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策略探究
——以大足中学为例

2021-12-30李川长

科学咨询 2021年9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普通高中社团

李川长

(重庆市大足中学 重庆大足 402360)

到目前为止,我国普通高中经历了精英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两个阶段。精英教育阶段的普通高中强调选拔和淘汰,注重升学率,并由于高中教育资源紧张而强调规模扩张;而发展到普及化阶段,普通高中就从单一的升学职能转变为兼顾就业、升学、育人等多种职能,并由规模扩张转化为内涵式发展。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是普及化阶段普通高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必然趋势。

特色学校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整体风貌和显著育人效益的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公认的办学风格与育人效益显著的学校[1]。特色学校创建不仅要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更要重视有显著的育人效果,创建特色学校的终极目标是提升育人的质量和数量,因此,“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显著的育人效果”是特色学校的最本质的内涵。离开优质谈特色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阶段性概念,作为学校,首先是规范发展,然后是优质发展,最后是特色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又是一个层次性概念,先是学校具有特色项目,特色项目催生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培养学生特色发展,最后学校发展成为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多元发展。本文以大足中学为例探究普通高中实现特色发展的策略。

一、政府引导与学校优质发展促特色建设策略

我国普通高中以公立学校为绝对主体,政府掌控着教育资源配置的权力。“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空间和平台的这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物质层面的,有观念层面的,而更多的是制度层面的,体现了一种制度的安排。”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政府的制度安排至关重要。我校作为百年老校名校,被大足区委区府定位为大足教育的一面旗帜。 首任校长王风在校歌中明确提出“求世界大同”,体现办学前瞻性。我校设施设备先进完善,师资队伍雄厚。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提出“为学生和谐持续发展而奠基”的办学理念。形成“艰苦奋斗,勤奋学习,团结互助,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博大精深、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励志、求真、务得、务实”的校风,形成“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全面渗透美育”的办学特色。实施“尚美教育”,培育“五美”(美容、美言、美行、美心、美品)学子。以美育心,以心尚美,以美铸品。以“美丽校园、和谐足中、创新摇篮、重庆名校”为追求目标。多年来,办学成绩突出。育人效果显著,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教育战线先进集体”、“重庆市重点中学”“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电影系列化教育先进学校”“重庆市普通高中了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重庆市艺术教育和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2019清华大学生源基地,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等等。这为我校打造特色高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2]。

二、利用区域优势构建校本选修课程促特色建设策略

当前高中“同质化"问题主要源于课程的“同质化”,在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过程中,要把课程建设作为特色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通过“将特色根植课堂、用课程涵养特色”的指导思想来实现办学特色。因此,作为学校来说,就是要以校为本,充分挖掘调动运用各种教育资源,打造特色学校课程,构建特色课程选修体系,形成学生自主选择校本课程制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走班上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了多元选择,是培养个性学生的基础,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校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之乡。大足石刻以“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佛、道、儒造像能真实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造型艺术和宗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三项标准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打造我校特色“尚美”选修课程体系。我校校本选修课程,以大足石刻为依托,以课程创新基地-“高中美术创新基地”“高中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从“知识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社会实践”四个维度,开发出以下一些课程。其中:“知识拓展”有:《高中数学奥赛教程》《高中物理奥赛教程》《高中化学奥赛教程》《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艺术与科学探索》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人文探索》;“兴趣特长”类有《朗诵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英双语学习课程》《演讲与口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高中数学在线选修课程》;“职业技能”有《泥塑技术课程》《剪纸技术课程》《石刻艺术鉴赏课程》《绘画课程》《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中英文解说实践》;“社会实践”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理知识及应用探索》《大足本土文化之化学探索》《校园农庄-生物科学与劳动技能》等等。丰富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了选择。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支撑。

三、利用学校优势打造卓越课堂促特色建设策略

培养学生多元发展,学校必须打造卓越课堂,而卓越课堂必须是发展型课堂,互动课堂,生成性课堂。

我校积极开展新课改研究,落实新课改理念。构建了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寓美于教、寓德于教的6-1-2“尚美”卓越课堂。构建的该特色课堂模式是:“6 ”– 六个环节在课堂【目标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情展示→精讲点评→反馈检测】;“1”- 一个环节【练习运用】在课外;“2”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两种互动方式,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第二层含义是时间分配,一节课时间中学生思考、练习、活动等时间不低于二分之一。该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非常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做到让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满堂讲模式。

四、抓生涯规划促特色建设策略

普通高中要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学生生涯规划自觉,拓宽学生生涯规划视野,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为培养全面发展又个性成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我校坚持创新发展,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培育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涯规划教育品牌。坚持专业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融合课程相结合,在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实施,高中三年不少于4学分,其中专门课程不少于1学分,课时由学校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总课时中统筹安排。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指导纲要,适时开发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教材。聚焦学生普遍关心的生涯问题,加强课程资源包建设[3]。

五、抓学生社团建设促特色建设策略

学生社团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育宗旨学生社团建设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围中,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舒适的教育,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

我校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校内杂志、校园模拟招聘、演讲比赛、辩论赛、叙事分享、文娱演出、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多途径开展学生社团教育。打造“尚美”学生社团。现有古典音乐社团、民族舞蹈社团、羽毛球社团、汉服社团、动漫社团、戏剧社团、创客社团、书法社团、大足石刻导游社团、演讲与口才社团等等,成为我校一道靓丽风景。

高中学校创建特色高中的途径还很多,比如打造特设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德育体系、开展特设教研等等。通过创建特设高中,就可突破千校一面的瓶颈,普通高中就将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普通高中社团
缤纷社团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