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涵育“立德树人”的三重维度

2021-12-29孟雪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校园文化

孟雪静

(青岛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如何培养人才, 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问题。 2019年3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思政课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再一次强调了高校在培养人才上的基本价值遵循。 高校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功能性文化机构, 其校园文化在助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上起着十分重要的化育作用。

一、 校园文化与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校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 在助推高校“立德树人”的建设进程中, 校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熏陶作用。 作为一种功能性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有其特殊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模式。 与教学活动有组织、 有计划地传授知识不同, 校园文化以一种隐性的、 潜移默化的方式, 将国家、 社会倡导的价值理念渗透于学生的认知体系。 无论是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所涵养的人文情操, 还是通达精神信仰的仪式感观照, 校园文化通过一种特殊的心灵体验震撼着活动于其中的每一个实践主体, 进而内化为其文化自信与价值观信仰。

(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立德树人”深扎根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通过校园物质文化、 精神景观、 制度性规范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实现的。 在育人效果上, 它并不像经济活动那样有“立竿见影”的表现, 而是通过“春风化雨”般的浸润达到“著物物不知”的效果。 对于“立德树人”来说, 一个人良好德性的形成绝非通过一两次集体活动的洗礼, 或是某种强化实践所能实现的。 良好德性的养成需要在“以文化人”的“化”上下功夫。 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上的渗透性、 持久性、 灵活性、 常态化, 弥补了传统道德说教存在的参与性弱、 影响不深刻、 效果阶段性等缺点, 使学生能够不间断地在文化滋养下形成价值共鸣, 从而自觉地将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模式使“立德树人”强推进

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校园文化独特的育人模式较之社会整体文化信仰的形塑来说表现出目的性强、 可操作性强、 成效显著等特点。 虽然文化育人是通过隐性的“化育”路径实现的, 是一种自然而非刻意的渲染; 但这绝不意味着在弘扬什么样的文化、 倡导什么样的精神上也流于自然。 事实上, 文化的传播与文化的选择二者之间遵循一种反向发展趋势。 一种文化如何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呢?不是靠强制力, 而是来自人们的价值观认同和思想共鸣。 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在一种文化理念上寻找受众群体普遍接受的认识论根源。 然而, 一个国家、 一个社会想要传播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必须加以规范引导, 需要确定一种有利于社会、 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核心文化价值, 而不能够放任自流。

校园文化在推进“立德树人”上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实现文化选择上的有目的性与文化渗透上的非刻意性的统一。 这与校园文化的育人模式是分不开的。 校园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从运行模式上看, 校园文化以制度文化为核心, 以物质文化为支撑, 以精神文化为灵魂, 三者相互作用、 共同培铸大学精神。 从执行与制约机制上看,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分别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反映着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 形成具有价值导向性和选择性的文化精神。 事实上,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其产生的物质根源。 制度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性内容必然制约精神文化的发展进程与性质, 从而使校园文化带有目的性。 但也不能否认, 建立在制度文化基础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一经形成, 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价值观信仰的塑造又带有独立性、 稳定性和非刻意性。

二、 高校校园文化涵育“立德树人”的三重维度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需要个人、 家庭、 学校、 社会等多方努力。 就校园文化建设来说, “立德树人”既要善于从历史维度挖掘德育之文化元素, 又要注重从现实维度探寻德育之实现路径, 更要秉持从价值维度彰显德育之导向观照。 只有打牢德育的文化根基、 丰富德育的实践经验、 坚守德育的价值导向,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才能被贯穿教育始终, 得到有效落实。

(一)历史维度: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 以红色文化为根基, 建构“立德树人”文化大厦

1.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灵魂, 做到“德润人心”

文化具有社会性、 共识性、 扩张性、 可塑性等特点。 文化的社会性与共识性是文化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扩张性体现文化传播的内在驱动力, 而可塑性则彰显文化选择的外在张力。 文化一方面反映社会群体的同质化心理诉求, 另一方面, 它也在被文化主体有意识地选择并改造着。 正是因为文化主体的共同心理体验以及文化发展的可塑性, 文化才得以世代传承而不至于断层。

中国自古就有注重道德修养的文化传统。 《左传》中将“立德”作为“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之首, 强调“德”之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较于统治者而言, “崇德”“尚德”更是被视为衡量善治的一个标准。 在孔子看来,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1]。 《礼记·大学》中也将“明明德”置于“亲民”“止于至善”之前。 可以看出“立德树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备受关注的。 究其原因在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锐意进取精神, 天下兴亡、 皮肤有责的爱国情怀”[2], 被作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心理、 普遍的价值关怀伴随文化嬗变始终。 它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丧失其存在合理性, 而是作为稳定的文化基因被世代传承下去。

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推进, 正是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 使其变得更为凸显。 事实上, 当今社会出现的道德沦丧、 价值滑坡现象, 正是由于人们忽视了对精神的追求, 从而遗忘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人在道德层面的价值规约。 因此, 高校“立德树人”的德育实践从价值观领域向优秀传统文化求根溯源很迫切, 也十分必要。

2.以红色文化洗礼精神, 做到“正心强毅”

习近平强调,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建设文化强国。 肩负着文化传播与传承重任的学校教育更应该把红色文化置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宝库”。 红色文化虽然在文化形态、 内容界定、 时代特征上与校园文化有较大差异, 然而, 同属于文化形态的相同作用机理使得二者能够相互支撑。 从内容上看,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 它不仅蕴藏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 坚定信念、 爱国热情和高尚品质, 而且承载着红色的历史、 革命的精神、 光荣的传统、 思想的境界”[3]。 红色文化虽被赋予了特殊时代的精神风貌, 但它散发出的精神之光依然照耀在当下人们的灵魂深处, 给人以勇气。

红色文化蕴含的优良品质、 价值关怀、 思想作风、 革命精神等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正确方向。 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 具体表现在, 一方面, 随着开放的深入, 中国人表现出空前的文化宽容。 多元文化在拓宽人们视野的同时, 也带来了信仰缺失、 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令人担忧的是, 这些问题也或多或少地出现在大学生群体身上。 另一方面,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长效作用的凸显, 当前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 他们生在红旗下、 长在春风里, 革命年代迸发的顽强奋斗、 不畏艰难的精神在当今和平年代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 近些年来在高校频繁出现的因学业、 宿舍纠纷、 感情问题而自残自杀事件, 因芝麻大点的小事而做出的过激伤人致死案件等, 都表明当今时代大学生身上理应具备的明辨、 理性、 宽容、 坚强、 尚德等优秀品质正在弱化。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 除了家庭、 学校、 社会多方努力之外, 就单方面的大学教育来看, 红色校园文化的打造与渗透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实践维度: 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为主体, 以“团党委”+“学工部”为两翼, 打造全方位“立德树人”新格局

1.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立德树人”运行模式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立德树人”并不止步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从更深广的意义上看,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厚植爱国情怀,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遵循。 思政课程与“立德树人”在内涵与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了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与基础地位, 思政课成为引领高校铸魂育人的主阵地。 与此同时, 挖掘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德育元素也成为当今高校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在邱伟光教授看来, “课程承载思政, 思政寓于课程”[5]的新课程观以“大思政”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克服单纯依靠思政课育人的“孤岛”困境, 将教育重在“育人”的价值本位彰显出来。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学生不应该专读书, 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课程思政”将教育的求知功能与价值性有效结合, 诠释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时代话题。

2.强化“团党委”与“学工部”共助益的“立德树人”制度文化保障机制

“立德树人”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助推与引导。 学校职能部门倡导的发展理念、 运作模式、 价值导向、 政策宗旨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管理制度, 并通过规范性、 强制性、 普遍约束性的校园规章、 部门文件等物质载体建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文化以制度文化为核心, 以制度蕴含的价值理念为指向, 构筑与之相配套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立德树人”的贯彻落实遵循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实现路径。 以强制性、 规范性、 约束性为特征的制度文化首先解决的是“文化选择”的基础问题。 纵观人类文化的发展, 并非所有文化类型都被推崇。 文化的种类纷繁杂多, 究竟选择弘扬什么样的文化, 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才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这种被选择了的文化传播开来。 事实上, 任何一种文化的繁荣都要经历一个从“有目的选择”到“不自觉传播”的过程。 因此, 高校在践行“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中, 离不开“团党委”“学工部”等职能部门的政策导向, 必须积极发挥职能部门在制度建设上的政策引导作用, 发挥制度文化在保障“立德树人”实施中的普遍约束力,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选择有利于国家、 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文化理念, 通过制度规约强化“立德树人”保障机制, 为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创设提供政策支持, 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由“制度化导向”向“自主性传播”的转变。

(三)价值维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 观照“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创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 社会、 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以其先进性、 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核心价值观, 其实就是一种德, 既是个人的德, 也是一种大德, 就是国家的德、 社会的德。”[6]因此,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立德树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的内在一致性, 要求制度文化在为“立德树人”提供保障的同时, 也应时刻将蕴含“大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创设的基本遵循。 一方面, 在制度层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 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 成立思政课专项基金、 鼓励思政课教师党课培训、 探索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新模式等。 另一方面, 学校领导机构、 各级职能部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宣传, 通过校园板报、 文化走廊、 校园文化墙、 校园宣传栏等物质精神景观形成浓厚文化氛围, 在此基础上应该定期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生活化、 常态化、 鲜活化的校园生活中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信仰。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立德树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主体在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认同、 精神信仰、 文化理想、 审美情趣、 人文情怀以及道德规范等, 构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价值追求上的同向性, 呼吁校园精神文化在为“立德树人”提供文化内驱力的同时, 要时刻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们的精神指南, 其强大的内聚力与感召力形成共同的群体心理意识与强大的价值归属感、 荣誉感,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柔性标准。 虽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特殊性, 表现出多样性, 但无论其表达方式、 呈现面貌多么标新立异。 只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不会走错方向。 同样地, 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需要探索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新形式, 要坚持原则性与创新性、 内容性与价值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 多样性与方向性的统一, 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统领“立德树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上的价值引领作用。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校园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强大的道义力量和责任担当, 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进提供价值引领。 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落实除了价值观引领之外, 与之相呼应的校园实践活动则将“立德树人”的价值遵循从一种价值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实践行动, 并通过易感知、 可量化、 外显性的实践成效加深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近领悟。 正所谓“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立德树人”要想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与修养, 不在于他们熟知多少道德规范、 牢记多少道德律令, 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将之身体力行。 当这种身体力行从一种有意识的追求转化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之时, “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才会深入骨髓、 融入血液。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立德树人”的教育更是如此。 从“知善而行”到“行即为善”, 这是一个由“自为”到“自觉”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有意识地锻造与锤炼。 饱含“立德树人”文化元素的校园实践活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德育对一个人灵魂的塑造与内在美的彰显, 让新时代的大学生都能从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活动中领会人生真谛、 体悟生命价值。

三、 基于“立德树人”三重维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思考

目前全国高校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宏观校园文化的营建与烘托得到很好彰显。 然而具体到校园文化创设的操作层面,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人们思考。

(一)德育文化传承与弘扬中的形式化, 偏离“立德树人”教育真谛

文化基因的传承性、 文化心理的同质性决定了当今高校弘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必须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基因库中找寻德育资源。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情感认同, 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同当前的“立德树人”教育不能因时代不同而被割裂, 否则“立德树人”教育就会因丧失深厚的德育文化土壤, 变成一种无根基性、 缺少历史厚重感的快餐文化。 然而, 怎样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则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棘手问题。 一些高校把二者做了地位等同的简单化处理, 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发扬红色文化就是在践行“立德树人”, 以致出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泛形式化现象, 简单机械地对待历史文化。 比如, 一些高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过于注重外在形式, 试图通过创设意境、 场景再现等方式达到教育之目的。 不得不说, 这种形式化的包装给人带来强烈的仪式感, 但也不免让人产生一种错觉, 似乎阵容越强大、 场馆越复古, 心灵就越能得到净化。 事实却不然, 过于看重外在形式的教育培养的只能是“好演员”, 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可能更多地被鲜见的形式所吸引, 至于形式背后传达的内容有多少被消化吸收掉就另当别论了。

“立德树人”的践行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但重点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之真韵, 而不在效仿其外在形式。 文化形式具有历史性, 随着时代发展, 承载文化精神的外在形式必然几经易变。 向历史文化长河溯源, 关键在于从“变”中找到“不变”。 唯有如此, “立德树人”的文化育人效果才会更持久, 更能经得起考问。

(二)缺乏创新驱动的制度文化, 影响“立德树人”实践成效

多元价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需要发挥制度文化在文化选择上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更要凸显制度文化在实现文化自觉上的保障功能。 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兼具原则性与包容性、 规范性与创新性, 能够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践行提供制度保障。

就目前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而言, 缺乏创新驱动是问题的关键。 首先, “重管理、 轻引导”的工作理念削弱制度文化的包容性, 容易导致无视实际的“一刀切”现象, 同时也不利于彰显管理的民主化与人性化。 此外, 重管理就意味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地位的不平等, 从而导致官僚文化的滋生, 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 校园制度文化体制僵硬、 缺乏创新。 制度创新需要打破传统。 但现实情况却是人们更容易囿于传统, “因为在一种需要作出行动的情境中, 传统似乎明显就是人们所要求的行动”[7], 况且打破传统是否就一定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成效具有不确定性, 甚至有可能会带来失败的风险。 这些因素是导致当前高校制度文化出现单程管理, 缺乏主动性、 创造性、 人性化的主要原因, 体制的僵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立德树人”的实践成效。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功能障碍, 削弱“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大德”, 引领高校“立德树人”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实践文化建设全过程。 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不能只是将其视为一种超越性价值目标立于“立德树人”的现实操作层面之外, 而是应该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科学性与价值性、 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统一。 然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功能障碍成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 从校园管理体制看, 职能部门间的配合与协调不够默契, 存在重复性建设或单点发力的情形, 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整体动力不足。 其次, 从教育主客体来看,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孤岛化”, 重智育、 轻德育的功利化学习心态, 以及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薄弱, 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存在操作困境。 再次, 从融入的效果来看, 由于融入力度不够、 深度不足、 广度偏窄等, 难以实现“价值观形成机理和校园文化建设规律的交融共振”[8], 以致出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浮于表面, 认识不到其与个体发展的紧密联系, 甚至出现理论学习的厌烦情绪等。 最后, 融入方式的枯燥乏味, 融入手段的单一性、 刻意性, 很难激起广大师生的内心共鸣与价值认同。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其实质是在履行价值理性导向下的“人的教育”。 这种教育不能局限于技能的传授, 更不应该把被教育者培养成一种特殊的工具。 “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选择, 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负责任的意义”[9], 才是高校教育内含于理智教育的价值所在。 相较于技能传授、 知识学习、 理智培育来说, 蕴含“立德树人”价值追求的“人的教育”并非一件易事, 既要从理论上丰富“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又要将理论付诸实践, 不断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动态实现。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校园文化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