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及可行性

2021-12-29薛仲闽

智慧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肛肠肛周肛瘘

薛仲闽

(兰州市第五医院,甘肃 兰州 730080)

0 引言

肛周脓肿属肛肠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存在发病急、临床症状较剧烈、病情发展较为迅速等特点[1]。肠道内细菌感染为其发病原因,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肛管肠周感染情况会越发严重。肛肠脓肿最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为剧烈疼痛,且疼痛程度会随着病情发展变得更加剧烈,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会受到较大影响,若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的情况,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2]。对肛肠脓肿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有较大差异[3]。本文以此作为研究方向,探讨一次性肛肠脓肿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兰州市第五医院肛肠外科就诊的36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其入院时间采用等距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8~46 岁,平均(32.7±5.4)岁,病程2~18d,平均(10.3±2.4)d;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19~48 岁,平均(33.2±6.1)岁,病程1~17d,平均(10.1±2.2)d。以上两组患者一般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经委员会对手术流程进行审核并开会批准进行本次研究。

选取标准:①根据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于2011年11月发表的《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指南》确诊为肛周脓肿;②本次手术研究前未进行其他治疗;③无显著相关手术禁忌症;④患者及其家属均清楚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及具体操作流程,并由患者本人亲自签署知情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4]。

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肾脏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严重影响最终研究结果的相关病症;②合并基本认知或语言障碍,无法配合基本的手术治疗;③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5]。

1.2 方法

对照组18例肛周脓肿患者对其采用单纯切开引流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①术前准备:于患者发病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嘱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消毒并安排相关预防手段;②进行切开手术:将患者患病部位脓肿进行完全切开,使脓肿内部脓液能够基本排净;③灭菌防感染:于患者脓肿处置入凡士林纱条,起到一定的切口愈合作用;④肛瘘切除:切除术后每日使用肛门消肿止痛药物,并进行坐浴后换药,在此期间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肛周脓肿情况,发现肛瘘形成之后即进行肛瘘切除手术。

观察组18例患者对其施行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具体治疗措施如下:①术前准备:对患者脓肿部位进行科学细致地检查,确认囊肿具体位置,并制定详尽的治疗方案。于患者骶管或者蛛网膜下腔部位进行精准局部麻醉干预;②脓肿切口:根据事先确认的脓肿具体位置及其病症轻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切口,于脓肿波动最强处做放射性切口,将脓肿内部脓液排尽;③充分引流:对脓腔内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将脓肿分离,并密切关注脓腔方向及面积,在此基础之上使用探针根据其方向探入脓腔内部,并沿探针进行充分切开引流。对于齿状线以上脓肿,通过特殊手段进行引导于脓腔最薄弱处进行穿刺,并于此部分引入胶皮套,对脓肿两端进行拉紧固定,对于齿状线以下脓肿,则进行单纯切口引流;④术后防护: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消毒后,于创伤处置入凡士林纱条,起到一定的切口愈合作用,并每日使用肛门消肿止痛药物,进行坐浴后换药,至手术创面愈合为止。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手术后感染情况的控制时间进行详细检测并记录,对其进行相应的数据对比分析。

分别采取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7d 的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三项炎症因子指标,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6]。

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统计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肛门括约肌损伤、肛门直肠狭窄等[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控制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控制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控制时间对比(±s,d)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三项炎症因子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7d 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pg/mL)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pg/mL)

2.3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1.11%(2/18)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33.33%(6/18)的几率,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并发症对比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肛周脓肿属肛肠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病症,其感染来源位于肛门内的肛管和直肠交界处--肛窦,感染菌主要为肠道内部的细菌,肛周脓肿的病情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复杂性,其发病类别多样导致其治疗过程相应较为复杂,且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基本不存在自愈或药物治愈的可能[8]。肛周脓肿的主要症状是肛门疼痛,这种疼痛是持续性的,与外部因素无直接联系,疼痛剧烈时坐卧不安,食欲不振,同时有的患者会发现肛门周围有肿块,或伴有排便困难等症状;会阴筋膜下脓肿亦包括发烧、白细胞指数增高等症状,与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颇有相似之处,因此临床上应在此方面做细致诊断,以免出现误诊的情况[9]。

肛周脓肿发病后手术治疗是唯一可选择的根治手段,且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患肛周脓肿后应及时治疗:第一可防止感染向全身扩散,危及生命;第二可防止感染向周围蔓延,导致马蹄型脓肿进而形成复杂性肛瘘;第三可防止脓肿溃破后变成肛瘘;第四可减轻痛苦;第五可防止肛门括约肌受损,影响肛门功能[10]。肛周脓肿根据其病情不同其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其治疗目的为充分切开脓腔及感染来源的内口,使脓肿中的脓液得以流出,进而使脓腔壁分离,然后消除脓肿;最后通过使用药物使创口愈合,通过肛肠部肉芽生长对脓腔部分进行填塞,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11]。本文所采用的单纯切开引流术及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均属于治疗肛周脓肿的手术治疗范畴,单纯切开引流术是一种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式,通过对患者脓肿部位进行切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中能够起到一定作用[12]。但此种手术方式对于肛周感染的内口部分无法做到有效处理,无法对病症进行根治,需等到肛瘘形成之后再进行切除手术,治疗时间大大加长,患者的病痛程度也会提升,此外治疗周期的加长会使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进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提升[13]。为进一步提升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且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提升,临床手术治疗方式中出现了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的治疗方式,且经相关临床治疗研究表明其治疗效果较理想,此治疗方式通过对患者脓肿部位进行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消毒,在此基础之上使用一定的治疗手段进行充分引流,并通过脓肿内口将脓肿坏死部位充分切除,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减轻了其病痛;具体临床表现为其感染情况能够有效控制,括约肌损伤大大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下降等[14]。根据本文研究数据表明,施行一次性肛肠脓肿根治术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控制显著短于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的患者,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7d的空腹静脉血进行监测发现,施行一次性肛肠脓肿根治术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明显少于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的患者,P<0.05,表明一次性肛肠脓肿根治术对患者的脓肿感染治疗方面确有其优越性;且对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施行一次性肛肠脓肿根治术的患者在病情稳定控制方面亦显著优于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的患者,P<0.05。

综上所述,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于治疗肛周脓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不仅能够减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感染发炎及并发症的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肛肠肛周肛瘘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肛瘘诊断与治疗
不要忽视自己的肛肠健康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中药坐浴治疗170例肛瘘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