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高校英语教学的方向与措施分析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英语教学英语

姜 莉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本科院校在扩大招生规模后,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对人才培养方向有全新认知,改革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特色化的办学体系,并从多个角度构建全新的发展体系。但是从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符合目前高校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应该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将英语作为一门公共类课程,在探索和实践中寻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改革措施,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能力强的英语人才[1]。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增强教学的强度

对于语言类的课程,高校在进行推广的时候,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若将英语知识孤立对待,这对整体的教学课程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大学英语知识的存在应该体现在管理和应用等层面,着重体现出英语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实效性特点,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所以,教师要结合当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从实践角度分析,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从学生角度分析和看待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及时处理和应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当学生的基本问题得到解决后,才能从新模式、新思维等方面进行问题的探讨,体现出英语教学队伍的明显优势。而在完善英语评价和考核的时候,应该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一同总结和讨论,体现英语知识存在的应用价值[2]。

(二)保证内容的协调性

根据校英语教学情况而言,诸多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变革和创新,进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3]。所以,教师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创新中,激发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着重体现英语课程的应用型特点,将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英语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注重听说读写的连贯性,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的时候,也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必要创新,解决高校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则是利用教育实践,主动选择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体现教学的效用

高校英语教学的效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希望在自我学习中获得满足,另一方面是教师希望通过教学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希望在学习中获得有用的知识,方便日后就业和创业;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希望通过利用教材、英语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实现知识的有效衔接,体现教师的真正价值[4]。因此,在此基础上,应该体现师生相互合作的精神,提高当前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保证英语教学效果,应该对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探索与创新,不能局限在国家和学校通用的教材范本中,也应该从课外中西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待英语存在的现实意义。利用网络平台,寻找更多优秀的素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英语文化,更好地学习和记忆,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高校英语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不过,从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活动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没能形成有效的衔接。对于这些问题,英语教师就要形成有效认识[5]。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虽然新课程改革工作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英语教育课程仍是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重点,课程内容的单一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薄弱,当学生日后走上就业岗位的时候,难以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提升时,才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顺利,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会提升,而部分高校将英语基础知识局限在语法、词汇的记忆层面,这是不正确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这些课程并未完全体现英语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导致学生走出课堂的机会少,如若最后两个学期才开始人才培养实训工作,在没有任何实践经历的情况下走向实习岗位,会导致学生在工作中不知所措[6]。

(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比较特殊,尤其是对一些年长的教师而言,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未能结合当下的发展趋势进行创新性教学,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学能力。英语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差异性特点考虑在内,通过大班额的授课形式,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薄弱。从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既担任英语教师又是教授级别的教师比较少,这是高校英语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所以重视技术和缺乏理论知识的传授下,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教学改革“综合化”发展背景下,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结合全球化发展趋势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学中的各项问题有深刻见解。

(三)教学实施中存在问题

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单一。在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情况下,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以提问和作业的形式开始教学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吸引大学生的探索欲望,这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目前高校英语课程忽视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导致部分学生会出现一些厌烦的心理,对英语知识产生错误的抵触心理,严重阻碍到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在注重学生读和写能力的发展中,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导致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极为单一。而且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还会体现在英语课程学时不足等方面,学时缺乏专业引导的基础上,不懂得如何将教材中学习到的知识巧妙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

(四)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的当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主体也应该有所创新和变革,始终将大学生作为核心,优化教学评价的方式,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才符合当下英语教学的客观需求。但是,目前的评价方式,仍旧是以最终的结果为重点,对学生参与过程重视程度不够,这会让许多学生的学习成果无法得到肯定,自然无法体现出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单一的评价方式中,没有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优势体现在内,评价内容缺乏创新性,无法体现大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五)教学条件存在的问题

虽然部分高校管理者开始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对教学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未制定科学的实施系统,导致教学条件不符合规定,而且硬件、软件的使用比较随意。同时,部分英语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程度不高,仍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作为主体,较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难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另外,学校对教学设备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无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呈现不够灵活与多元化,学生学习的效率在不断下降[7]。

三、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

针对目前高校在英语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英语教师要对其形成认识,然后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对英语教学展开创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融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之中,对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形成有效指导[8]。

(一)修订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该做好前期的人才市场调查工作,保证教学方向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重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外,还应该着重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的有效结合,参考产教融合的相关情况,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应该结合当下市场对人才的基本需求,通过专业且系统性的知识讲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索,并遵循主动性的原则,借助英语情境开始对应的模拟和引导,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理解,思考英语的句式和翻译变化特点。同样,高校英语教学要遵循适度的原则,秉承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解语法知识,在深入浅出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不同情境下的英语应该如何翻译。教师则是采用模拟延伸的形式,从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通过英语口语交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使得学生的口语可以得到训练。

(二)加强“双师型”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工作

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进入到新常态阶段,英语的应用频率在提高,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活动中,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不仅要让学生翻译理论,还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从校长到教师都应该注重创新和改进,及时统一思想、转变理论,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并对教学行为进行合理规划,让教师逐步掌握相关的翻译知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学、进修等形式弥补自己的缺陷。针对一些骨干类的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将教学和科研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一起从事和培训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成为英语专业的主力军。高学历的年长教师应该体现出自身的组织作用,在胜任自己工作的时候,也应该指导年轻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9]。

英语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各级教育组织的技能培训班,邀请相关行业的教授来到学校讲授知识,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有效平台。如商务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切忌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将多种技能衔接在一起,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高素质队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无论是在人事管理,或者是在政策引导下,都应该将合理化的发展标准作为核心,主动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从事业单位、外企等行业寻找一些经验丰富、而且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和谐竞争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共同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校内的培训活动,采用理论教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模式,以“ERP研究方法与商务外语研究”、“AMOS建模与商务英语教育研究”等为主题进行合理授课。课程最后,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实操的形式,学员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完成作业考核。培训存在的目的以提高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为重点,高校不仅要搭设相应的学习交流平台,还应该打造高质量的师资团队,促进高校英语专业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改善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重点,认识到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发展情况。在人才培养中,高校的英语教学应该对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将学生和职业能力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将英语知识和专业能力有效结合,有效开展专业教学活动。同时,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要结合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选择和专业发展符合的教学内容,结合高校教材和大纲指导,将更多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使得英语教学工作更为“职业化”。就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使得英语学习内容和管理学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结合,适当添加相关的英语词汇。而在口语教学活动中,教授学生要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如经济类专业学生,又能细化为多个专业,如商务管理、旅游管理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国内外相关管理者的相关对话及时播放给学生,方便学生赏析和交流。而在阅读教学中,则是将国际上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效改革,及时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保证英语课堂上的教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可以有效结合,逐渐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工作,还应该实现教学模式和人才发展的有效结合。具体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如分级教学、任务教学、网络教学、模拟教学等,认识到英语知识的多元化特点。例如在大学生英语III“Forget the peeking order at work”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互帮互助的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简单句、复合句和从句的构成方式,然后围绕着“人际关系”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在学优生的带领下,发挥出群体的智慧与力量,带着成绩差的学生主动分析,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保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的趣味性特点。而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并非学生自行探索,教师也要主动参与,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四)完善英语课程评价方式

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优势,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开展英语评价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教师秉承着生本式评价原则,鼓励学生对体验到的内容进行深刻反思,明确认识到英语实践活动存在的现实意义,并从多个方面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根据英语课堂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尽量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日后独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0]。

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学习条件,尽量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并在教学体系上保证学生拥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部门也指出,大学生英语教学目标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的养成,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就现阶段的教育状态而言,教师要改变过去落后的评价方式,体现“生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其次,高校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管理的时候,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鼓励学生结合各个指标对任课教师进行合理评价。并对教师的相关行为进行有效评价,鼓励学生结合指标体系进行公正且客观的评价,反思型评价则是对英语表达能力进行客观分析,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将任务完成情况、组内学生参与情况进行有效梳理,使得全班学生都能了解到学习进度,并在检验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对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的开发中,所以不能将教学工作变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这无法保证教学效果。所以,在设计评价体系的时候,应该将合理性、科学性的原则体现在内,并由学校的管理人员、英语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学生的愿望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理解具体评价的意义所在。

(五)实现英语教学信息化发展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英语教师,应该立足时代变革的具体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基本情况,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摒弃以往教学理念的束缚,为学生创建自由、和谐的学习空间,将英语的听说读写拓展到课外。疫情防控阶段,高校师生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在主动反思、总结中整合教学时间、资源,将融合式看作是教育行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例如商务英语函电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但是教材编写的侧重点不同,有的知识并未全方面反映出当下商贸行业的发展情况。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将商务英语函电的相关知识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完成自主预习工作。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静结合功能,主动展示关键的知识点,保证所学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或者是制作相应的Flash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商务英语词汇和文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1]。

《商务英语函电》将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为体现专业性的教学特点,教师将实训课件分为两个部分,有的是演示类课件,如flash课件的开发,PPT展示等,主要是在理论性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而在操作类教学中,则是利用网络学习软件,如Dreamweaver,无论是课件的操作还是制作,都应该体现教学活动科学性、整体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英语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方案,设计模拟的商务环境,学生则是在其中进行角色扮演,进入到谈判室开始相应的商务洽谈,并通过制定清单的形式完成汇总活动。通过真实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有一种极为强烈的真实感,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四、结束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若只是对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分析,这是错误的,教师要主动思考整体的教学流程,保证教学体系得以优化和创新,对各方面的相关元素进行有效整合,及时拓宽教学功能。当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还要结合当下人才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开拓和创新,致力于培养出更多优秀和专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英语教学英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读英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