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

2021-12-29慧,孙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9期
关键词:双高馆员图书馆

文 慧,孙 萍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宁夏 银川 750021)

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简称“双高计划”)[1],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2]。为此,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要紧紧围绕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的总体目标,着重提升学校科研综合实力、创新与转化、信息化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铸造特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助力学校“双高计划”特色专业建设。

1 当前图书馆服务“双高”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馆藏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图书馆馆藏图书册数虽然达到了生均标准,但有些图书资料质量陈旧,从未进行剔旧整理,文学及社科类图书占比大,馆藏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围绕学校“双高计划”中的国家级专业群和省级、校级专业群,即理、工、法、农、经、医等学科领域方面的专业性图书资料及文献信息资源比较少且良莠不齐,各类图书资源更新慢,文献资源重复率高,导致资源可利用率低,难以满足师生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不能及时高效地为学校“双高”建设中的高水平专业群提供相对应的信息文献资源服务。

1.2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滞后

当前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建设较为落后,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足。①近年来学校对图书馆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技能人才和引进专业人才重视程度不足,图书馆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大部分馆员不是科班专业毕业且年龄偏大,就是对信息化技能应用能力较弱。②图书馆管理制度与服务功能不完善,导致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目前各高校早已实现了由数字化、大流通到智慧化服务模式,读者服务工作既高效又快捷,而高职图书馆还停留在传统手工借阅服务方式,没有自助借还机,网上预约借阅系统及专业学科咨询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功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要以学校双高建设为契机,应加大资金投入与提升服务功能,建设符合本校双高建设规划发展需求的特色资源库,推动智慧化图书馆服务模式。

1.3 图书馆缺乏创新服务方式

图书馆对读者信息资源服务缺乏积极主动性,尤其在信息服务方式、服务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①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被动式的借阅模式,缺乏读者群体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服务,很难满足师生对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方式单一。随着读者对信息资源需求的精准化、专业化和多元化转变,而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还处于最简单的检索信息模式,无法及时满足读者真正的实际阅读及查阅等需求服务。③图书馆要优化信息服务方式。图书馆针对不同读者群体需求,在信息服务内容和信息服务方式上优化和创新,对读者需求的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和精化,满足不同读者对信息的实际需求。

2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策略

随着“双高”建设的不断发展,高职图书馆已经由传统的借阅服务方式转向了智慧化服务方式。高职院校育人培养模式以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主,图书馆要主动参与学校“双高”育人培养发展规划,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实现智慧化服务模式,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2.1 结合专业群学科,增加特色馆藏

图书馆应以“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需求为契机,深度整合优化、精准调整和针对性补充馆藏资源。逐年争取增加资金投入,重点围绕学校的国家级专业群和省级、校级专业群,涵盖文、理、工、法、农、经、医等专业学科领域,掌握不同专业学科培养目标,加大重点专业学科信息文献、科研教学及地域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主动与教务处及学科教师共同协商图书资源采购,深度整合优化、精准调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优我特”[3],保证所采购的信息文献资源的有效性、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与区内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科合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而缓解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满足读者的多样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2.2 推进智慧化模式,创新服务方式

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核心。图书馆服务主要以学校科研教学及师生为主,首先,图书馆要深度分析整合优化现有馆藏资源,从海量馆藏资源中剔旧、提炼出有效性、专业性、针对性等信息资源,满足不同类型读者阅读倾向和需求。其次,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增加或优化阅读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利用图书馆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推送方式方便读者实时使用图书馆信息资讯,既能扩展阅读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的职能,还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另外,图书馆要开展智慧化服务模式。为读者群体定期开展信息素养培训,在疫情期间图书馆可以开展线上各类读者信息咨询答疑、信息素养培训、文献检索技能、推荐新图书资料和读书讲座等一系列读者服务。还可为各系部师生提供“送图书资料上门”等服务方式,积极主动推动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2.3 培育知识馆员,提升服务能力

图书馆是开展信息服务的主体,要转变服务意识,充分调动馆员服务读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应对环境变化的唯一做法就是提升学习能力,因此要加强馆员素养、专业技能的培养。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还要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选择、处理和利用,实现馆员为读者的全方位智慧化信息服务。其次,定期开展多元化的专业培训,以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以邀请图书馆界的专家讲座、到区内外高校图书馆参观交流,组织馆员进行线上学习等培训模式为主,“请进来,走出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不断更新和补充提升馆员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另外,图书馆服务需要外延于同领域合作、多元化合作,馆员要主动走出图书馆,走进院系部、教室、实验室和校企合作,通过深入调研、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才能精准为他们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不仅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还能提升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应以“双高计划”建设为着力点,结合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尝试探索适应高职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智慧图书馆的落成,更好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以达到图书馆积极主动地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双高计划”建设区域性特色专业的需求,促进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双高馆员图书馆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