被主流媒体誉为“南阳理工现象”,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2021年,南阳理工学院将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继续加大力度提升在校学生专业技能,计划立项建设100门左右一流课程,重点加强社会实践和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实施“360”工程完成50门示范课程的立项建设及评选工作。同时,提升专业技能一定要强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建立以专业技能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将理论教学、实践过程等纳入形成性评价的范畴,实现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三 强化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职业生存力

“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2]当今社会对从业者能力素质要求,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将更加关注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新时代,高校要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存力。这是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质量的“助推器”,也是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应有内容。

(一)持续强化思政课程作用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从心理、生理和行为上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要求而改变的综合能力。个体社会适应能力与其职业生存力呈现着正相关。很多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在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的各种不适应,就是社会适应能力不够的问题。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做好进入社会的各项准备,从根本上提高了职业生存力,才能在未来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不放松、坚持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不懈怠、坚持深化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不畏难,以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从而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南阳理工学院通过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结对,共同提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通过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通过持续开展“四精彩”(1)“四个精彩”评选指的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课件、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微课等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积累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可以融入社会、接纳社会的一种表现。长期的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包括大学生本人的性格特点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从根本上取决于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力。南阳理工学院正是通过持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二)不断创新课程思政作用

社会适应能力是职业生存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对社会的认知力,不可或缺地包括对自己未来从事的专业、行业的洞察和认识。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高校必须帮助引导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发展进行及早规划。

做好职业规划、明晰职业目标,在实现个人梦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需要对社会各行各业的情况有宏观认识,但关键的是要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从而使专业学习更有目标和侧重点。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具体实现形式,也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时出台《南阳理工学院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以深入推进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一院一品”,全校每个专业推选一门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试点项目,努力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划拨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目前,已经立项建设了92项校级课程思政专项教改,其中重大5项(每个项目2万元),重点5项(每个项目1.5万元),一般项目39项(每个项目0.5万元),自筹项目43项,共资助经费37万元。2020年,学校共有5门课程和1个团队分别被评为河南省课程思政建设样板课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其中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大学物理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示范课。

(三)积极发挥劳动教育作用

实践出真知。大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关键要靠实践来实现。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创造世界的最高能力。“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3]劳动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正是通过引入劳动概念开启了对科学实践观的探索。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中国教育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这既是基本趋势也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五育融合要在强化劳动教育上下功夫,劳动教育最能体现五育融合的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4]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曾多次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劳动教育工作,强调“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5],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要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1]。劳动教育有利于实现学生自身劳动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有机统一。况且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和“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高校要通过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让劳动光荣成为时代最强音,使学生形成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尊重劳动的伦理观、人人劳动的平等观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要及时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就是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大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取真知、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三是积极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高校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必修课的主要依托课程,开足32学时的基本课时。在此基础上,其他课程也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围绕创新创业,加强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丰富劳动教育的实现形式,从而更有利于大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四 结语

毋庸置疑,就应用型高校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因而高校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既要多举措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和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劳动思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