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农”现代化的制约瓶颈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2021-12-29黄晋太王雅静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农城乡现代化

黄晋太,王雅静

(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2021年到2035年 ,再从2036年到2050年,分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继党的八大提出四个现代化,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再次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铿锵宣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们既有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有利条件,也有源自本身和外部的不利因素,其中最大的难题莫过于“三农”问题,以及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业、农民、农村如何发展,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取向,这无疑成为了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重大课题。

一、当下中国,“三农”现代化依然是全局发展的制约瓶颈

历史和现实昭示,当下的中国, “三农”依然是全局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31从“国计”来讲,经过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土地联产承包、农民工进城,激发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活了农村,美丽了乡村,改变了村容村貌。但和以往相比,远离城市的乡村依然还是旧格局,自然农耕形态没有太多改变。从“民生”来看,尽管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了,但与日益发达的城市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旧在扩大;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条件、教育文化普及、市场供应保障、社区组织管理,也依然和城市相差甚远,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突出矛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我们奔向第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先决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着眼解决扶贫攻坚和解决脱贫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他反复强调: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是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没有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2]62。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宫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我们实现战略转移的重要节点。扭住这一节点,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未来的总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59。又一个新的起点,再一个重大“建成”,继往开来我们任重而道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依然还是短板。扬帆起航,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农”也依然是制约全局发展的瓶颈。

首先,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根本改变。尽管我们生产力不再落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农村人口仍然居多(目前大约占总人口40%),不发达、尤其贫困地区主要在农村,农业还比较落后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加之人口流向城市,不少村庄自然消失,相当多的农村人口老化,农业发展出现后继乏人现状等等。农业人口如何市民化、农业怎样实现产业化、农村该如何实现城镇化,这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最大课题,是制约我们发展全局的主要瓶颈。

其次,我国自然地理风格迥异,景观独特,围绕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三农”发展千差万别。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我们下大力气统筹城乡发展、支农惠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和谐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登上1.2万亿斤台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万元,但发展的难题还是在“三农”。必须清醒看到,当下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不充分[1]209-210。毗邻城市的乡村,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但偏远山区、革命老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区、新脱贫的农村地域,依然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难题,是制约发展的难点所在。

第三,民生问题历来是国之伤痛,我们比较好地解决了14人口的温饱和小康生活的问题,但深层次全盘解决“三农”问题还缺少好的抓手,缺乏得心应手的措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城市化率也将超过60%,农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进一步下降,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会越来越弱,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当代实际,适应“三农”意愿。其目的就是要扭转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加快实现农业、农村地区的产出效益。“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210-211如何推动产业兴旺,如何构建生态宜居,如何实现“三农”现代化,这是当前和今后我们亟待解决的最大难点。

二、面向现代化,牢固确立重“三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就确立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把农业生产置于国民经济的突出位置。毛泽东多次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优先发展生活资料生产。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第一个就谈到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指出工业是重点,农业是保障,决不能因为发展工业而忽视农业。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很快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各领域的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巩固。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或多或少忽视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农业生产土地不断削减,农业经营也随行就市,粮食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城乡差别不断扩大,二元结构更加明显。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再次被提到重要议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力求使社会公平公正,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百姓。“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3]219助力攻坚脱贫,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第一书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4]“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5]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体现了我们党坚决破解“三农”难题的政治决心,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大局意识。

首先,围绕建设现代化这个大局,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组织落实,牢固确立党执政为民重“三农”的政治意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国家,农民问题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改善民生必须突出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化,我们必须特别重视解决短板问题,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作为重点考虑,突出予以加强,做好顶层设计,夯实执政根基。县乡村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末端,事关党执政大厦的稳固,在推动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各级党的领导必须时刻牢记“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奋发有为,下大力气推进现代化顺利进行。

其次,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实现农民现代化的同时,走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扶贫开发持续努力,我们实现了7亿多农村人口成功脱贫,攻坚决战业已进入收官阶段,目前已有14个省区市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我国对人类世界的最大贡献。建设现代化农村农业,核心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广大农民。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6]党对农村的改革就是由农民发明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更需要农民的智慧和创造。

第三,现代化是社会大发展的“集大成”,它突出表现为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管理、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与集成过程,城乡一体化是重要标志。前瞻这样一个目标,服务这样一个大局,我们就必须要找准突破口,选好着力点,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夯实筑牢。多年来,我们困惑于城乡二元结构,却始终找不到解决消除二元结构的好办法。习近平指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6]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奠定了行动指南。

三、推进一体化,揪住产业牛鼻子打造“三农”现代化基石

现代化建设是带有全局性的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不仅对工业、国防、科技、教育、文化、生态文明如此,而且对“三农”现代化更是如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必须要厘清城乡关系,必须要在这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中,找准契入点,开足动力源,全面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奠定推动农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牢固基础。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现代化的目标,厘清存在的各种关系。前已述及,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则是“三农”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为此,如何把“三农”变作“三化”,就成为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农民变“市民”,其一是必须要有固定职业,还要有稳定的收入;其二是必须生活在城市的环境,享有城市的各种生活条件。农民身份的转变,以及农村城镇化,就是农民变“市民”的最好归宿。农村“城镇化”,如何城镇化,农民身份转变,如何转变,没有工业化或产业带动行吗?以往我们以农促工,支持工业发展,今天我们需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支持“三农”发展。然而城乡并没有直接关联,工农也没有必然联系,起作用的是如何通过发展产业,来带动城镇或城市化发展。我们必须要在现有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乡村工业,走乡村工业带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发展乡村工业,通过产业集群,实现以工促农发展,不仅可以大量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而且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多数农民不再依赖土地,土地流转,使用权经营权分离,为农业土地集约经营奠定了基础[7]78-79。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农民身份随之转变,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农民的终结[8]6,也就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强大动力。”[9]要改革就必须接地气,必须符合新的发展实践,必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0]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首要的是确保城乡在制度上的一致,公益性服务的平等,社会保障的对等。要揪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下大力气扶持乡村地域产业发展,不断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要围绕现代化建设做好产业布局,尤其要做好省辖市、市辖区、区辖街办的行政区划,把产业布局与行政区划有机结合起来,奠定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城市功能大而全和唯城市的习惯做法,避免城市继续过度化;要有意识地把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分散到乡村去发展,借此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此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因地制宜在新城镇规划、项目扶持、财政金融优扶等方面重点考虑,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落地生根。

第三,必须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协调稳步推进现代化建设。我国地域辽阔,不少省区市山区居多,自然条件很差。在以往有序对偏远山区进行移民的基础上,随着乡村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发展,我们可以继续有步骤地推进移民工程,解决好劳动力的就业转型问题,使移民群众不仅住有所安,而且工作有着落,生活有保障。要依法有序地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浙江、江西、陕西、新疆等不少地区,都有许多好的土地流转、农户互助合作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势在必行。要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吸引投资者经营农业产业,做好闲置荒山、丘陵地区土地开发,有效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7],走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5]的中国农业产业化道路。农业产业化可以是园区模式,也可以是基地模式,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要一劳永逸,着眼长远发展,注重生态环境治理,把农业产业园区办成生态农业园,观光农业园。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之时。

猜你喜欢

三农城乡现代化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