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监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点探析

2021-12-30韦华江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建设监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总监排查隐患

韦华江(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0 引 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督促落实各方主体责任,抓好质量安全生产工作,监理单位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的主体责任单位,需建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保障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安全。

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隐患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该系统”)自2012年7月投入使用,已运行约8年。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该系统不断升级更新,目前投入使用的V3.0版本增加了“监理检查要点隐患条目分级”及“监理隐患治理流程”,对监理单位履约管理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收集了质量安全第三方咨询服务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研究监理单位出现的“监理隐患”情况,并结合标段监理单位对监理隐患管理的应对措施,利用监理规范和相关监理程序制定监理工作方法、措施、手段,以监理人员的智慧去消除风险、分散风险、避开风险。这有利于监理的自我保护,对规避监理的法律责任也有重要意义。

1 监理隐患

1.1 监理隐患概念

监理隐患是指监理单位在从事监理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1.2 监理检查要点隐患条目分级

该系统内置质量安全监理隐患8个大类共计112个。其中:1级,2个(质量隐患、安全隐患各1个);2级,50个(质量隐患23个,安全隐患27个);3级,60个(质量隐患23个,安全隐患37个)。

1.3 隐患排查人员及频次

(1)总监理工程师(以下简称“总监”)或总监代表每周至少开展1次隐患排查工作。

(2)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专业机电监理工程师、驻地监理工程师每周至少开展2次隐患排查工作。

(3)监理单位驻地监理员每个单位工程(车站、区间)每天至少开展1次隐患排查工作。

1.4 监理单位职责

(1)建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监理工作制度,将相应监理工作列入监理规划,制定相应的监理实施细则。

(2)开展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响应、复查与消除。

(3)督促施工单位开展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留存相关记录。

(4)对上级部门排查出的隐患,监督施工单位隐患整改及消除的落实情况。

(5)参加公司及项目管理单位主持召开的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汇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定期编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报告。

(6)定期通报施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7)对施工单位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与考核,并将考核情况纳入对施工单位的履约评价中。

(8)提供隐患排查治理相应岗位人员信息,核实施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相应岗位信息。

(9)对所监理的工程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保障所需要的人员、设备及相关费用。

2 监理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及要求

2.1 监理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范围及权限

监理隐患按照安全质量监察总部、安全质量巡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四类排查主体发布的3个级别隐患,分别设置4类12项监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流程中总监与总监代表共用一个账号。本文以安全质量监察总部委托的第三方安全巡视单位(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安全巡视组)为主进行介绍。

2.2 隐患排查治理响应时限

根据施工隐患和监理隐患的流程设置,各单位隐患响应角色需在8 h内登录信息系统响应。响应时间自隐患排查发布开始计算,相关单位人员按要求在系统上响应;整改时间自隐患排查发布开始计算,与响应时间并行计算。

2.3 隐患排查治理文档要求

(1)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对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及时编制周报及相关专项报告,并按以下时限要求上传至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周报于每周五中午12∶00之前上传至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相关专项报告在专项工作结束后3 d内上传至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2)隐患排查、治理与消除工作,必须上传系统,同时上传影像资料。

(3)《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整改通知单》《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整改回复单》《监理安全质量隐患整改通知单》《监理安全质量隐患整改回复单》及《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单》《工作联系回复单》《监理通知回复单》等资料应及时存档。

(4)监理、施工单位更换本办法规定的被考核人员须向项目管理单位安全质量管理部门提交书面文件,项目管理单位安全质量管理部门上报轨道公司安全质量监察总部备案。

2.4 隐患治理流程图

安全质量监察总部(安全巡视单位)发布的隐患治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安全质量监察总部(安全巡视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图

2.5 考核机制

监理单位考核分为对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以下简称“总监办”)考核和对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以下简称“驻地办”)考核。驻地办按照规定考核计算得分;总监办所辖各驻地办考核得分累计平均值扣除总监办扣分即为总监办考核得分。

(1)自身上报的隐患不记分。

(2)未按本规定进行排查的,被考核单位每一角色每一次扣5分。每月未排查违规超过3次的单位在系统上标识。未按本规定进行响应、复核、消除的,被考核单位每一次扣5分。

(3)监理自身责任的隐患未按本规定整改,被复查单位认定整改不到位的,对监理单位每一次扣10分。

(4)监理单位自身责任的隐患排查不到位,对监理单位按隐患等级进行扣分,每条1级隐患扣5分,每条2级隐患扣2分。

(5)因施工单位的隐患,监理单位排查不到位,而被政府有关部门、轨道公司、项目管理单位发现的,对监理单位按隐患等级进行扣分,每条1级隐患扣5分,每条2级隐患扣2分。

(6)对施工单位的隐患,整改复查后提交核准申请,被核准单位认定整改不到位的,对监理单位每一次记10分。

3 监理隐患分析

3.1 监理隐患统计

通过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安全巡视组,收集了2020年4—6月份新增监理隐患,涉及公司北京地铁12线3标监理及北京地铁安全巡视监理1标,分别进行了数据统计汇总,并根据每月百分比占比靠前的若干个新增监理隐患进行梳理,制作了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治理(12-3标新增监理隐患4—6月份统计汇总表)(见表1)和17号线新增监理隐患4—6月份统计汇总表(见表2)。

表1 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治理(12-3标新增监理隐患4—6月份统计汇总表)

表2 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治理(17号线新增监理隐患4—6月份统计汇总表)

3.2 监理隐患分析

3.2.1 地铁12-3标监理(1个总监办)

(1)4~6月份发生新增监理隐患类型共计14项,其中第1~5项连续3个月都出现;第6~8项2个月出现;第9~14项仅1个月出现。

(2)连续3个月都出现的监理隐患,说明监理人员重视不够。

(3)监理隐患等级都是三级,说明监理项目部重视2级以上隐患管理,严控其发生的概率。

3.2.2 地铁17号线全线监理(7个总监办)

(1)4~6月份发生新增监理隐患类型共计11项,其中第1项、第3~7项3个月都出现;第2项、第8项两个月出现;第9~11项仅1个月出现。

(2)连续3个月都出现第1项、第3~7项项监理隐患,说明是各监理单位共性问题。

(3)监理隐患等级:2级隐患分别出现3次和2次,分别是第1项“施工过程中未对违反安全、质量管理法规或操作规程的行为签发监理通知”和第2项“未及时组织检验批、分部、分项验收”。

3.2.3 相同点

(1)都是以第三方安全巡视监理检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

(2)共性隐患有7项:①监理日志内容记录信息不全或日志跟进不及时;②巡视或检查内容不符合有关规定及巡视检查记录不真实、不全面;③未按规定开展安全质量巡视和检查;④未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⑤对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可靠性和全面性没有明确、具体的审查结果;⑥旁站监理记录形成不及时,内容不全面、不真实;⑦未及时组织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3)“监理日志内容记录信息不全或日志跟进不及时”及“未按规定开展安全质量巡视和检查”隐患连续3个月都发生。

3.2.3 不同点

(1)分析的监理单位不一样,仅对12号线1个总监办进行统计分析,而对17号线7个总监办进行统计分析,具有代表性。

(2)地铁17号线全线监理出现2个2级隐患,说明有些监理单位在重大隐患管控上有较大缺失,工作不到位。

(3)12-3标监理与地铁17号线全线监理连续3个月的监理隐患,不完全一样。

4 监理隐患排查工作要点

根据以上监理隐患统计及分析,为加强监理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1)总监办制定《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监理工作制度》,规范监理人员工作行为。

(2)总监制定阶段工作目标,明确分工,并对员工工作方式、方法进行正确引导。

(3)针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针对性监理实施细则,明确隐患排查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措施。

(4)总监要组织项目全员对公司制定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办法》、隐患排查与《安全质量治理监理实施细则》进行培训交底。

(5)总监要以身作则,加强过程管控,定期对监理部现场监理人员日常工作进行评价。

(6)总监办要坚持晨会和晚会制度,经常性地开展隐患排查及奖励处罚活动,形成有效的隐患举报排查治理奖励机制,发挥基层职工的安全监督作用。

(7)现场监理人员要将隐患排查纳入日常工作范畴,深入施工现场进行隐患排查工作,督促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监理的安全监管职责。

(8)严格控制重大隐患的发生,避免已经出现的隐患重复出现。

(9)加强内外部协调管理,确保信息通畅,确保有效的工程信息作为工作决策依据。

(10)深化和提高员工责任心,注重团队意识及团队执行力。

(11)隐患排查工作也要执行PDCA循环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按照合同约定,履约达标。

5 经验总结

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安全实施监理,而监理人员水平关系着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的实现。

为了加强对监理项目部的管理,监理单位务必做到“六到位”,以有效落实监理责任。

一是监理人员到位。监理人员按规定在岗认真履职,对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内容、工程质量等情况做到悉数了解。

二是监理人员思想到位。监理代表业主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督管理,要处理好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并与业主单位保持一致,严格管理好施工单位。

三是现场质量管控到位。监理人员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监理人员在工地上必须对照施工蓝图进行检查。

四是安全文明检查到位。施工现场不得出现严重安全事故隐患。

五是对大数据分析到位。要充分掌握并利用各信息平台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将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以便提供决策依据。

六是汇报及时到位。发现严重问题要即刻向相关单位报告,避免重大风险发生。

6 结 语

项目监理部应健全管理体系,制定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明确监理项目部各成员的岗位职责,制定详尽的监理工作程序,加强监理项目部内部的学习交流和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责任风险。

项目监理部应认真开展日常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级管理,并严格按照“三定”原则进行整改,确保第一时间消除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停工整改、限期整改等措施;对整改不力的应严格采取合同履约措施;对当日质量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应专门建立登记台账;对整改到位、隐患消除的时限要求及时销账。

项目监理部应充分利用安全质量隐患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内外部交流协作,确保信息畅通。同时,项目监理部应加强自身管理及履约意识,进而规避、减少工程安全质量事故风险,提高安全质量预控能力。

猜你喜欢

总监排查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解读:IN/OUT的内观与反思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如何排查并改错
“简单好用,玩得开心” GOLD NOTE营销总监Tommaso Dol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